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腦瘤分良惡 多變又難纏

返回上一層
腦瘤的形態多變,當然惡性腦瘤預後較差,不過即便是良性腫瘤,也可能有些會因為生長位置以及壓迫程度,造成肢體障礙、昏迷等惡性結果,甚至導致呼吸衰竭死亡,可說相當難纏。
 
好心肝門診中心特聘神經外科教授、臺大醫院神經外科兼任主治醫師曾漢民,在接受《好健康》會刊諮詢時表示,腦瘤又稱「顱內腫瘤」,泛指長在顱骨腔內的腫瘤,依病理切片鑑別診斷可區分為「良性」與「惡性」。
 
良性腦瘤之中,以腦下垂體腫瘤和腦膜瘤最常見;腦下垂體腫瘤的生長速度緩慢,不易被發現,除非已經壓迫視神經影響視力,造成視力缺損,或頭痛、癲癇症狀;或致使身體荷爾蒙分泌混亂,產生肢端肥大症、庫欣氏症等症狀,才容易「現形」。
 
腦膜瘤多屬良性,發生率約10萬分之6,是盛行率第一高的腦瘤。與腦下垂體腫瘤一樣,腦膜瘤初期也沒有明顯症狀,多半是腫瘤變大產生壓迫症狀。
 
整體而言,良性腦瘤的預後較惡性好,但是若腫瘤包覆住神經或血管難以分割,或是長在運動神經區,手術困難度高,可能造成偏癱、呼吸衰竭及其它後遺症,結果也會比較不樂觀。
 
惡性腦瘤則以「神經膠質細胞瘤」為最大宗,神經膠質細胞瘤依其惡性度區分為1~4級,其中第4級又稱「神經膠質母細胞瘤」,是最惡性。惡性腦瘤的治療方式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術後輔以放射線及化學治療,延緩復發。手術採傳統開腦術式,在不傷害正常功能範圍儘量將腫瘤切除乾淨,以降低復發率。
 
隨著國人癌症時鐘不斷撥快,惡性腦瘤除「原發性」以外,由乳癌、肺癌、腸胃癌等部位轉移至腦部的「轉移性」腦瘤比例也不斷攀升。轉移性腦瘤的治療方式要看腫瘤大小,大於2.5公分多半以手術切除再輔以放射治療,小顆則以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為主。不過臨床上,因轉移性腦瘤一般可以控制,故造成死亡的案例較少,主要還是原發的癌症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