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11期

出刊日:2010-01-15

返回上一層

宅出病來 網路成癮症候群

「我常上網就表示上癮了嗎?」「兒子老是在上網,這是網路成癮症嗎?」現代社會習慣於網路社交的宅男宅女真不少,要深陷「網海」到什麼程度才算是網路成癮?網路成癮症候群會危害健康嗎?
 
諮詢/柯志鴻(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
撰稿/丁彥伶
 
今年大一的阿吉常為了玩線上遊戲沒去上課,已經有好幾科被當了,最近3次作業沒交,教授警告他再不補交作業也要當他。阿吉想趁周末好好補寫作業,沒想到電腦開機沒多久便玩起遊戲,過關時已經浪費整整8小時,而作業連一個字都還沒動......

網路世界 繽紛多彩

當爸媽覺的孩子們上網的時間太長了,會指責孩子「網路成癮」,但是所謂「網路成癮」,並非只是好玩過了頭,或是基於外界對個案網路使用的不滿。事實上,對於自我概念逐漸形成的青少年甚至大學生而言,「網路成癮症候群」其實是個案自身深沈的無奈,因為,真正的網路成癮,個案往往知道自己已身陷其中,只是既難以面對現實的殘酷,更難以改變依附網路的現狀。這樣的成癮既非基於別人的假設或他人的判斷,而是基於個案真實面對下的內心的痛苦。
 
網路成癮很難簡單用人際關係不佳、自制力差、自我概念低等因素解釋,網路吸引人的優勢條件來看,網路既是現代科技的趨勢,也是現代社會串聯、人際互聯的工具,以及資訊提供者,可以讓使用者得到學習的成就、自我實現、找到歸屬感等,網路在現代社會具備多重身份,可以讓人的種種需求得到高層次的滿足。只是,當人們有這樣的需求,媒體商業也開始提供滿足這些需求的服務,按不同年齡層、族群的需求做出設計,越來越有效的吸引並鼓勵人們使用網路,稍一不慎,打開的潘多拉寶盒將讓迷失的使用者沉迷其中。
 

過動、憂鬱症者易迷網

而從生理及心理的層面分析,新奇追求傾向高,可能是因為多好奇心驅使,而被包羅萬象的網路世界所吸引;或因為怕危險、或有社交焦慮者,寧可選擇可匿名的網路來尋求友誼或情感寄託者;而注意力不易集中的青少年,可以在遊戲的世界中得到成就和滿足;陷於憂鬱的人,則可能在充滿人際互動的網路世界中得到支持。但是,如果這些問題沒有再現實中妥善的適應,逃避到網路世界,忘了回頭,往往就陷入網路成癮而難易自拔。尤其注意力缺陷及過動的青少年罹患網路成癮的比率約為一般人的2倍,針對這樣的青少年,如何提供網路以外的適當休閒,且避免過度使用網路(尤其是遊戲),是最重要的預防方式。
 

學子逃避升學壓力 最易陷入迷惑

男性通常比女性易網路成癮,一來因為文化上對男性限制較少,二來目前網路設計多針對男性為主,網路遊戲主角都是身材火辣的美女,網路遊戲的首頁或光碟封面也大都是穿著暴露的女性偶像,自然吸引大批男性用戶。但,隨著資訊社會的逐漸發達與男女角色日趨平等,兩性在網路成癮的差距,相信會越來越少。
 
網路成癮好發年齡因各國國情不同而有年齡上的差異,在台灣,升上小學六年級、國中三年級以及高中三年級的暑假期間,由於功課課業壓力大,暑假期間孩子們想為升學壓力找宣洩管道,最容易發生網路成癮。而升上大一,因為脫離升學壓力,再加上多數學生離家住校或校外租屋,脫離家庭嚴格管束,也是網路成癮好發年齡。而大四的網路成癮,因為即將畢業走入社會,許多成癮者有感於自己脫離現實,很可能無法面對真實社會,這時常常需要面對殘酷的現實考驗,但也因此常常是許多成癮者開始有了想要回頭的契機。
 

