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8期

出刊日:2009-04-15

返回上一層

血壓高 壽命短?

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先生與前東吳大學校長章孝慈先生,都在人生巔峰時因高血壓引發中風,一位半身不遂以迄辭世,一位拋下妻兒英年早逝。高血壓,看似無聲無息,卻是許多中老年朋友不可忽視的健康殺手。
 
諮詢/王宗道(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賴凌平(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撰稿/洪淑菁
 
高血壓是台灣各種慢性病中,盛行率最高的,且可能引發的嚴重併發症不少。雖然高血壓潛藏極大的危險性,但只要控制得宜,即可大幅降低其對身體的危害,亦即早期發現、及時控制是面對高血壓的不二法門。
 

年逾60 半數有高血壓

根據1993至1996年國民營養及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成年男性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6%,女性則為19%;國民健康局在2002年所做的調查也顯示,15歲以上的男性24.9%有高血壓,女性的比例也高達18.2%。高血壓的盛行率會隨年齡增長而升高,60歲以上者,約半數有高血壓。
 
臨床發現,初次確診罹患高血壓的年齡集中在35至55歲之間。除了年齡因素外,高血壓的發生有其家族性,若父母一方有高血壓,子女罹患高血壓的機率是30%至50%,若雙方都有高血壓,機率則上升至50%至70%。
 
除了年齡與家族史等危險因子外,體重過重、吃得太鹹、不運動、長期處於壓力下,也會加重高血壓的嚴重性或是提早高血壓的發生年齡。
 

症狀不明顯 4成患者不自知

高血壓的盛行率高,但症狀並不明顯,有些人可能覺得後頸部很緊、頭脹,其實,患者要靠症狀來判斷自己是否有高血壓並不容易。由於症狀不明顯,有4成的患者並不自知。
 
而即使是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的患者,也只有2/3接受治療,其中只有半數獲得良好的控制,換言之,只有約兩成的高血壓患者獲得良好的控制。雖然隨著衛教的進步以及健保開辦,控制率有上升的趨勢,但還是不到5成。
 

高血壓可分兩大類

高血壓可分本態性高血壓與續發性高血壓兩大類,其中本態性高血壓即佔了90%以上。
 
1、本態性高血壓:沒有明確的發生原因,可能與遺傳、體質有關。另外,體重過重、飲食中攝取過多鹽份、長期處於高度壓力的環境中,都有可能讓原本就帶有高血壓體質者,提早出現高血壓,或是增加高血壓的嚴重性。
 
2、續發性高血壓:約佔高血壓患者中的5%至10%。續發性高血壓與原發性高血壓最大的差異在於,續發性高血壓可找出明確的發生原因,包括藥物的使用、懷孕、內分泌異常、腎臟疾病或是主動脈狹窄等,只要排除這些因素,血壓有機會恢復正常。
 

您的血壓偏高嗎?

正常的血壓值應控制在收縮壓120和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下,臨床診斷上,若收縮壓高於140、舒張壓高於90亳米汞柱就算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通常舒張壓與收縮壓都會偏高,但有些患者的收縮壓高於140,舒張壓卻低於90,屬於單純收縮性高血壓,這一類患者日後發生中風、心肌梗塞的危險性並不亞於一般的高血壓患者,因此,只要收縮壓或舒張壓中的任一個數值偏高就算高血壓,必須積極接受治療。
年齡會影響高血壓的發生率,也會影響高血壓的型態。55歲以上患者若出現收縮壓上升、舒張壓下降的情形,很可與動脈硬化有關;而即使舒張壓正常,只要收縮壓升高就必須治療,以降低中風的危險性。
 
高血壓的控制應達到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在140及90毫米汞柱以下,但若患者合併有糖尿病、腎臟病、或心血管疾病,則應更嚴格的控制在130及80毫米汞柱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若血壓值介於正常與高血壓之間的範圍,則屬於高血壓前期,一年約有10%會轉變為高血壓,必須密切觀察。
 

血壓值的標準 

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病,單次測量發現自己血壓高,不一定就是有高血壓,建議成年人可在家中,多次測量血壓,量血壓務必在心平氣和並充分休息後的情況下量,如果多次測出的血壓值都偏高,則宜至醫院由醫師確診。 

根據JNC 7(美國高血壓治療指引第7版)在2003年的最新定義,高血壓是指收縮壓高於140和舒張壓高於90,符合這個數值即為高血壓。JNC 7並將血壓數值畫分為正常血壓、高血壓前期與第一期高血壓、第二期高血壓,各類別的血壓值如以下附表:

類別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
正常血壓
小於120
小於80
高血壓前期
120-139
80-89
第一期高血壓
140-159
90-99
第二期高血壓
高於或等於160
高於或等於100
 

輕微高血壓 宜先改善生活習慣

血壓高高低低是正常的現象,有些民眾偶爾量血壓發現,血壓值達160、180,擔心自己隨時要中風。其實短暫的血壓偏高並無成危險,正常人運動後的血壓甚至可能高達200以上,要確認自己是不是有高血壓,重要的是多量幾次血壓,如果10次血壓值有8次都正常,少數的那1、2次可能是反應性或因情緒而造成血壓上升,建議可繼續測量追蹤。
 
