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10期

出刊日:2009-10-15

返回上一層

糖尿病 甜蜜的健康殺手

在台灣約有120萬名糖尿病人,平均每10位成年人中約有1人有糖尿病,如果血糖長期控制不良,中風、心臟病、失明、截肢等各種嚴重病症便接踵而來,千萬輕忽不得。
 
諮詢/莊立民(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糖尿病學會理事長)、張恬君(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許惠恒(台中榮總內科部主任、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秋香(台大醫院糖尿病衛教中心護理師)
撰稿/丁彥伶、盛竹玲
 
60歲患有糖尿病的張媽媽,平時自己驗血糖大都正常,但是視力和身體狀況卻愈來愈退化,這讓女兒擔心不已。到醫院回診一驗糖化血色素,竟超過9點多,醫師說換算成血糖值已經是240至275mg/dL,張媽媽才坦承她常常偷買蛋糕甜點吃,要驗血糖時才會提前控制一下飲食。
 

胡適、經國先生皆患糖尿病

糖尿病對人類的危害由來已久,從歷史記載中不難發現許多名人患有糖尿病,像司馬相如、漢武帝、杜甫、韓愈、隋煬帝、李商隱都有糖尿病,而近代慈禧太后晚年還詔告天下,徵求當年匈奴王致贈給漢武帝治療糖尿病的石版御方,而中國白話文之父胡適、故前總統蔣經國,以及黃任中等人也都是糖尿病的病友。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當推經國先生莫屬,他在病逝前,歷經了視網膜病變、周邊血管及神經病變,以及併發心臟病而裝上心律調節器等諸多的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的早期記載,在黃帝內經裡稱之為「消渴症」,很傳神地描述糖尿病消瘦及劇渴的症狀,在蘇東坡的文章裡曾提到友人「日飲水數斗,小便頻數,飯亦倍常。」,判斷這位友人亦已患糖尿病。
 

每10個台灣人就有1人罹患

糖尿病在發展中國家已成為「流行疾病」,推估全球罹病人口約為2億4千6百萬人,世界衛生組織推測到2025年糖尿病患人口將增加至3億8千萬人。
 
在台灣,分析全民健保1996至2000年資料,發現糖尿病人口逐年增加,目前台灣糖尿病盛行率估計為5%,相當於120萬人,但因有半數以上患者未就醫,因此實際的糖尿病人口數更為可觀,據國衛院研究顯示,國人糖尿病盛行率可能高達9.2%。而更令人擔心的,是近年來患者年齡層下降,孩童及青少年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是第1型糖尿病的5.6倍,肥胖及患有高血壓、高膽固醇者則風險更高。
 
 

初期多無明顯徵兆

多數糖尿病人在初期並無明顯症狀,通常是因為例行檢查,或因其他病症進行檢查時,才驗出有糖尿病。部份病人在發病時會出現「三多」(吃多、喝多、尿多)、「一少」(體重減輕)的典型症狀。
 
有些病患偶而因為腹股溝皮膚或婦女外陰劇癢、手腳麻木、陽痿、傷口癒合不良、甚或出現視網膜病變、心血管疾病,才被診斷出是糖尿病。
 

身體無法正常使用糖分

為什麼會出現糖尿病呢?其實就是身體無法「正常」使用糖分所產生的。人體細胞要能正常使用吃下去的糖分,必須有一個大幫手協助─胰島素,才能使糖分進入細胞中。而身體無法利用糖分主要有兩個機轉,其一是來自胰臟內的小島β細胞無法適時、適量地分泌胰島素,造成胰島素不足。其二是體內胰島素無法充分發揮作用,即身體細胞產生所謂的「胰島素阻抗」現象,讓胰島素難以發揮完全的功效。
 
因此,當攝取食物經消化吸收後,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功能不佳,無法將血中葡萄糖加以利用及貯存,血糖便會升高而造成糖尿病。
 
 

急慢性併發症皆可能要人命

通常大家比較常討論到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其實急性併發症也不可忽視,一樣需要加以注意、預防。

急性併發症

酮酸中毒及非酮酸性高血糖症
糖尿病控制不佳或未定期正確治療,容易引發酮酸中毒及高滲透壓非酮酸性高血糖症等急性併發症,產生意識昏迷、體內酸中毒,甚至導致死亡。糖尿病酮酸中毒的死亡率在治療經驗豐富的醫學中心為5%以下,而高滲透壓非酮酸性高血糖症則高達15%。
雖然急症可能致命,但是糖尿病的慢性合併症卻不容忽視,因為這些併發症會大大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也可能導致致命的危險性。而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合併症有:
慢性併發症
視網膜病變
此為導致成人糖尿病失明的主因,在第2型糖尿病患者初診斷時,就有1/4已出現有視網膜病變,同時也易引發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視神經病變,不只視茫茫,更可能會永不見天日。
腎衰竭
亞太地區糖尿病患發生腎衰竭的比例特別高,早期的特徵是尿液中白蛋白排出率增加,產生微量白蛋白尿,接下來進展至大量的蛋白尿,之後血中肌酸酐(Cre)上升,最終會導致腎衰竭且需要「洗腰子」或「換腰子」,嚴重影響病人生活品質。因此自微量白蛋白尿期就應視同心血管疾病及腎衰竭的危險因子,須加強防治。
周邊神經病變
糖尿病容易引發周邊神經病變,及下肢周邊動脈阻塞,這導致腳趾或手指感覺變遲鈍,再加上末稍小血管循環變差,極易導致足部潰瘍難復原、甚至截肢。
心血管疾病
成年糖尿病人罹冠心病的機率高達55%,而且預後較一般患者差。糖尿病因心臟病死亡的機率,男性患者是非糖尿病患的兩倍,女性則高達4至5倍。糖尿病人罹患冠心病,併發腦中風及周邊血管疾病的風險是一般族群的2至5倍,約有7成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
 

