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便便有血通常代表可能有這5種疾病 7大高危險群要當心

返回上一層

105年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結腸直腸癌位居第三名,讓人不可輕忽下消化道的疾病以及病徵,其中又以「血便」最為國人害怕。全民健康基金會副執行長、台大醫院家醫部兼任主治醫師粘曉菁醫師,在《好健康》雜誌撰文指出,糞便帶有鮮血時,最常讓人聯想到罹患痔瘡或是大腸癌。綜觀我們的消化道,從食物入口後,一路經過上消化道(口、食道、胃、十二指腸)到下消化道(空腸、迴腸、盲腸、大腸、直腸、肛門)吸收排泄,通常上消化道潰瘍或腫瘤或出血,血液經過長長的消化道後,其中的血紅素被分解為鐵色素,解出的糞便即呈黑色瀝青狀;而下消化道潰瘍或腫瘤等出血,則常出現鮮紅色的血便。

 

當出現血便或是大便習慣改變時,要特別提高警覺是否罹患了下消化道的疾病。常見的下消化道疾病包括:痔瘡、大腸直腸癌、良性息肉、感染性腸炎、憩室炎等,所以除了家族有大腸癌病史、年過50歲、肥胖者、過去曾經罹患大腸息肉或大腸直腸癌、潰瘍性大腸炎或克隆氏症患者等高危險族群外,平日飲食多肉少蔬果者也會提高罹癌風險,提醒這些民眾都需定期檢查,建議每年做糞便潛血檢查,每3至5年做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大腸癌的症狀表現,與癌細胞發生位置有關。大腸直腸呈一ㄇ字型,以人體為主體,可分左半邊及右半邊來看。若癌細胞發生在左半邊,包括左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等部位,症狀通常為肚子痛、大便有血、有黏液,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得比較細、硬等。

若癌細胞長在右邊直腸,包括升結腸、右橫結腸,較常出現貧血、大便潛血、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不過,不管癌細胞長在哪一側,都有可能造成體重減輕。

然而,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很難有警覺,加上民眾對於大腸癌的篩檢不熱衷,所以,臨床上發現,病患一來診斷為第四期的佔25%,二、三期佔60、70%,第一期只有15%。通常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貧血、腹痛等症狀時,至少已是第二期。想要早期發現,就得靠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等篩檢工具。


健康Q&A

Q、吃素可以避免罹患大腸癌嗎?
A:吃素不一定就不會罹患大腸直腸癌,過去雖有研究顯示,吃素的人發生大腸直腸癌機率低於一般人,但並不代表完全沒有罹患的機率。

Q、大便有血絲,是不是就是罹患了大腸癌?
A:若大便後擦屁股發現有血,確實是一個警訊,建議到醫院檢查。不過,民眾無須過於緊張,因為多數是痔瘡出血。若要簡單的分辨,通常痔瘡出血不太會有黏液,要是看到血中帶有黏液就要格外注意。但民眾最好還是不要自己區分,只要發現糞便有血絲等異常現象,最好趕緊就醫,由專業人員進行區分,有問題及早治療。

Q、灌腸、清宿便,可以預防大腸癌?
A:宿便通常指的是糞便停留在大腸直腸內太久,不過,以人體正常代謝而言,糞便排泄的順序為先吃進去的食物經過消化會先排出,並不會堆積在大腸內太久,所以宿便一說其實沒有什麼根據,跟罹患大腸癌也沒有什麼關係。

糞便長久堆積在大腸內未排出,比較可能發生在有大腸憩室的人上。所謂大腸憩室就是腸壁上有一個個凹陷像囊袋的結構,可能會有少量的糞便積在裡面,恐引起憩室發炎,還可能出血,但是這種情形並不常發生,而且跟大腸癌也沒有關係。

Q、日前新聞報導有患者因天天異常放很多屁,檢查發現竟罹患大腸癌,放屁真的跟大腸癌有關?
A:其實大腸癌的主要症狀還是血便,很少以放屁來表現。通常人會放屁是因為吞下過多空氣,再透過放屁排出,不太會有味道。放屁有不好的味道,主要因為飲食殘渣在腸胃中,經由大腸細菌分解,產生有臭味的氣體,跟消化不良比較有關係。若有異常的放屁情形與臭味,還是應該就醫檢查。

Q、大腸腫瘤標記CEA數值偏高,就是罹患大腸癌了嗎?
A:不一定。CEA數值偏高,除了與大腸癌有關,有抽菸習慣者,比起沒有抽菸者,CEA數值也會比較高,但並非因為尼古丁引起,而是因為抽菸刺激呼吸道黏膜,導致CEA數值偏高。CEA並非大腸癌理想的篩檢工具,主要是作為大腸癌術後的追蹤指標。

Q、解便不乾淨,容易罹患大腸癌嗎?
A:解便不乾淨有可能是大腸癌表現出來的症狀之一,若是直腸癌或乙狀結腸癌,患者確實會有解便一直解不乾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