一旦自己多次測量的血壓值都偏高,即要懷疑可能有高血壓的問題,並到醫院確診。若經醫師判斷確實有高血壓的問題,接下來即是與醫師討論治療策略。通常,生活型態的調整優先於藥物治療。
 
醫師會先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性,如果有抽菸、吃太鹹、不運動、體重過重等情形,會先建議患者戒除不良的危險因子,通常在調整生活型態後,約可降低10毫米汞柱的血壓值。至於患者是否一經確認有高血壓即要考慮用藥,則視患者的血壓值而定。
 
若患者初期血壓是140/90左右,經生活調整可望降至正常值,可先行觀察後,再評估是否用藥,但若患者確診時的血壓已經高過160/100,就得考慮用藥,待藥物控制3個月後再觀察,無論治療後血壓仍過高或降低至正常值,繼續用藥與否或需再調整用藥,都建議與醫師進一步討論,切勿擅自停藥或加藥。
 
08-06-a

6大類治療藥物 有效控制血壓

隨著醫療的進步,藉由藥物控制血壓並不困難,第一線藥物就有6大類,包括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利尿劑、鈣離子阻斷劑、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張力素受器阻斷劑與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等。
 
6大類藥物的安全性與耐受性都相當高,這些藥物都可單獨使用,也可排列組合運用,9成以上的高血壓患者,藉由這些藥物,即可達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醫師處方前會視患者的身體狀況選擇藥物。例如,合併有狹心症的高血壓患者,可選擇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合併糖尿病患者則可使用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攝護腺肥大者則可接受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
 
除了合併考量患者的身體狀況,選擇藥物外,藥物的副作用也需要一併評估。例如,氣喘患者不宜服用乙型阻斷劑、使用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可能會造成咳嗽、服用鈣離子阻斷劑後可能出現心悸、利尿劑可能造成男性性功能障礙等。藥物的副作用基本上都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若患者很難接受這些副作用,可與醫師討論換藥。由於藥物的選擇性很多,絕大多數患者可以換到可有效控制血壓,副作用又不至於造成不便的藥物。
 

高血壓6大類第一線藥物


類型
常見商品名
使用時機及特點
副作用
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
壓平樂(Ateol)、天諾敏(Tenormin)、可絡暢(Kerlone)、康肯(Concor)、達利全(Dilatrend)等
高血壓合併有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或是容易緊張的患者格外有效
氣管收縮、心跳變慢、心臟衰竭、血糖升高、血脂升高。若合併有糖尿病、心臟衰竭、高血脂、氣喘、消化性潰瘍等患者,須謹慎使用。
利尿劑
來適泄(Lasix)、納催離持續性藥效(Natrilix SR)、服爾伊得安(Fluitran)、安達通(Aldactone)等
價格較便宜、具利尿效果建議白天服用
血鉀下降、尿酸上升、血脂升高、男性性功能障礙等
鈣離子阻斷劑
脈優(Norvasc)、喜保康(Hypoca)、普心寧(Plendil)、冠達悅歐樂持續性藥效(Adalat OROS)、利壓(Zanidip)等
降壓效果很強、臨床使用頻繁
心悸、頭暈、頭痛、足踝水腫、顏面發紅、肌肉無力感等
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
刻甫定(Capoten)、悅您定(Renitec)、心達舒(Tritace)等
較新藥物,降壓效果良好,特別適用年輕患者或是合併有糖尿病的患者
乾咳、頭痛、頭昏、無力等
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
博脈舒(Blopress)、安普諾維(Aprovel)、可悅您(Cozaar)、雅脈(Olmetec)、得安穩(Diovan)等
頭痛、肌肉無力等
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
可迅持續性藥效(Doxaben XL)、定脈(Hytrin)等
可放鬆膀胱出口處的肌肉,讓排尿更順暢,適用於攝護腺肥大的患者。
起身時眩暈、頭痛、頭昏等
 

使用劑量 視血壓值而定

至於藥物的使用劑量,也得視患者的血壓值而定,若血壓不是很高,可能只要一種藥即可控制,若血壓較高則可能得使用兩種藥物,血壓值愈高,需要的藥量跟種類也愈多。
 
由於需要調整藥量,初期患者需接受較密集的評估,了解其對藥物的接受度,以及降血壓的效果,只要藥物調整穩定後,患者即可拿連續處方箋,每3個月回診即可,患者千萬不要嫌一開始麻煩,就拒絕接受治療。
 
藥物的調整還要視季節變化而定,冬天血壓容易升高,需要較重的劑量。高血壓患者與血壓正常者一樣,血壓可能受到氣候或是情緒的變化有所起伏,但若因生氣等情緒而造成血壓升高,只要平常血壓控制得宜,短期的血壓上升並無大礙,這時可盡量平復自己的情緒,不見得需要加藥。
 

減藥有學問 勿自行停藥

雖然藥物可有效控制血壓,但還是得配合生活型態的調整。在患者調整生活習慣後,原有的藥量可能會顯得過重,患者會因血壓降得太低,出現頭昏的情形,這時應徵詢醫師的意見,調整用藥。
 
