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1期

出刊日:2007-07-15

返回上一層

小心高脂血症-別讓生命通道越來越窄

先是台中市長胡志強,後是高雄市長陳菊,這兩位地方父母官過去都是「拚命三郎」型的,總是挑起千斤重擔,沒日沒夜地把自己奉獻給公眾,後來兩人都相繼發生了小中風。

而以體重與政壇地位一樣頗具份量的陳菊來說,肥胖本來就是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危險因子,每天還要面對繁重公務帶來的種種壓力,更為她的健康帶來前所未有的考驗。
 

諮詢/蘇大成 (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諮詢/賴凌平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內科部主任)
諮詢/歐陽鍾美(台大醫院營養師)
撰稿/盛竹玲

什麼是高脂血症

門診中常有病患把「高脂血症」簡稱為「血太油」,而事實上也是如此,「高脂血症」指的就是血中的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中性脂肪)這兩種脂質(脂肪),有任一種或是兩種同時過高。

人體血中總膽固醇的正常值是小於200 mg/dl,三酸甘油酯的標準是小於150 mg/dl。台灣地區的高脂血症患者不少,台大醫院在金山地區的研究發現,高膽固醇血症盛行率已由70年代的4.3%增加到90年代的2.7%;而高三酸甘油酯血症也由6.5%增加到24.1%。
 

台灣成年人 1/4高血脂

以2002年全國三高調查計畫而言,大於15歲的1856萬人口中,有10.9%(男10.8%,女10.9%)約202萬人屬高膽固醇血症, 即膽固醇超過240mg/dl;而有15.6%(男20.3%,女11.3%)約290萬人屬高三酸甘油酯血症,即三酸甘油酯超過200 mg/dl。

而好的膽固醇偏低者,有16.9%(男23.7%,女9.0%)約314萬人,其HDL≦40 mg/dl,屬膽固醇分佈不好的不良血脂症。總之,約有1/4以上的成年人屬於高脂血症的病人,高脂血症絕對是國人健康的大患,值得大家來重現。
 

血太油 小心中風、心肌梗塞

血脂過高通常沒有自覺症狀,但對身體的傷害卻一點一滴地在侵蝕中,所以高脂血症可說是一種可怕的隱形殺手。

膽固醇是導致動脈硬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如果膽固醇過高,或是合併三酸甘油酯過高者,長久下來容易併發急性心臟病(心肌梗塞、猝死)、心絞痛、腦中風及週邊動脈血管阻塞等致命疾病。而如果是只有三酸甘油酯高,必須注意潛在的胰島素阻抗症(Insulin Resistance),要小心是否同時並存有肥胖、高血壓及糖尿病。若高到500 mg/dl以上者,則要擔心可能引發急性胰臟炎。

除此之外,血脂高也會影響肝臟健康,以脂肪肝、肝功能異常等表現。同時,高脂血症與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痛風等多種疾病,就像是如影隨形的難兄難弟,常常同時出沒,所以如果發現自己有高脂血症,最好提高警覺,進一步追查有沒有其他的健康問題,以及早防範、治療。

 

膽固醇高 血管易狹窄硬化

很多人把高脂血症想像成血液太濃稠,就像臭水溝裡的油污一樣,使得原本順暢的管道變得不通。其實,這只是動脈硬化的一個表現,血脂對血管的傷害並不是這樣進行的。目前已知較為大家接受的機轉,是當內皮細胞功能不良時,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就可以穿透血管壁的內皮細胞,到達血管壁內皮層並被氧化,此時身體傳遞出的特殊訊息,會誘使活化的單核球(白血球,扮演清道夫角色)或巨噬細胞跑到管壁內層,消化或吞噬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若內皮細胞功能失常持續存在,巨噬細胞吞食過多膽固醇而死亡,便形成泡沫細胞。

而如果滲進血管內層的膽固醇太多,吸引許多單核球跟著進入,管壁內成堆成疊的泡沫細胞,會進一步刺激平滑肌細胞增生,進而形成動脈硬化斑塊,斑塊愈多管腔就變的愈來愈窄。同時血管壁也會日形脆弱,一旦破損時,身體為了修補傷口,會形成血栓,而使得原本已經狹窄的管腔更易阻塞。

人體的大小動脈理論上都可能出現硬化,但一般來說,以主動脈、腦動脈、冠狀動脈、腎動脈及頸動脈比較常見,出現的併發症也較嚴重。
 

血脂肪高會有症狀嗎?

