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4期

出刊日:2008-04-15

返回上一層

為何發燒 燒不停?

孩子高燒不退,父母也跟著提心吊膽,會不會傷壞腦子?要不要趕緊用退燒藥?本文告訴您發燒到底是身體出了什麼狀況,應該如何妥善處理。
 
撰稿 / 粘曉菁(本會副執行長、臺大醫院家庭醫學科兼任主治醫師)
 
電影中常見小兒半夜高燒,母親背著孩子敲門求醫的場景,而在門診中也常見心急如焚的父母親,帶著高燒不退的小孩來就診的案例。大部分的人都認為發燒是件危險的事,一旦發燒就必需儘快退燒,因為怕連續高燒會燒壞腦子,變成弱智兒。但發燒真的有那麼可怕嗎?高燒不退真的會燒壞腦子嗎?
 

體溫超過38度即發燒

人腦中有一體溫調節中樞,位於「下視丘(hypothalamus)」的前部,隨著人體的各種生理反應,如:天氣冷起雞皮疙瘩、劇烈運動後流汗等生理變化,體溫調節中樞會執行調控功能,以維持人體恆定的體溫約在37℃。
 
一旦人體遭遇病菌侵襲等產生發炎反應,此時我們的免疫系統便派出白血球細胞去作戰,其間會釋出多種的細胞激素,如熱原素,它會跑到腦部刺激下視丘調節體溫,此時中樞會下達人體警戒的命令,讓體溫超過38℃於是就發燒了。
 

發燒是一種警訊

其實,認為發高燒會造成危險是一種迷思。那些在高燒過後傷了腦子的真相,通常是病人因腦膜炎而引發了高燒,而且因腦膜炎而造成了腦部組織的損傷。
 
發燒是一種警示反應,是我們的免疫系統迎戰外來攻擊時所產生的一種現象。免疫系統就好比是房子的保全系統,當有小偷入侵時,保全系統就會通知警察局派人前來捉賊,並同時發出警報聲響。發燒就像是警報聲,表示我們的免疫系統在正常運作中。但是有些癌症病患或老人,因為免疫功能有缺陷,即使受到病菌感染也無法產生發燒的警訊。
 
此時如果免疫系統打贏了病菌,身體就會解除警報,自然就會退燒了;反之如果警察還在和小偷奮戰,就算關掉了警報器也無益於戰局,反而容易影響總部對戰局的判斷,因此若未找出發燒病因給予正確治療,而只顧著退燒降體溫,可能會誤導醫師對病情的掌握和治療。
 

不同疾病 不同發燒型態

隨著時間日夜的變化,發燒的型態大致可區分為:間歇型(發燒期間若退燒,體溫可降至正常體溫);持續型(發燒期間體溫未曾降低至正常體溫);復發型(退燒至正常體溫後幾天又開始發燒,如:瘧疾)等,由於引起發燒的病因相當多,大多需配合其他症狀的觀察,必要時配合血液、尿液、胸部X光、超音波或體液血液的細菌培養等檢查,才能確診治療。
 

什麼是不明熱?

若持續發燒超過38.3℃持續3週以上,且尚未獲得確定診斷,在醫學上就稱為「不明熱」,此時需要安排進一步檢查,以找出可能造成不明熱的病因,如:腹腔或骨盆腔內的膿瘍,心內膜炎、結核菌感染、血癌或其他癌症、紅斑性狼瘡或藥物(如:抗生素)等。

不明熱的病因

病因
例子
感染症(佔30%~50%)
腹腔或骨盆腔內的膿瘍、鼻竇炎、心內膜炎、結核菌感染、骨髓炎等
惡性腫瘤(佔20%~30%)
白血病、淋巴癌等
風濕性及軟組織疾病(佔10%~20%)
紅斑性狼瘡、血管炎、風濕性關節炎等
其他病因(佔15%~20%)
類肉瘤、藥物性發燒(如:抗生素)、克隆氏症、克隆氏症等
不明原因(佔5%~15%)
目前醫學上仍無法獲得診斷