網路成癮者 多半不快樂

在個性上,除極少數孩童因為貪玩上癮的案例,臨床上發現有網路成癮症的人多半不太快樂,這群人的個性特質包括:在現實生活中社會支持低,因此易在網路上尋求支持,人際關係不順利、或缺乏生活目標與成就經驗者,容易轉而從網路尋找自我認同的經驗......,眾多玩家可能因對生活沒有強烈的目標,或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自我實現的可能,而網路隱匿的世界很容易提供給他們自我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漸漸由習慣產生依賴,而後為維持這種自我實現的感覺而必須不停上網,進而成癮。
 

青少族群最哈網路交友、線上遊戲

一般把「網路成癮症」分為網路性成癮、網路人際關係成癮、網路強迫症、電腦成癮症、資訊缺乏恐慌症5種,通常男性較易沈迷於網路遊戲,女性的成癮多和情感依賴性有關,目前有許多調查,均發現聊天室的網路交友高居青少年上網原因首位,其次是玩電腦遊戲、蒐集資訊、網路購物,也有為數不少的青少年沈迷色情網站。
 

網路成癮不只傷心 更傷身

網路成癮主要的症狀是「無法控制」!從外人的眼光,有網路成癮症的個案,好像活在自己的網路世界,不知道也不介意外界眼光,其實臨床發現,網路成癮者的心理失落感很重,個案都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失控,但卻無法有效管理自己,愈無法控制自己愈失落,在失落的心情下,卻又更想上網,如此惡性循環。但因自己不知如何打破這惡性循環,又和現實脫節無法投入同儕生活,只好忽略這樣的矛盾,繼續上網。
 
除影響心理外,網路成癮者每天花數小時操作電腦,也危害身體健康,最常見的,是視力傷害、手部肌肉等軟組織損傷、腰背痠痛、失眠及下肢靜脈血栓阻塞甚至導致中風等。而且成癮者不想影響上網動作,飲食都以最不妨礙電腦操作的巧克力棒、漢堡等速食、飲料為主,因此容易高血脂、肥胖,久坐不動也易引起各種血栓症。
 
這些症狀在一般成人身上或許不少見,但若發生在青少年及年輕族群身上就非常嚴重,這幾年也常看到年輕人熬夜上網而發生重病或暴斃,網路成癮已經對青少年人造成很大的影響。
 

最大遺憾──錯過現實成長中的人生經驗

大部份擔心家人網路成癮的人,主要都是憂心個案無法適應社會,而影響就業等謀生能力,其實對網路成癮症的個案而言,最嚴重的傷害,是錯過許多人生的經驗;如當成長過程遇到人際關係的瓶頸,雖然挫折,但也可逼迫自己調整自己個性,建立更圓融的人際互動,例如試著和同學朋友學習及出遊的經驗、和家人建立良好關係的經驗......,但,若沉溺於網路世界,雖然還是可以交到很多朋友,但失去了現實的考驗,長此以往,可能讓自己失去了改變和調適的動機,而影響了未來在人際上的適應。
 
而這些遺憾可能會讓他們難以走回現實生活,而流連於網路的桃花源中,面對現實時,容易反映出焦慮、不安、情緒起伏等症狀,造成個案與家人長期的壓力與不安。
 
網路成癮症候群是否需要治療?從當事人為出發點,當他們覺得「自己需要改變」時,就是治療的恰當時機。或個案上網情形經評估已對學業家庭及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甚或違反法律時,可建議個案盡早接受專業的協助。
因此目前的治療通常是導引個案去體會內心的價值,由個案自己體會出耗費光陰在上網,是否讓自己錯過了許多重要的經驗?當個案自己願意接受幫助,治療便能有效的協助他們改善。
 
至於網路成癮症候群能否「根治」的問題,其實只要患者願意從網路虛幻世界中回到現實,能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滿足,就可以治癒了。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