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發現肺結節!3重點初判良性還惡性

返回上一層
隨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的發展及推廣,愈來愈多人在健檢時意外發現自已有肺結節,其實高達9成以上的肺結節是良性的,但很多人卻忍不住擔心自已會是那1.1%的肺癌患者!臺大醫院外科部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台灣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副秘書長林孟暐,曾接受《好健康》會刊諮詢時表示,肺結節是指小於3公分的肺部點狀陰影,通常並沒有任何症狀,其實,肺結節大多是良性的,它可能只是良性肺腫瘤、感染(結核菌、黴菌、細菌),或僅僅是過去肺部發炎後的局部纖維化。那麼,什麼情況下會懷疑可能是惡性腫瘤呢?除了考慮患者的疾病風險,例如有抽菸習慣或肺癌家族病史,還可根據以下3點來判斷:
1、結節的大小。
結節愈大,風險愈高。多項大型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肺癌篩檢的資料顯示,小於 0.5 公分、0.5~1公分、大於2公分的肺結節,惡性腫瘤的發生率分別是0~1%、6~28%、64~82%,因此一般建議0.5公分以下的肺結節先追蹤觀察,不到1公分的則在3~6個月後再做一次LDCT,觀察結節的變化。當追蹤檢查結果沒有變化時,則延長至每年追蹤一次。
 
1公分以上的結節建議需進一步檢查,切片確認診斷,或直接手術切除再做病理檢驗確認。目前以小傷口、恢復快、安全性高的微創胸腔鏡手術為主流,手術風險大幅降低,術後疼痛及恢復期也明顯減少。
 
2、影像特徵。
惡性腫瘤的邊緣形狀大多較不規則。有些肺結節看起來霧霧的、淡淡的像棉絮狀,醫學上稱為毛玻璃狀病變,這種是肺腺癌的可能性比較高,根據相關研究,約有59~73%的機會是惡性腫瘤,而實質性小結節的惡性機率只有7~9%。
 
3、追蹤期間的變化。
惡性腫瘤在追蹤期間會發現結節變大、或是影像看起來變得比以前更「紮實」。因此,當結節有這些特殊變化時,有必要進一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