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59期

出刊日:2022-01-15

返回上一層

重訓超夯,小心受傷!

近年來健身運動風氣興盛,特別因對「肌少症」議題的關注,不少人為了達到增加肌肉量的目的進行重量訓練(簡稱重訓),中老年人也很投入。但是,重訓適合每一個人嗎?如何安全重訓?

諮詢╱韓德生(臺大醫院北護分院醫療部主任、臺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臨床副教授)
撰稿╱黃倩茹

重訓是時下健身熱門話題,愈來愈多人熱衷上健身房舉重等,甚至在家一時興起就拿起啞鈴來練肌肉。不過,重量訓練僅是諸多運動項目的其中一項,而非運動的全部,這是應該要先建立的正確觀念。

所有運動都重要 重訓只是其中之一

運動是多面向的,從運動前的伸展運動(如拉筋),到主體:有氧運動,乃至結束的緩和運動(伸展或平衡運動),是一系列的過程。原則上各種運動都有其重要性,都應該練習,接著再根據每個人的需求補強,例如容易跌倒的族群,可多練習動態平衡運動;針對肌肉量不足的族群,可強化重量訓練。

嚴格來說,重訓在醫學上稱為阻力訓練(resistance exercise),不是只有舉重或啞鈴這種才算,拉彈力帶、重訓機也屬於阻力訓練。

有些人對重訓有迷思,把重訓當成最重要的運動,甚至一心想練出阿諾般的肌肉,其實馬拉松選手的肌肉量並不多,但體能比起多數人都好,也就是說,不用追求太大的肌肉量,「適當」就好。

而不管從事哪種運動,最好都先了解自己的體能狀況,由專業教練或醫師開立適合自己的運動處方,再開始漸進運動。如果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更應先由醫師評估運動風險,再展開適當的運動計畫。
 

運動前應先了解無氧閾值

重量訓練近年來變得熱門,不過相對來講,重訓的風險也較高,每個人能耐受多大的重訓量,除了最大肌力外,還要參考「無氧閾值」(anaerobic threshold , AT)。

我們呼吸時,氧氣從鼻子、呼吸道、肺、肺的微血管,再進入到主動脈、大動脈、小動脈、微血管,最後進到肌肉粒腺體產生燃燒,這一連串過程及路徑,只要有任何一個關卡出現問題,都會使氧氣上不去,就稱為無氧閾值。

如果畫一個曲線圖,縱軸是換氣量(或血中乳酸濃度)、橫軸是運動強度,這條曲線的轉折點就稱為「無氧閾值」,在無氧閾值以下的運動,主要燃燒葡萄糖,可以長時間進行、風險較低;而有效的重訓多是在無氧閾值以上的運動,主要採用無氧呼吸,持續時間較短,較易產生肌肉痠痛的副作用。

每個人的無氧閾值都不一樣,平時缺乏運動訓練的人,可能只爬三層樓梯就喘得不得了,代表無氧閾值較低,但是訓練有素的馬拉松選手,可以輕鬆在兩小時內完成賽事,因為他的無氧閾值相當高,即便是高強度的馬拉松,仍在他氧氣充分供給的範圍內。

又或是年長者常合併慢性多重疾病問題,如阻塞性肺病、血管硬化、肌少症等,無氧閾值就會非常低,稍微動一下可能就喘得不得了。

無氧閾值偏低的人,應該先從有氧運動著手,鍛鍊心肺功能,有效提升無氧閾值,而不是一開始就做重訓,因為重訓多數是在無氧閾值強度之上的運動。重訓的重量一般是最大肌力的50%、70%,甚至是90%,這樣的訓練會超過無氧閾值,因此做了幾次後,肌肉就會缺乏氧氣,產生乳酸堆積,而有「酸」的感覺。無氧閾值偏低者,貿然重訓,自然就容易運動傷害。

如何測量無氧閾值?

無氧閾值的評估測量在醫院心臟科或復健科是一個專門的檢查項目,會讓受檢者戴著像呼吸器的面罩做運動,通常是在控制良好的環境下,例如踩跑步機或騎腳踏車,根據不同的運動強度,測量運動時的氧氣濃度與二氧化碳濃度,同時監控血壓、心跳。理論上在運動時血壓、心跳都會增加,如果血壓、心跳往下降,或有心律不整跡象,就要立刻終止測試,檢查心臟是否出現問題。

測量無氧閾值時,運動的強度會一直向上提升,因每個人的體能不同,測試的終點也不一樣,一旦受試者出現頭暈、胸悶、不舒服、腳無力的情形時,就會立即停止測試,並據此計算出無氧閾值以及最大攝氧量,作為受檢者運動最大訓練量的參考。在最大訓練量之下的運動,理論上是較為安全的,因為在檢查室中,更大的運動量都曾經勝任。

依照風險不同 給予運動處方

要進行運動前,較安全的做法可以先到心臟科或復健科門診諮詢,在門診中,醫師通常依照以下三個要點將病人分為高、中、低風險等三級:

