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16期

出刊日:2011-04-15

返回上一層

居家急救,你作對了嗎?

人在家中坐,有可能禍從天上來,割傷、燙傷、扭傷、卡到魚刺或噎著……,該怎麼自救?
 
諮詢/劉越萍 (台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
撰稿/郭姿均
 
5歲的張小妹正高興吃著鮭魚炒飯,突然間,她哇哇大哭起來,直嚷喉嚨有東西「刺刺的」,阿嬤跑到廚房拿了養生醋給她喝,想要軟化魚刺,又叫她一邊吐出來,結果依舊如鯁在喉,而剛吃下去的午飯嘔吐一地。阿嬤急忙牽著大哭的小孫女去看附近的小兒科診所,小兒科醫師建議去耳鼻喉科或醫院急診。阿嬤搭上計程車趕赴醫院求診,在醫師靈巧的雙手及充足的設備下,順利取出0.5公分的魚刺,張小妹才破涕為笑。
 
生活中不免會發生凸搥的緊急傷害,以醫學中心急診室來說,最常接獲的居家急救案件,大多是誤服藥物(或蓄意服藥自殺)、誤食異物等。常見民眾一旦遇到家中有人吞喝硫酸自殺,或小孩誤喝清潔劑,常拿牛奶給傷者喝,試圖中和;或用手指催吐;或給家人鹼性物質(例如,小蘇打粉),希望酸鹼中和。這些都是錯誤的方法,催吐反而會使中毒者食道二次傷害,並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因為吸入食物、液體或嘔吐物等,導致肺部發炎);而強酸刺激食道後,再用強鹼刺激,並不會酸鹼中和,只會再次侵蝕食道。
 
如有誤服、誤食的情況,最重要急救的步驟應是:
1、先送急診。
2、將中毒者吞服物品帶去給醫師。
3、可能的話,盡量確認吞服時間,以及上一餐進食的時間。
4、有些中毒物質已有解毒劑,例如,乙醯胺酚,所以民眾在送醫前不需自行餵食物品來試圖自救。
 
只要是吞服1小時以內,有些誤服情況可以透過洗胃方式來急救,因為胃的排空是2小時;若已超過洗胃的時間,現也有解毒劑及支持性療法治療,任意給予錯誤的急救方式,反而會使得後續的處置更困難。
 
以下分述常見的居家意外正確的急救法:

割傷-勿用衛生紙、各色藥水

割傷時,必須用乾淨的紗布或手帕、毛巾直接壓迫出血位置,不要用衛生紙壓迫傷口,因為衛生紙有很多棉絮,會造成傷口止血後,棉絮沾黏在傷口,到醫院後,醫師不易清理傷口。
 
如果是小傷口,自行壓迫即止血,則不用就醫,但傷口清潔方式及用品也要注意。不須使用雙氧水,雙氧水會產生自由基,不利傷口癒合,很多人以為雙氧水在傷口上產生很多氣泡,表示消毒很徹底,這是錯誤觀念。
 
傷口清潔第一步只需使用未開封的生理食鹽水,情急時也可以用未開封的礦泉水,消毒標準程序,只需一瓶優碘或碘酒(如果有傷口,建議使用優碘,碘酒含有酒精,較會刺痛),並用棉棒由內向外擦拭,由外而內易汙染傷口。
 
過去常見的紫藥水、黃藥水及紅藥水等已退出臨床使用,目前不是醫療正規使用的藥品,在醫院急診室也都只使用優碘或碘酒而已,因為黃藥水 諮詢專家及紫藥水會延後傷口的癒合,而紅藥水有汞。
 
傷口需要塗藥膏或藥粉嗎?其實最重要的是保持清潔及乾燥,乾淨的傷口會自行癒合,除非傷口有紅腫現象,才需要塗含抗生素的藥膏;另外,不少民眾常用坊間賣的各式藥粉自行噴灑在傷口,也不建議這樣的作法。
 