減藥是有學問的,必須逐步進行,例如原本是服用2、3種不同藥物,初期可能先將其中一類型的藥物減量,等觀察兩周後再評估,確認減藥後的血壓仍可維持在120、80以下的理想血壓,再逐步減少藥物的種類。
 
一般而言,藥物可以有效控制血壓,除了因情緒或是運動等短暫性血壓上升之外,血壓再度飆升的情況並不多見,但如果腎臟有問題或因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得長期服用止痛藥,則可能因此使得血壓升高。
 08-06-b
 

少鹽、減重、適度運動 可降血壓

除了固定回診,評估用藥情形外,患者日常生活也要注意。高血壓與鹽份的鈉離子攝取有關,飲食上不宜吃太鹹。此外,抽菸、缺乏運動與肥胖都是造成血壓上升的危險因子,除了戒菸、控制體重之外,還要建立運動的習慣。運動不單可以降低卡路里,達到減重的目的,還可刺激荷爾蒙的改變,對血壓的控制有相當的助益。
 
有些患者擔心,運動會讓血壓升高,這點倒不需要多慮,運動後血壓升高,這是短暫的正常反應,休息過後,血管擴張,血壓即會下降,只要平日血壓控制得宜,並不需要因為自己有高血壓病史就限制運動的選擇。
 
總之,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病,隨著藥物的進步,絕大部分的患者都可獲得良好的控制,但實際上,高血壓控制良好的比例卻不到5成,主要是因為患者對長期服用藥物有所疑慮,以及缺乏耐心所致。其實高血壓藥物因需長期服用,安全性沒有問題,再加上連續處方箋的釋出,患者只需3個月回診1次即可,千萬不要嫌麻煩而讓自己曝露在可控制的健康危害中,太不划算了!
 

健康Q&A

Q、降血壓藥一吃就停不了嗎?日後有沒有停藥的可能?
A、高血壓的發生主要與遺傳體質有關,一旦發現有高血壓,停藥的可能性極低,但患者可以透過體重控制、採用低鹽飲食來控制血壓,減少用藥的劑量。若屬第1期高血壓,藉由改善生活習慣,還是有停藥的機會。
 
Q、是不是舒張壓偏高的人比較危險?是否有藥物可以只降舒張壓?
A、收縮壓與舒張壓的數值都有其意義,只要其中一項偏高,就算是高血壓。醫師會視患者偏高的數值不同,給予不同的藥物,但降舒張壓的同時,也會降收縮壓,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Q、聽說吃「紅酒泡洋蔥」可以降血壓,確有其事嗎?
A、紅酒有血管擴張的作用,可讓血壓下降,至於洋蔥則是蔬菜食材,對身體是有助益的,但企圖以吃「紅酒泡洋蔥」來降血壓,效果不大,與其聽信坊間偏方來降血壓,還不如視需要接受藥物治療。
 
Q、改吃素是不是就不會有高血壓?
A、飲食與血壓的變化,主要在於鹽分的攝取以及體重的控制上,素食若採取高油、高鹽的烹調方式,對於血壓的控制反而有負面影響。
Q、高血壓患者是不是不可以有性生活,否則容易發生「馬上風」?08-06-qa
性行為的運動量相當於一口氣從1樓爬到3樓,且情緒較高亢,血壓會升高,但只要平常血壓控制得宜,暫時的血壓升高並無大礙。而血壓正常者,從事性行為時,血壓也會略為上升。因此只要血壓控制得宜,性生活並不會增加心肌梗塞或中風危險性。
 
Q、我很瘦,身體質量指數(BMI)低於標準值,為什麼也會有高血壓?
體重過重的確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生率,但高血壓的發生與遺傳、飲食有密切關係,雖然體重控制得宜,但平日飲食攝取太多鹽份,或是有家族遺傳史,還是可能會有高血壓。
 
Q、高血壓對健康有危害,那低血壓呢?低血壓是不是也有標準?如果有低血壓該如何處理?
收縮壓80、舒張壓40以下就算低血壓,年輕女性通常都有低血壓,可能出現疲累、沒精神的症狀。血壓太低基本上並沒有危害,部分醫界人士甚至主張,只要不昏倒,或是影響日常生活,血壓越低越好,因為血壓越低對血管及腎臟的傷害越小。
 
Q、高血壓可以根治嗎?
除了極少數因懷孕,或是血管畸型、內分泌疾病而導致的高血壓,可以在治癒根本原因後,血壓恢復正常外,絕大多數因為體質因素造成的本態性高血壓,根治的機率不高。但儘管不容易根治,體重減輕、生活作息正常、減少精神壓力,減少鹽分攝取,仍能使原本不易控制的血壓變得容易控制,或甚至可以減少藥量。
 
Q、高血壓的藥一次合併吃好幾種,是不是容易傷肝或是傷腎?
一次得服用好幾種藥物是很常見的,降血壓藥物主要是調控血壓,並不會影響肝臟,至於腎臟部分,除了可因控制血壓,減少高血壓對腎臟的傷害外,有些藥物甚至可以保護腎臟。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