病人有沒有危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臟瓣膜有問題,或有心臟病家族史等。

病人有沒有運動習慣。如果已有長時間的運動習慣,雖有三高問題,也較不擔心,但如果從來沒有運動習慣,就要特別注意。

3 病人是否已經有心血管的症狀。如果已經有胸悶、胸痛症狀,就應該先看心臟科門診,安排檢查確認問題,不要貿然運動。

醫師根據上述要點評估病人是哪一級,給予適合的運動處方(FITTP),處方的原則是依照每個人的最大攝氧量,再打個折,作為最大訓練量的參考。在此標準之下運動,理論上是安全的。之後並每隔3個月做一次最大攝氧量的測試,漸進式提升運動強度,才能健康安全的運動。

註:運動處方FITTP有以下項目:頻率(Frequency)、強度(Intensity)、時間(Time)、運動種類(Type)、漸進增強的程度(Progression)。例如每週3次、16公斤啞鈴重量訓練、重複10次、一共3組。

有心臟病史應先測試能承受的運動量

有心臟病史者並非不能運動,而是要先做最大運動量測試,確認自己能承受的運動量,在醫師的診斷、追蹤下,制定合適的運動計畫。即使是心臟開過刀、裝過支架的高風險病人,都可以在良好的計畫下,漸進式做適合自己的運動,增強體力、促進健康。事實上,動完心臟手術的病人,健保本來就有給付心臟復健療程,從住院期間就介入指導,出院後回到社區也持續,就是要慢慢幫助病人恢復體力。

至於沒有上述危險因子或心血管症狀的健康者,只要遵照漸進式運動的原則,基本上不大會出問題。不過如果是突然心血來潮,做以前從來沒有做過的運動,特別是高強度的運動,就可能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中,輕則肌肉拉傷、扭傷,嚴重甚至心臟出問題。

運動著重持續性 莫貪快

針對年長者或有風險者的運動處方,以「Start Low Go Slow」為準則,也就是從低強度開始慢慢增加,不要貪快。對運動要有正確的態度:運動是要促進健康的,不是用來拼績效,更不是用來拿金牌,在自己能力內慢慢進步就好。

因此,對於較為衰弱或從來沒有運動習慣的年長者,可以從最大肌力的40%開始練習,舉例來說,受試者最大可以提20公斤的東西,但只讓他提8公斤,每一至兩週再向上提升,不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同時可以達到運動的效果。研究證明,即便是年長者,在教練的指導下,不管速度快或慢,12週後都可以達到運動的最高點,攝氧量和肌力同時提升,因此運動著重的是「持續性」,莫貪快。

另一方面,運動之後因為肌肉收縮,會刺激身體分泌好的細胞素(cytokine),這些細胞素會產生遠端的效應,包括血管擴張、肌肉生長、神經的聯結會變得更好、記憶力好、智力提升等優點,但細胞素有半衰期,時間到了就會消失、失去效果,因此運動不能心血來潮偶一為之,而是要持之有恆,才能持續享有運動的好處。國民健康署建議的每週3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處方333法則可以做為簡單的處方原則。
 
 

重訓不可憋氣 提防運動傷害


重訓後發生運動傷害的案例在復健科門診其實屢見不鮮,最常見的是在挑戰肌肉強度時,不慎造成肌肉拉傷、扭傷等,預防方式還是要循序漸進,不要貪快。至於重訓不當,引發心臟過度負荷的情況相對少,一般來說,有氧運動才是訓練心肺功能主要的運動方式。

另外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健康人或是心血管有問題的病人,在做重訓時不可以憋氣、要正常呼吸,讓血液順利回到心臟。如果憋氣,腹內壓增加、胸內壓增加,會把靜脈壓扁,但此時心臟還在跳動,下游血液卻無法順利回到心臟,就會出現心臟缺血、心肌梗塞甚至腱索斷裂等憾事,如同抽水機的馬達取不到水,持續空轉,最終馬達會燒掉的意思一樣。
 

 

 
《許寬立教授經驗談》
心臟科權威在家勤重訓 疑「血管較為脆弱」主動脈剝離!

撰稿╱黃靜宜

行醫近40年,在心臟血管領域堪稱翹楚的許寬立教授,門診總是一號難求,儘管等待時間漫長,許多病人仍指名要看他。不過,2021年有一段時間他的門診處於長期停診狀態,直到2021年12月初才「重出江湖」。許教授並不介意讓外界知道,原來他因病動了一場大手術,休養了好一陣子,而這個病還是他「本科」心臟科的「大魔王」—主動脈剝離!