人人都應注意血糖值

第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子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種族(如印地安人、西班牙人、黑人、亞裔等)、45歲以上、曾被診斷葡萄糖耐性異常、有高血壓或血脂異常、低活動量、曾有妊娠糖尿病或生產巨嬰之婦女。
 
由於第2 型糖尿病的發生與胰島素阻抗現象相當有關,通常有下列臨床表徵者,就要注意血糖值:
1. 黑色棘皮症:肥胖、血液中胰島素濃度長期過高時易發生,好發於皮膚皺摺處,如頸部、腋下、或鼠蹊等,皮膚會變粗糙、呈深褐色至黑色。經由飲食控制與規律運動,可使胰島素阻抗性獲得到改善。
2.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女性肥胖,毛髮過多、月經不規則、不孕症等。
3. 高血壓。
4. 肥胖。
5. 有糖尿病或冠心病家族史。
 
具有糖尿病發生的危險因子、懷孕24至28週的婦女、出現可能為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或蛋白尿),或有糖尿病典型症狀時,建議進行檢查。一般人年過45歲也應開始定期做血糖篩檢,高危險群民眾則可抽血做血糖篩檢。當空腹血糖值>100 mg/dl,需轉介給醫師進一步確定診斷,若血糖≦100 mg/dl,隔3年再做一次檢驗即可。
 

正確診斷 掌握防治先機

糖尿病診斷主要是根據血糖的檢測,儘可能使用靜脈抽血來做檢測,而不是用一般針刺手指驗血糖的微血管血液。當符合下列3項時可確診患有糖尿病:
1、空腹(超過8小時)血糖超過 126 mg/dL。
2、任何時刻的血糖超過 200 mg/dL。
3、服用75公克葡萄糖兩小時後,血糖超過 200 mg/dL。
 
血糖偏高或有糖尿病的患者通常有代謝症候群,也容易合併尿酸偏高,但尿酸高並不等於痛風,通常要尿酸高到產生結晶沉積於關節腔內,誘發關節發炎腫脹疼痛時才稱為痛風,但患者仍需注意預防。

飲食、運動、藥物 三管齊下

飲食、運動、藥物為糖尿病治療的三大支柱。若是第1型糖尿病患,除飲食、運動之外還需施打胰島素控制血糖。第2型糖尿病患者若糖化血色素小於7%,則可先以飲食與運動控制,若糖化血色素大於7%,則須藥物治療或合併施打胰島素,良好控制血糖,減少併發症。
 
同時,患者也必須注意飲食與營養,才能有效管理糖尿病,同時要兼顧高血壓、血脂異常及肥胖等相關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控制。
 
營養原則:目標為達到並維持理想的代謝控制,限制脂肪、多吃高纖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佔總熱量不宜超過20%、限制酒精攝取量、鹽攝取控制在每天6克以下。加上運動使血糖、血脂、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預防與治療糖尿病慢性併發症。
 
體重控制:過重者建議減重,不論是飲食、減重藥物或是減重手術等協助,目標在約半年內減少體重約5%至10%,就有機會讓病況好轉。而長期的飲食控制配合適當的運動,效果較佳。
 
體能活動:可增加胰島素敏感度、改善血糖控制及幫助減重等。糖尿病人若規律運動,12至14年內的死亡率明顯較低。每週至少應有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的體能活動,包含健走、打太極拳、騎腳踏車、高爾夫球及園藝等。藉由更強烈的體能活動如跳舞、有氧運動、慢跑、腳踏車爬坡,或長時間中度活動能獲得更多的益處。體能活動還應包含重力訓練的肌力活動,每星期應至少2次肌力活動,針對小腿、大腿、手臂、肩膀、軀幹的主要肌肉群,強調使用輕度到中度阻力,並且重複(8至12次)身體每個部份的活動。
 

治療目標 糖化血色素小於7%

無論是第1型或第2型糖尿病,治療的目標均是將糖化血色素降到7%以下,空腹血糖維持在70至130mg/dl間,餐後兩小時血糖維持在140 mg/dl以下。
 
第1型糖尿病人的標準治療是注射胰島素,加上適當的飲食控制與自我監測血糖,但須注意避免低血糖。
 
第2型糖尿病的藥物選擇較多樣化,以下列出選擇糖尿病藥物的一些考量,而當口服藥已用到適當劑量,且合併多種藥物仍無法達到治療目標時,建議患者宜儘早合併胰島素治療,以達到最大療效與減少藥物副作用。
 
至於懷孕期間診斷出的妊娠型糖尿病患者,在產後大多數可恢復正常,但這群人日後罹患糖尿病的機會偏高,因此產前產後須定期監控血糖,以確保健康。
 
此外,因藥物、內分泌系統疾病、胰臟疾病因素造成的其他型糖尿病,若停止相關藥物或治療好內分泌疾病,便能改善血糖,而不需終生服藥。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