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高通常都沒有症狀,所以可說是隱形殺手。但血脂高的人往往會合併其他症狀,例如高血壓而有可能導致頭暈;若血脂高達1000-2000 mg/dl,也可能因急性胰臟炎求醫而發現。


膽固醇略高於標準值的人通常不會感覺有任何症狀,有一些高達400 mg/dl以上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黃斑瘤,發生的部位包括手上的指蹼間、肌腱、膝蓋後方的膝膕窩、耳後、眼瞼等特定部位,有時是一坨一坨的,非常明顯。


而三酸甘油酯高達4,000 mg/dl以上的患者也可能產生黃斑,但多是散在性的長於身體軀幹上,長相有點像是疹子,另有許多家族性高膽固醇症的病人,則是以早發性心肌梗塞及冠狀動脈心臟病來表現。


因此,家族性高膽固醇症的家族成員,一定要到醫院接受完整的評估, 必要時接受進一步的藥物治療及冠心病評估。

遺傳也會遺傳血脂值

要避免高脂血症對身體的侵害,不能不知道這些血中的脂質是從那裡來的。

膽固醇主要從吃下的動物性食物,以及人體肝臟自行合成而來。如果我們吃下太多膽固醇、飽和與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血中的膽固醇值就會上升。而有一部分人因為遺傳因素,低密度脂蛋白接受體的基因發生突變,膽固醇無法正常代謝,因為堆積在血液中,這些人不論如何少吃含高膽固醇的飲食,血中的膽固醇值往往還是高出許多。

至於三酸甘油酯,則是熱量攝取過剩的結果。食物進入人體後轉化為能量,特別是熱量高的脂肪跟糖分如果攝取過多,活動量又少,沒被利用掉的能量就會轉變為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或脂肪細胞中,以備不時之需。而長久下來,這些囤積在體內的三酸甘油酯就成了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愈積愈多就會愈來愈胖,導致一連串的胰島素阻抗的相關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及心血管疾病。

還有一些人是由於遺傳因素(如:原脂蛋白的A5基因型異常等)所導致的三酸甘油酯代謝異常,這些人的血脂值總是異常偏高,有的甚至高到500-600mg/dl,甚至1,000mg/dl以上。
 

成年人至少每5年驗1次血脂

要知道自己有沒有高脂血症並不難,只要翻出最近做過的健康檢查報告表,通常都會發現已包含在其中,但您可能沒有仔細研究過它的數字意義。血脂檢查是在空腹8小時以上情況下,抽出幾西西的血液,做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等項目的檢測。

由於高脂血症是導致動脈硬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國外許多病理解剖研究證實,動脈硬化其實從青少年時就慢慢開始進行了。因此,建議20歲以上的年輕人,最好每5年測1次血脂值;現行健保也提供40歲以上的被保險人,每3年可做1次包含血脂檢驗在內的健康檢查。而如果是家族曾有人罹患早發型的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或是糖尿病者,則家人應該提早做血脂篩檢。
 

膽固醇一定是壞分子?