至於傷口是否要覆蓋?若傷口是乾燥或傷口在臉部,不需要覆蓋,保持乾燥即可;如果傷口常會跟衣物磨擦,可以用紗布及透氣膠帶來覆蓋,不需使用美容膠帶或防水膠帶,因為有些人對美容膠帶、防水膠帶,反而會過敏。傷口要抬得比心臟高,減少心臟回流血,所以可以坐著或躺著休息。
 
割傷時若壓迫5分鐘仍未止血,仍要送醫縫合;如傷口較深,也建議送醫。縫合後傷口,可讓組織更整齊,復原會較漂亮。

卡魚刺或噎住-喝醋、吞飯都沒效

當發生魚刺卡在喉嚨時,不用吞飯、喝醋或挖喉嚨,這些方法都是於事無補,應該立即到住家附近的耳鼻喉科或急診就醫,醫師有鑷子及反射鏡等協助取出異物。如果魚刺滑落至喉嚨深部時,則要進開刀房,在全身麻醉下,用硬式支氣管鏡取出。
 
如果老人家或小孩被湯圓、麻糬、果凍等噎住時,但仍可講話,表示呼吸道暢通,可以用力咳嗽,增加腹壓,讓異物咳出。
 
若講話沒有聲音,仍然可以活動,可以用「哈姆立克法」急救,自救方式是自己可以握拳,或用椅背、桌緣,快速壓擠肚臍上的腹部,讓異物排出;如是幫一歲以上的小孩及成人急救,可站在患者背後,兩手握拳虎口向內置於肚臍上方,兩手環抱患者腰部,往內往上擠按,直到氣道阻塞解除(見圖示);當意識昏迷,同時無法講話且沒有反應,即無意識,則要CPR(見圖示)。
 
若是不到1歲的嬰兒發生異物哽塞,為避免傷及嬰兒脆弱的腹腔器官,重點是拍背壓胸法:先讓嬰兒趴在大人前臂,頭部稍向下前傾,在嬰兒的背部兩肩胛骨間拍背5次,力量要依嬰兒大小而決定力道;再將嬰兒翻到正面,在嬰兒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壓胸5次,重覆上述動作直到異物吐出。
 
切勿將嬰兒雙腳抓起倒吊從背部拍打,這樣不僅無法將氣管異物排出,還會增加嬰兒頸椎受傷的危險。若是液體類的異物哽塞,如嬰兒溢奶不能呼吸,需要做CPR;如仍有呼吸,可利用拍痰的手法,協助嬰兒將牛奶排出呼吸道。
 
異物哽塞是可以預防的意外,例如,要記得剔除徹底魚刺,老人家及小孩因吞嚥功能不佳,吃湯圓、果凍、麻糬時,尤其要小心,要特別再切成更小塊,同時吃東西時避免講話或分心,才不會發生哽塞的意外;也要叮嚀小孩吃這類食物時,勿一邊吃一邊玩。
 

昏倒-如無反應與呼吸,立即CPR

昏倒的情況很複雜,可能是低血糖、休克、心律不整或中風等,這裡所指的昏倒是無意識的,但患者仍有呼吸。倘若病患有糖尿病史,擔心因低血糖而昏迷,可以一邊用血糖機測血糖,一邊用細砂糖放入昏倒的糖尿病患者舌下,讓糖粒逐漸融化,因病人意識不清,不適合餵糖水。餵糖後,最好立即送醫處治,有時低血糖症狀易與中風混淆。
 
若是中風的昏倒,昏厥前患者可能有講話不清、半身無力的現象,民間盛傳放血急救,目前沒有研究證實有效。如果是缺血性中風,要在發生3小時內,把握黃金時刻送醫接受血栓溶解劑的治療;而出血型中風通常發生較快,因大量出血壓迫,會有遽烈頭痛、意識喪失很快。倘若患者昏倒後沒有反應及呼吸,則要立即採取CPR,並立即送往醫院。
 