許教授說,2021年3月4日半夜3點左右,早已入睡的他突然感到一陣胸痛,起身後沒緩解,又冒了一身冷汗,他趕緊拿血壓計來量,發現右手的血壓降到80多,比左手的120還低,跟平常右手血壓稍高的情況相反,此時已經想到可能是「主動脈剝離」了,因為右邊血壓較低,代表連到右邊血管的主動脈出了問題,血流不夠,血壓才會降低。

這個病非同小可,他趕緊喚醒太太打119叫救護車,就在此時右腳也開始麻了,沒多久也走不動了,身為心臟科醫師,他非常清楚,這代表主動脈「從上面開始一直往下裂開(剝離)」;血管有三層,主動脈剝離就是血灌進去血管中層,使得管腔變窄,血流減少,流不到下游,讓症狀愈來愈明顯。

在救護車上,他已經想到最壞的狀況:如果血液持續灌入剝離的血管壁內,一旦壓力大到某個臨界點導致血管破裂,就會大出血,「大概瞬間就沒命了。」

還好,救護車在半小時內就將他送到臺大醫院急診,電腦斷層檢查證實是主動脈剝離,院方請太太簽署手術同意書時,例行詢問:「若開刀過程中出了狀況,要救嗎?」許教授坦然地說,「不用了,這大概也很難救。」在那生死一瞬間,他想到自己身為心臟專科醫師,卻突發心臟科的急重症,猶如論語記載的一句話:「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去探視生病的學生伯牛,感慨德行這麼好的人卻得到這麼嚴重的惡疾。)

所幸,在臺大心臟外科團隊努力下,將許教授從鬼門關搶救回來。狀況逐漸穩定後,他不禁思考自己為何會得到主動脈剝離?

病發前,他每天晚上在家有空就會舉起4公斤重的啞鈴來鍛鍊肌力,搭配一些手部動作及深蹲,沒有特別找教練或是看影片,就是自己「土法煉鋼」,但他有評估過這樣的運動量在自己可以負荷的範圍內,這樣持續了至少3年多。「我想應該是我本身主動脈比較脆弱,再加上過度的重量訓練。」

許教授說,他生病前做過心臟方面的檢查,包括冠狀動脈、心臟大小、心臟瓣膜、超音波檢查心臟功能等都正常,主動脈也沒有擴大,雖然有高血壓,但平時都控制得很好,還是發生這個狀況實在難以預料;而病發後也曾做過基因檢測排除有馬凡氏症(此病為主動脈剝離高危險群),所以,他推測可能自己的主動脈血管壁較為脆弱,而重訓時血壓上升的幅度和速度都會比較快,對脆弱的血管壁來說可能超過負荷,但血管壁脆弱與否,這部分難以事先檢查得知。

因此,同時身為心臟科病人和醫師,他的體會是:運動前先請心臟科醫師評估,了解自己的心臟功能及結構如何,有高血壓一定要控制好,這些是確保運動安全的基本原則,但做到這些,仍不能「保證」不會出狀況,畢竟醫療能夠掌握的還是有極限。

不過他也強調,重訓、運動或健身與心臟血管出問題的關聯性,需有嚴謹的科學數據佐證,單一個案並不能代表全貌,畢竟還是有很多人從事重訓並沒有發生心血管問題。

經歷了生死交關,家人一度勸說請他放下門診工作,以身體為重;但許教授卻沒有打算就此「退隱」享福,他說自己「還是可用之身」,對病人仍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而且這也是他喜歡做的事,能夠做喜歡的事對他來說,就是一種享福!
 
《歐陽自坤董事長經驗談》
心臟裝支架後,運動練體能⋯⋯二尖瓣腱索斷裂!

撰稿╱黃靜宜

今年65歲的歐陽自坤董事長一直都有運動的習慣,加上從小就練國術,自認體能很好,不料2020年初他先是發生心肌梗塞,裝了兩支血管支架;2021年9月又疑似因為自行從事較為劇烈的運動,發生心臟二尖瓣腱索斷裂,開刀修補心臟瓣膜才救回一命。

歐陽董事長回憶,2020年3月8日婦女節那天,他與友人在釣魚場餐敘,親自下廚做了5道菜,忙到沒時間喝水,才要坐下來休息就感覺身體不適。友人看他臉色不對,趕緊叫救護車將他送醫。檢查後發現,他3條心臟冠狀動脈其中兩條阻塞70%以上,另一條也阻塞50%,於是轉診到大醫院動了心導管手術,裝了兩根心臟支架。

手術後約半年,他想要趕快恢復體能,就自行開始從事一些運動,包括打高爾夫球、做健身操、伏地挺身、拉筋、超伸展運動以及一種名為Tabata的高強度間歇運動等。做了約莫一個多月,發現容易喘,一度以為是體力不好,就又自行強化訓練,例如走路走更久、伏地挺身做更多等。

後來因為喘的症狀愈來愈明顯,到胸腔科檢查發現雙肺積水、右肺發炎、心臟左側有雜音;進一步以心臟杜卜勒超音波檢查發現,原來他的二尖瓣腱索斷裂,必須開刀修補!事後推敲原因,醫師懷疑可能與他從事高強度的運動有關,「我運動時有時會閉氣、吐氣,可能因此弄斷心臟腱索了!」歐陽董事長說。

於是他再度住院接受手術修補斷裂的二尖瓣,經過一連串的治療後,總算暫時解除「心頭大患」。現在他的運動習慣以走路、做柔軟操為主,不敢從事太劇烈的運動,「幸好遇到很多貴人相助撿回一命,以後運動會更加注意!」

註:Tabata是一種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e Interval Training,簡稱HIIT),源自一位日本立命館大學教授田畑泉(Izumi Tabata)於1996年對國家奧運速度滑冰隊選手的研究,本意是為了提升運動員表現。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