許多人一聽到食物含「膽固醇」就怕怕,其實膽固醇對人體是很重要的,並不是全然沒有用處,像身體的細胞就不能缺少它。
膽固醇是非水溶性的分子,白色、沒有特殊氣味,細胞膜的主要成份之一就是它。同時,膽固醇在人體內還具有構成血漿脂蛋白以運送脂肪代謝物,以及合成膽酸、維他命D的必要物質,許多荷爾蒙的生合成也需要膽固醇。

膽固醇除了從嘴巴吃進去,人體肝臟也會自然合成。膽固醇主要包括低密度膽固醇(LDL)及高密度膽固醇(HDL)。前者佔膽固醇總量的60-70% ,若低密度膽固醇過量,會引起血管粥狀硬化,所以也被稱為「壞膽固醇」;後者約佔20-30%,它能將多餘膽固醇清除掉,所以也稱為「好膽固醇」;其他還有極低密度膽固醇(VLDL)及中密度膽固醇(IDL)。所以並不是所有的膽固醇都是有礙健康的壞份子。

膽固醇有好、壞之分,好的高密度膽固醇會幫忙清除多餘的膽固醇,而壞的低密度膽固醇則會跑入血管壁,引發血管硬化。

 

總膽固醇值高過200mg/dl要警覺

依照現行醫界的治療建議,青少年及孩童的總膽固醇理想值最好能低於170 mg/dl,低密度膽固醇的理想值是小於110mg/dl,如果總膽固醇值超過200 mg/dl,或低密度膽固醇高於130 mg/dl,便算是膽固醇稍高,應馬上採取飲食治療,安排足夠的運動,並設法減重及戒菸;生活型態矯正之後,如果低密度膽固醇值仍然高到220mg/dl以上,則可考慮接受藥物治療。

至於成年患者,在接受治療時還需同步考慮到有沒有其他冠心病的危險因子(肥胖、抽菸、高血壓、糖尿病、男性年齡大於45歲或女性年齡大於55歲、家族中有早發型冠狀動脈心臟病者等)。

如果是本身沒有冠心病危險因子者,當檢出總膽固醇值略高於200mg/dl,低密度蛋白膽固醇超過130mg/dl但未達160mg/dl者,建議可先採飲食治療及生活習慣治療。若本身有2種或更多冠心病危險因子,且低密度膽固醇若超過160 mg/dl,建議可先採飲食治療及生活習慣治療,若是經3至6個月,將低密度膽固醇仍超過1 6 0mg/dl,就可考慮接受藥物治療, 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130mg/dl以下。如果已有冠狀動脈心臟病,明顯動脈硬化證據(如頸動脈阻塞或周邊血管阻塞超過50%以上)或糖尿病,則應嚴格控制低密度膽固醇在100 mg/dl以下,以保護動脈血管。

三酸甘油酯的部分如果高到500 mg/dl以上,要小心引發急性胰臟炎的可能性,最好馬上接受藥物治療。但如果只略高於標準值,低密度膽固醇也沒有明顯偏高,同時也沒有其他冠心病危險因子,則不用過度擔心,試著控制體重,減少脂肪與糖分的攝取、少飲酒、多運動,也可以改善血脂狀況。
 

三種方法 有效降血脂

當發現自己血脂太高時,有些人會這個不吃、那個不碰,但盲目犧牲口腹之欲真能降血脂嗎?究竟飲食、運動及藥物要如何調配,才能真正安全又有效地降血脂?3大重點,您不可不知。
 

1、怎樣吃才能降血脂?

愈是美食主義者,愈容易有高脂血症,那是因為好吃的食物往往含有高膽固醇或過多油脂、糖分。所以要降血脂,就要格外留心日常飲食。
 
蛋黃、內臟少吃
膽固醇只存在動物性食品中,以蛋黃、內臟、帶卵之海鮮含量最高。成年人每日膽固醇的攝取量應低於300毫克,但一顆蛋黃就有250毫克的膽固醇,如果天天1顆又不節制其他肉類食品的攝取,很容易就會超過所需。
 
肥肉、動物性油少吃
食物中飽和脂肪亦會影響血中膽固醇濃度,且容易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的發生。因此飲食上需減少飽和性脂肪的攝取,如:動物性肉類(如牛肉、羊肉、豬肉等之肥肉部位約含有50%為飽和脂肪)、動物性油脂(如豬油、牛油、奶油等)、全脂奶及其製品等。若能用全榖類食物、蔬菜、水果或不飽和脂肪如植物性油(橄欖油、芥花油、芝麻油)、動物性油如深海魚油(含ω-3脂肪酸)等取代這些飽和油脂的熱量,血中膽固醇值會得到改善。

