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呈現年輕化趨勢

返回上一層
血癌一直讓人聯想到絕症,就連台灣首富郭台銘的弟弟也不敵此病,不過,近年來已有多款標靶藥物問世,存活期和存活率都有明顯進展!
 
白血病就是俗稱的血癌,依據癌化血球成熟程度區分,具部分正常功能的細胞數量異常為慢性,不成熟的細胞快速大量增生為急性。再依照癌化發生在骨髓幹細胞還是淋巴幹細胞,總共可排列組合出4種類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其中,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發生率最高的成人血癌,以年齡層來說,65歲以上長者為好發族群、約佔5成,40至65歲中壯年患者約佔3成,整體男性略多於女性。
 
由於骨髓的癌細胞會影響正常白血球、紅血球和血小板的數量和功能,這些不成熟的血球細胞會隨血液循環到全身,因此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不同於一般癌症,沒有早期或晚期的分別,往往一診斷就是全身性的侵犯,若無法有效控制,病程可能在兩週或一個月內就快速惡化,出現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
 
這個凶險的血癌已知跟骨髓細胞的染色體變異或基因異常有關,但多數病患屬於找不出確切病因的原發性白血病。至於占少部分的續發性白血病,則可能與長時間接觸有機化學溶劑、暴露大量輻射、接受化學藥物或具有放射治療的病史有關。
 
由於致病機轉不明,加上病程惡化快速,必須注意可能的警訊才能及早發現與治療。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後,由於負責製造血球的骨髓出現癌化病變,功能不全的壞血球會堆積於血液及骨髓中,導致以下問題:
 
*紅血球數量不足:影響攜氧能力,導致容易疲勞、四肢無力、頭暈、爬樓梯會喘等情形。
*正常白血球不足: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不明原因發燒或難以控制的感染,病人可能頻繁就醫又控制不好。
*血小板不足:造成凝血功能降低,容易出血不止、皮膚出現不明瘀青,或是女生的月經量變得非常多或非常久。
*不正常血球數量異常:造成骨髓膨脹,骨頭疼痛。
 
若持續出現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容易瘀青出血、骨頭疼痛症狀,應盡速至各大醫院內科或血液科進行檢查。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日前公布一項大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回溯研究結果,顯示我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發生率為每10萬人中有2.44人罹病,且15年間呈現明顯上升趨勢,新發個案數更從每年364人提升至755人;患者年齡中位數落在56.2歲,以50歲到59歲這個族群增加幅度最為顯著,出現年輕化的趨勢。
 
這項回溯研究進行時尚未有標靶藥物問世,這段時間能接受標準化療或進行骨髓幹細胞移植是重要預後關鍵。雖然對於年輕患者來說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卻是一種高門檻的治療,因為治療強度高,往往也伴隨強烈副作用。當患者為年長者且共病較多時(如伴隨出血、敗血症、肺炎等嚴重併發症),往往無法承受化療或骨髓移植,僅能降低治療強度或針對併發症進行控制,故療效也較差。
 
研究發現,年齡與存活期具有高度相關,較年輕、少共病的患者,因身體狀況仍可承受標準化療,整體存活期可達10.2個月;但是年長或因為有共病而身體機能較差患者,由於無法接受標準化療,整體存活期僅剩4.1個月。NEXT ON血癌走向個人化精準醫療
更多內容請見 https://pse.is/3jvbq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