發燒常見的病因

可能病因
合併症狀
一般感冒多為病毒性感染
上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流鼻水、喉嚨痛
流行性感冒
除上呼吸道症狀外,合併全身肌肉酸痛
肺炎、支氣管炎
咳嗽合併呼吸急促、會喘、膿痰
急性咽喉炎或扁桃腺炎
扁桃腺腫大、黃色膿痰、吞嚥困難
急性鼻竇炎
除上呼吸道症狀外,合併眼周及雙臉頰敲痛
急性中耳炎
耳朵疼痛
腦膜炎
噁心嘔吐、嚴重頭痛、頸部僵硬、意識改變
泌尿道感染
排尿疼痛、急尿、頻尿
病毒性或細菌性腸胃炎
噁心嘔吐、腹瀉、膿便或血便
闌尾炎、骨盆腔炎
下腹疼痛
蜂窩性組織炎、傷口膿瘍或骨髓炎
皮膚或骨頭傷口

發燒 人體對抗病原的正常反應

發燒是免疫功能在正常運作下,人體對抗疾病的一種健康的反應。在正常人體中體溫調節中樞對於發燒有一定的生理極限,高溫到某個程度就會打住,不會無限往上愈燒愈高的。
 
持續高燒是因為病菌還沒被剿滅,等免疫系統幹掉病菌後自然就會退燒了。除非是腦炎、腦膜炎等直接影響腦部的疾病,且發燒超過41OC,未能及時妥善控制,才會對腦部直接造成傷害,有影響智商的後遺症。

發燒時需要退燒嗎?

發燒大多是因為一般感冒病毒所引起,這一類的發燒通常幾天內就會自動退燒,退燒藥物只是緩解發燒所產生的身體不適,並非殺死病毒。因此若非發炎性疾病導致,例如衣服穿太多、中暑之類的體溫過高,由於這種高體溫對人體並沒有幫助,隨時都可予以退燒。至於發炎反應引起的發燒,如果體溫並未太高(超過39°C)也沒有引起特殊不舒服時,並不需要積極退燒。
 
由於發燒的時候會產生多餘的熱量,所以會增加身體中氧氣消耗量、二氧化碳製造量與心臟輸出量,因此建議罹患慢性肺病、成人型呼吸窘迫症候群、心臟衰竭或發紺性心臟病、慢性貧血、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曾經發生熱性痙攣或癲癇或發燒時產生嚴重不適症狀的患者,當體溫超過38°C以上就可考慮積極退燒。
 

居家護理 改善發燒不適

在家剛出現發燒症狀時,可先做一些簡易的居家護理:
1、首先要多喝水來補充水份,避免因發燒期間流汗過多而脫水,只要沒有嚴重的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病人還能飲用開水或電解質水,就不必以吊點滴來補充水分。
2、穿著舒適吸汗的衣物來幫助散熱。不需穿太多衣服來逼汗,流汗太多反而容易造成身體的脫水。
3.、洗溫水澡有助緩解發燒症狀;但是使用冰枕無法使感染症退燒,如:代謝疾病、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貧血等患者,由於他們無法應付突增的能量需求,可能導致代謝機制崩潰或心肺衰竭,因此這類病人發燒時使用冰枕的危險性更高。
 

持續高燒應就醫診治

若持續高燒不退,則需立即就醫,找出正確病因,依醫師指示按時服用退燒藥(如:acetaminophen 或NSAID)等藥物來治療,以免延誤病情產生其他的併發症。有時候治療期間仍會發燒數天,此時不必太擔心沒退燒,但應留意是否有新的症狀或是病況有新的變化,以助醫師即時診治病情。
 
人類生病的時候會有發燒的現象,這算是一種保護性的本能反應,目的在加強我們對於疾病的抵抗力,可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一些研究甚至顯示退燒藥可能因為壓抑免疫反應,反而減緩呼吸道病毒被清除的速度、增加動物敗血症的死亡率,所以適度的發燒對生物是有益的。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