糕餅、植物奶油少吃
另外,飲食中「反式脂肪酸」之含量也會影響血中膽固醇,反式脂肪酸多存在於固態植物油中,如烤酥油(糕餅類食物)、瑪琪琳(植物奶油)等,它對血中低密度膽固醇的影響不低於飽和脂肪酸,最近國家衛生單位有見於此,已打算要
求食品業者在包裝食品上需加標示反式脂肪酸含量,以提醒消費者注意。

蔬果穀類要足夠
多吃蔬果穀類可以幫忙降低血中的膽固醇,特別是富含水溶性纖維的食物,水溶性纖維指的是可溶於水中的纖維質,如:果膠(pectin)、豆膠(gum)、植物黏膠(mucilage)、海藻多醣體(algal polysaccharide)以及半纖維素(hemicellulose)等,而主要是含在五穀雜糧、燕麥片、豆類、洋菜、木耳、海帶、紫菜、菇類、瓜類、豆莢類以及各類水果中。

堅果、莢豆類要足夠
另外,食用「植物性固醇」可幫助降低血膽固醇,因為它的結構與膽固醇類似,可以抑制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而一般食物中植物固醇的來源為植物性食物,如:葵花籽油及堅果、種子、莢豆、蔬果等。每天攝取約2公克的植物固醇可降低低密度膽固醇10-14%。
 
高熱量高糖類食物少吃
至於三酸甘油酯部分,最忌暴飲暴食及高熱量高糖類食物,飲食中如高油脂類、酒類、精緻甜食、含糖飲料等食物都不能過度攝取。有些民眾補充水分時,一定選擇含糖飲料,不知不覺中糖分和熱量都吸收了。

「體重的控制」對高脂血症患者而言有相當正面的影響。體重過重者,若能減輕體重,對膽固醇、血脂肪和血壓、甚至血糖都有幫助,因此維持理想體重被視為重要目標,而節制飲食和規律運動是控制體重的不二法門。

 

2、那些運動能消脂?

對高脂血症患者來說,適度的運動跟節制飲食一樣重要,而運動的效果在降三酸甘油酯上,比降膽固醇明顯。

每天運動30-60分鐘有效
每天運動1小時,長期下來三酸甘油酯大約可降低10%至30%,降膽固醇的效果則約在10%左右。若能配合減重會更有效。

快走、慢跑、游泳有效
有益心血管的運動原則是會用到大肌肉群,會流汗的有氧運動,例如:每天30分鐘至1小時,快走、慢跑、游泳等皆是不錯的運動。如果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散步是不錯的運動項目,最好每天皆能運動,最少每周安排3至4次、每次約30至60分鐘,並以不過度勞累為原則。如果膝關節及心臟功能都沒問題,也可以加快腳程,把散步調整為快走,記得避免運動傷害是非常重要的。

動脈硬化者先經醫師評估
至於已經有動脈硬化疾病的人,因為有突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的危險性,最好先經醫師評估後,再按醫師建議從事適合自己的運動,並儘量避免在天冷或下雨時外出運動,以免發生危險。
 

3、何時要用藥物治療?

然而,也有不少高脂血症患者並不是吃太好或太少運動,而是遺傳因素造成的,例如曾經有一位中年男性,檢查發現膽固醇高到460 mg/dl,手上有肌腱黃斑,一驚之下馬上力行吃齋、打坐,停藥半年後,不料回診再檢查時,膽固醇反而增加到510 mg/dl,其女兒膽固醇也是400mg/dl以上。
 
醫師進一步追查其基因,發現原來這位患者是低密度膽固醇接受體出了問題,膽固醇代謝缺陷導致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家族性高脂血症藥物治療效果佳
一般而言,如果膽固醇值超過280mg/dl以上,有很高的機率是基因缺陷所引起的高脂血症。對於這類患者,藥物的治療絕對有需要。不論是降膽固醇用的Statin、降三酸甘油酯的Fibrates等,都有顯著的效果。
 
