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59期

出刊日:2022-01-15

返回上一層

新聞NEWS一下 /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來襲 追加疫苗提升保護力

2021 年11月最早在南非被偵測到的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已在全球多國現蹤,台灣也陸續發現數例Omicron境外移入及本土個案。目前Omicron引起的多數為輕症,重症率與死亡率還不清楚,不過因Omicron傳播力增加,各國為因應此一新變種病毒來襲,紛紛展開追加疫苗政策,以提升保護力。

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王弘毅指出,新冠病毒可說時時刻刻都在變異,這原本就是RNA病毒的特性,且新冠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家族(如SARS、MERS病毒)或其他RNA病毒相比,突變率並未特別高,只是新冠病毒的基因組較大(高達3萬鹼基),加上新冠病毒在全球傳染了數以億計的人,病毒傳染的人數越多,病毒就越有機會複製、突變,也就更容易出現特別具威脅的病毒株。例如2020年6、7月暑假,全球尤其是歐洲地區疫情大爆發、感染數急遽增加,就是一個關鍵點,沒多久就出現Alpha、Beta等具威脅的新冠變種病毒。

大部分突變對病毒特性沒有太大影響,需要注意的是感染力、致病力、致死力三者增強的病毒株。世界衛生組織(WHO)用希臘字母命名,也就是Alpha、Beta、Gamma、Delta。目前Delta仍是全球強勢病毒株,但Omicron因突變位點更多,且不少位於病毒與人體細胞結合的區域,會不會掀起另一波嚴重疫情,須嚴密觀察。

為因應疫情變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21年12月20日已宣布,已接種兩劑COVID-19疫苗且滿5個月之18歲以上民眾,可追加接種第三劑COVID-19疫苗,提升免疫保護力。

指揮中心說明,目前各廠牌COVID-19疫苗接種後之免疫保護力會隨時間下降,加上COVID-19病毒變異株具免疫逃脫之特性,即使完整接種兩劑疫苗後,仍可能因免疫保護力不足導致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建議符合接種間隔之民眾可接種追加劑,特別是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第一線高感染風險工作人員、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與工作者及容易感染與疾病嚴重風險者。
 
新冠病毒結構
新冠病毒與人體細胞的受體接合部位就是它外鞘的「棘蛋白」,棘蛋白若發生重要突變,會使病毒對人類的威脅增加。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