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27期

出刊日:2014-01-15

返回上一層

歌神張學友切除大腸息肉 坦承癌症高危險群

歌神張學友日前應邀出席首屆「香港癌症日」開幕典禮,並獲委任為「香港癌症日活動大使」,52歲的張學友在活動上坦言,由於父親和奶奶都曾罹患癌症,加上已年過50,所以自己也是罹癌的高危險群,「年過50歲後,都會定期檢查身體,日前醫生更幫我割掉好幾個瘤,因為事前真的不知,對生活也沒影響,幸好在病變前已搞定。」
 
原來,張學友是在之前做大腸檢查時,發現有數個息肉,幸因早期發現,已經切除,沒造成病變,對他的生活也沒有影響。張學友還表示,很感謝太太羅美薇一直悉心照顧飲食,讓他和小朋友常常吃青菜、少吃肉類,並搭配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
 
大腸息肉指的是在大腸黏膜表面不正常增生的腫起組織,主要分為「增生性息肉」與「腺瘤性息肉」。50歲以上民眾,半數大腸有增生性息肉,不過增生性息肉不會變成惡性腫瘤,臨床上多半不需要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另一種可能癌化的「腺瘤性息肉」。目前大腸鏡檢查的解析度,可讓醫師在檢查時,當場約略分辨是增生性還是腺瘤性息肉,若檢查看到是腺瘤性息肉,處理原則通常就是直接切除。因為腺瘤性息肉未來癌化的風險相對高,尤其是1公分以上的腺瘤,屬於風險較高的進行性腺瘤,臨床上認為若不處理這類息肉,未來有較高風險轉變為大腸直腸癌。
 
在台灣的統計顯示,50歲以上男性,大腸鏡發現腺瘤性息肉的比例大約是30%、女性大約15-20%,雖然未必每顆腺瘤一定會癌化,但既然是已知的風險,醫師多半在檢查時,一發現就會進行切除。切除後依照醫師建議定期追蹤,就無需過於擔憂。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