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13期

出刊日:2010-07-15

返回上一層

如何規劃安全的旅行?

高達三分之一的人在旅途中身體不適,要出遠門,必要的準備工作絕對不能省,免得乘興而去,敗興而歸,多了遺憾。
 
諮詢/程劭儀
撰稿/粘曉菁(本會副執行長、臺大醫院家庭醫學科兼任主治醫師)
 
正值旅遊旺季,門診中出現不少病人掛號要求醫師處方感冒、腹瀉等常備藥,以防萬一。的確,國外研究顯示,高達三分之一的人在旅途中身體不適,要出遠門,必要的準備工作絕對不能省。

記得打疫苗

行前準備應包括了解要前往的國家、地區,當地是否有爆發疫情。建議應在出發前6個星期,拜訪你的家庭醫師,檢視應追加注射哪些疫苗,儘早注射,疫苗效力可達到最高。
 
計畫留學的人,需提早在出發前兩個月打疫苗,就醫時記得帶個人過去的疫苗施打紀錄,否則得在國外多花冤枉錢補打不說,還須承擔人在海外生病徒令家人擔心、以及攜帶感染病源回台等風險,相當划不來。
 
通常到美加留學要補打的疫苗有: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水痘、腦膜炎、及百日咳白喉破傷風(Tdap疫苗)等等,其中百日咳疫苗Tdap是許多長春藤名校指定施打的疫苗。因為百日咳抗體效期只有5~10年,且目前國人大多沒有接種過成人百日咳疫苗Tdap,所以儘管台灣民眾小時候都打過,但還是需要在出國前打疫苗來加強防護。
 
近幾年國人開始有到非洲、中南美等國旅遊或從商的趨勢,這些國家時常傳出黃熱病及腦膜炎的疫情,因此要到這些國家前,務必要施打這些疾病的疫苗預防感染,並向旅遊醫學門診的醫師諮詢出發地是否有感染瘧疾的疑慮,如有必要,在出發前需開始服用抗瘧疾藥物。
 
另外出境到東南亞及中國的民眾也要留意,因為這些國家的環境與食物條件落差很大,當地居民的A、B型肝炎問題頗為嚴重,尤其是普遍沒有A肝抗體的30歲以下台灣民眾,很可能吃了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後,回台開始出現如疲倦,噁心,嘔吐,腹部疼痛,褐色或深色尿液,淺色大便和發燒等感染徵兆,因此也建議前往該區的民眾記得在出國前抽血檢驗體內是否已有A肝抗體,並且施打疫苗,旅行時最好以瓶裝水或蒸濾水代替公共的飲泉水,降低感染風險。
 

慢性病人準備藥物、病歷摘要

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要格外謹慎。美國統計發現,在旅途中猝死的民眾,高達半數肇因於心臟血管疾病。因此,慢性病患在出國前,應帶齊足夠的藥物,甚至請你的醫生寫一張英文的病歷摘要,將你目前的病情及服用藥物、劑量等清楚記下,以防在國外出現狀況,可提供當地醫師參考。
 
另外,有些身體內植入人工金屬物(如人工關節、人工節律器等)的人,通過安全檢查時可能引發機器反應,最好攜帶相關醫療證明文件以免引發不必要的糾紛。有一些病人必須攜帶尖銳的醫療耗材,如皮下針頭等,也最好攜帶相關醫療證明文件。
 

心肺血液疾病者小心機艙壓力變化

搭飛機旅遊的人不斷上升,長途飛行的旅客也有增加的趨勢。但長途飛行中,一些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容易發作,所以應該事先諮詢醫生或去旅遊醫學特別門診,降低可能產生的危險。
 
雖然飛機內都有加壓裝置,但是機艙內的壓力仍然比一般海拔來得低。較低的壓力會造成血中氧氣分壓下降,也就是低血氧的狀態。一般健康人身體可以適應輕微的血氧降低,但對於一些有慢性疾病(特別是心肺血液方面的疾病)的人,可能會因此產生低血氧相關的症狀。所以如果有心肺血液相關的疾病,且程度嚴重者,可以事先請要搭乘的航空公司準備額外的氧氣供應。
 
艙內壓力的降低/增加,也會造成氣體體積的膨脹/收縮效果,導致體內氣體的移動。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可以藉由吞嚥、打哈欠等動作,達到氣體移動維持壓力平衡。假如光是這些動作還沒辦法達到氣體的流通,可以做「捏住鼻子及緊閉嘴巴打噴嚏」的動作,幫助達到氣體流通。對於嬰孩或幼兒,可以予以餵食或吸奶嘴等,刺激他們做吞嚥的動作。
 
如果有耳鼻部的感染時,如中耳炎或鼻竇炎等,盡量避免搭乘飛機。因為這些通道的阻塞會引起不適感甚至嚴重的疼痛。如果非搭飛機不可,可以在起飛及降落前,使用緩解鼻塞用的鼻噴劑來幫助解除症狀。
 
腹腔內的空氣在爬升時會膨脹造成不適感,大部分的症狀都很輕微,不至於對健康造成什麼危害。但假如有近期開刀史(特別是近期內接受開腹手術,或眼球手術,如視網膜剝離沾黏術等),或其他醫療處置會導致氣體或空氣進入身體內,就可能有嚴重的不適感或是更大的危害。這一類病人必須詢問旅遊醫學專門醫師或為他們治療的主治醫師,多久之後才適合搭機旅行。
 