降血脂藥副作用少
雖然有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肌肉痠疼、皮疹或胃腸不適等副作用,但通常情況都不嚴重,必要時也可以改換藥物治療。極少數體質特異者,尤其是腎功能異常,如肌酸酐值(Cr)超過2,若合併使用免疫抑制劑,如類環孢黴素(Cyclosporin),皆有較高的機率發生橫紋肌溶解症,可能會有生命危險,這些病人務必要小心使用。
 
有效藥物推陳出新
而必須特別提醒患者的是,遺傳性的高膽固醇血症無法根治,必須耐心長期服藥控制膽固醇,才能幫助自己遠離冠心病的威脅。幸運的是,目前有新的降膽固醇藥(Ezetrol),可經由抑制小腸黏膜細胞吸收膽固醇的機制,進一步降低膽固醇,所以藉由合併治療方法,與Statin共用時,可降低膽固醇達50% 以上,所以膽固醇500mg/dl的人,我們甚至可以將其降至200 mg/dl左右。
 

健康Q&A

Q、 我抽血檢查發現血脂肪過高,是因為前一天吃太多炸雞或高油膩食物造成嗎?
A、 有可能,特別是本身血脂代謝異常、血脂超高的人,這種情況的確可能發生。但血脂正常者,因為有正常的代謝能力,通常1、2次的大餐並不太會對檢查結果造成影響。基本上仍是有體質(基因)的因素,或其他的續發因素所致。所謂的續發性高脂血症,病因有糖尿病未妥善控制,或甲狀腺功能低下(不足),或腎臟病(腎病症候群、尿毒症),或阻塞性肝病(如原發性膽道肝硬化或膽汁鬱積性肝病),或服用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皆會造成高脂血症。無論是原發或續發,皆需要找出原因,予以適當治療。


Q、 每天服用一顆阿斯匹靈,可以降血脂嗎?
A、阿斯匹靈的功能與血脂無關,它是一種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可使血小板功能受到抑制,使血液不易發生血栓。不建議健康人使用這種保健法,但對缺血性腦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或是糖尿病、高血壓等高危險群患者,建議可小劑量(75至100毫克∕天)長期服用;至於出血性中風患者,或有出血傾向者,則不宜使用。


Q 、服藥治療膽固醇的婦女也可以正常懷孕嗎?
A、膽固醇藥物會透過胎盤傳給胎兒,進而對胎兒發育造成影響,所以通常會建議準備懷孕的婦女先停藥。懷孕過程中,母體為了胎兒成長所需,膽固醇的合成會加速,膽固醇值往往會明顯增高,所以懷孕過程中千萬不可攝取過多熱量,最好不要過度「進補」,否則膽固醇會增加更多。血脂對健康的影響是長期的,治療上也要長期控制,膽固醇值高的孕
婦可以在生產後,繼續恢復治療。


Q 、我有高脂血症,有可能會遺傳給下一代嗎?
A、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高都有遺傳傾向。高三酸甘油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的家族在門診中常可見到,例如有一起父親血脂肪高到3,000mg/dl多,進一步追蹤他的家族,發現孩子的血脂值也都超高,而5位兄弟姊妹中,也有2位已有糖尿病仍不自知。


另一個案例母親冠狀動脈3條血管阻塞,已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三酸甘油酯值為400至500 mg/dl,進一步追蹤其3位子女都是美食主義者,其中有2位三酸甘油酯值3,000mg/dl多,另一位也有400mg/dl多。所以如果家中有人檢查發現三酸甘油酯值非常的高,最好也能提醒家族內的其他成員也到醫院接受檢查。

至於高膽固醇血症,在排除續發性原因之後,若是膽固醇值高到280mg/dl以上或低密度膽固醇值200mg/dl以上,大致上是屬於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絕大多數是體染色體顯性遺傳,其家族成員應提早接受篩檢。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