燙傷 切記:沖脫泡蓋送
 
再次提醒民眾發生燙傷時,「沖脫泡蓋送」是唯一之道,牙膏、麻油、醬油等,都是無濟於事。
 
燙傷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水龍頭沖流動的冷水,水量不要太大,且至少要沖15~30分鐘。常見民眾發生燙傷時,心急送醫,沖水時間都不足夠。
 
要提醒的是,沖冷水(攝氏15~20度)比冰敷好,沖冷水可以把熱能帶走,冰敷過度有時擔心會凍傷。
 
如燙傷面積大,建議可在水中小心除去衣物,用冷水浸泡15~30分鐘;再覆蓋乾淨的毛巾,然後趕緊送醫急救。 

流鼻血-按壓鼻翼、前傾

要特別注意流鼻血的時間。一般正常的流鼻血跟季節或空氣乾濕度有關,如果天氣沒有乾燥,也非長待冷氣房,卻經常莫名其妙流鼻血,必須考慮是否有血液疾病或腫瘤等問題;若常流鼻血又合併身上常有瘀青,也要考量是否凝血異常,應該到醫院進一步求診。
 
流鼻血時,可按壓鼻翼,身體往前傾,不要頭部後仰,否則血塊會流入口腔中,甚至會造成呼吸道阻塞。
 
預防流鼻血,可用棉棒沾凡士林塗在鼻腔裡,保持濕潤。
 

扭傷、挫傷-RICE急救

扭傷、挫傷等都是沒有傷及骨頭,比較屬於運動傷害,處理原理是「RICE」:即休息( R e s t ) 、冰敷(I c i n g)、包紮(C o m p r e s sion)、及抬高(E levation)。
R:即Rest,休息、安靜。
讓受傷者安靜、休息。休息可減少繼續活動所引起的疼痛、出血或腫脹現象,並預防傷勢惡化。
I:即Icing,冰敷患部。
可用冰敷袋冰敷患部,勿用熱敷,可避免腫脹、微血管繼續出血的情況,還能減輕疼痛。冰敷15~20分鐘後,拿開冰塊休息5分鐘後再敷。若受傷處疼痛時,應馬上停止並休息。
C:即Compression,包紮。
為了預防微血管繼續出血,或骨折移位,可利用彈性繃帶或膠布來固定受傷位置。
E:即Elevation,抬高。
將受傷部位抬到比心臟高的位置,可防止患部出血及紅腫。運動時若發生關節韌帶扭傷或肌肉拉傷、急性的挫傷,應該馬上休息並且停止運動,同時冰敷受傷的部位,用彈性繃帶作壓迫性的包紮,並設法抬高患部。
 
若是嚴重情況,合併骨折或脫臼,沒有受過急救訓練的一般民眾不要在家中自行固定或調整骨頭,要直接打電話119請救護車,隨車會有經過訓練的EMT救護人員會利用充氣式護木進行固定,減少疼痛;未經訓練者若固定不當,恐傷及血管,後續狀況將更嚴重。同時,如是外力造成脫臼時,在醫院處理復位,可以利用X光確認復位的位置。
 
俗諺說:「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人在家中,不免可能遭逢意外,除了平日注意居家安全、減少危險外,學會正確的急救,也是避免憾事的自保之道。

健康Q&A

Q:家裡有什麼東西,可用來替代繃帶及三角巾?
A:如果一時找不到三角巾,可以用絲巾、領帶代替。若需要壓迫出血傷口,找不到紗布時,可用乾淨的毛巾或手帕替代。在郊外發生意外時,需要固定受傷肢體時,若估計救護車抵達時間需半小時以上,可用傘骨臨時替代。
 
Q:家中需要急救時那一隻電話?
A:直接撥打119,而非醫院急診室電話,119會安排離家最近的救護車到家中處理,目前是沒有收費。如果病況危急,救護車通常會以最近的醫院做為送達醫院。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