必要時服藥克服暈機

容易暈機、有動暈症的人,最好選擇機體中段的位置,因為中段位置的晃動是整個機體最少的地方。如果動暈症發作想嘔吐時,吐出來會比強忍住來得舒服。所以登機後先確定位置上有準備嘔吐袋,飛行前24小時和飛行中,盡量避免喝酒精類飲料。
 
症狀嚴重的人最好尋找專業的醫師諮詢,雖然藥物的效果有限而且部份有副作用,必要時仍須使用藥物。藥物最好在行前半小時服用,視藥物作用時間的長短追加劑量,間隔至少超過四個小時。
 
一般來說,小於3歲的小朋友不建議使用藥物,但可以使用藥物以外的方式,比如盡可能平躺和清淡飲食,來改善症狀,雖然這些建議並沒有實際的證據顯示可以有效改善動暈症的症狀。另外,除了口服藥之外,也有貼片劑型。但是貼片的藥效長達72小時,對小孩及老人家來說可能不大適合。有些貼片甚至不建議用在12歲以下的孩童,所以家長使用任何止暈藥物時,務必先詳盡的看過仿單再給孩童使用。不同年紀的小朋友口服止暈藥劑量也有所不同:3~7歲,1/3劑量;7~11歲,1/2劑量;11~15歲,2/3劑量。小孩及老人要用止暈藥物,最好先經過醫師的評估才用。
 

久坐不動,深層靜脈栓塞

長時間搭機,久坐不動,容易造成下肢血液鬱積,引起腫脹、僵硬感和其他的不舒服,也是造成深層靜脈形成血栓的危險因子之一,臨床上稱為「深層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 簡稱DVT)。飛行超過48小時以上,即可能造成血栓或栓塞。
 
大部分發作的深層靜脈栓塞所形成的血栓,並不大而且不會引起症狀,身體也可以自行吸收。血栓較大時可能會引起腫脹、疼痛、酸痛等症狀。偶爾會有血栓破裂以後的小血塊或稱「栓子(emboli)」隨著血液跑到肺臟引起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症狀從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甚至猝死。
 
一般來說,年紀大的人身上比較容易發生深層靜脈栓塞。也有研究顯示抽菸和靜脈曲張也是危險因子之一。要預防發生憾事,建議長途飛行當中盡量定時起身活動。隨身手提行李盡量不要放在腳下,避免阻礙下肢的活動範圍。
 

配合當地時間活動調整時差

抵達目的地後,時差是讓人困擾的問題。時差是指打亂了生理時鐘所引起的症狀,主要是生理時鐘與自然的晝夜輪迴的協調程度。很多統計研究顯示,七~九成不等的成年人有時差的症狀,其中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通常引起的症狀為消化不良、渾身無力、無精打采、睡眠障礙、情緒低落等。旅遊本身引起的疲倦感往往會一起發生。這些症狀在身體的生理時鐘接受新時區的時間而調整過來以後即消失,也不會留下後遺症。如果沒有特別處理時差的症狀,一般需要4~6天調整睡眠,才不至於在白天感到疲倦。調節生理週期會需要更長的時間,如果症狀超過兩個禮拜就是不正常,需要尋求醫師的協助。
 
時差無法預防,但有緩解症狀的方法。主要的原則是到達目的地後,盡可能的按照當地時間進行活動。例如白天保持清醒、晚上睡覺、三餐的時間按時進食等。有些研究顯示使用褪黑激素(Melatonin)可以替代短效安眠藥的效果,但是因為褪黑激素通常被歸類為食物而非藥物,所以不論是製造的過程、效力及每顆錠劑所含的劑量,都不像藥品有被嚴格測量過。目前褪黑激素還不列入常規建議中。
 

注意飲食及人身安全

旅行中的飲食要格外謹慎,盡量吃煮熟的食物。生魚片、生蠔等生冷海鮮雖然令人食指大動,還是避免為宜,以防急性腸胃炎。喝水以瓶裝礦泉水為主,冰塊由於來路不明,還是少用為妙。順便一提的是,糖尿病人平日嚴格控制飲食,旅行時容易因為假期而縱情吃喝,結果常產生血糖過高,導致昏迷;或由於旅行途中,三餐不定時,產生低血糖(手抖、煩躁、盜汗等現象),要特別注意。
 
異國艷遇固然令人欣羨,但由於愛滋病在全球的高盛行率,一夜情還是不足為取。另外,旅途中,對自身的安全措施應高度警覺。研究顯示,在旅途中猝死的民眾,四分之一是由於意外事件。近年來也頻傳台灣旅客在國外發生車禍、遭人綁架、手掌遭砍斷等駭人聽聞的事件,所以務必要參加有信譽的旅行團,乘坐交通工具時評估風險,避免夜間脫隊單獨行動。
 
好不容易騰出個假期,卻因身體不適或發生意外,不只掃興也平添遺憾。其實,行前花點心思,多搜集相關資料及請教你的家庭醫師,就能平安歡喜出國去平安回家。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