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11期

出刊日:2010-01-15

返回上一層

殘而不廢 運動有方

聽障奧運中,許多聽障選手殘而不廢的表現令人激賞;其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身心障礙人士一樣可以活躍在運動場上。
 
諮詢/林朝加(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建醫學部主治醫師)、謝正宜(臺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鄭舜平(署立藥生療養院副院長)
 
因脊髓損傷而坐輪椅的人一樣可以打籃球,一名本是擊劍選手的空官因意外造成高位頸髓損傷,雖然胸部以下已無法動彈,但用他的雙手仍可繼續他最愛的擊劍;國外有一名失去右臂的射箭選手,利用左手持弓、以口含箭,仍可漂亮的射中靶心;有人沒有雙手,還是每天用腳踢水、悠游在水中;單側膝下截肢的選手百米賽跑能跑出11秒08;非洲還有用腳夾球拍來打的桌球選手...。不論是誰,一樣可以運動,而且都需要運動。
 

行動不便 仍需運動

運動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但有些人因先天或後天因素,例如疾病、意外等,造成身體上的殘缺、失能,或老化而引起了身體機能的衰退,有些人從此不再運動、甚至不願意出門,是非常可惜的,對這樣的人來說,其實運動健身更為重要。
 
因為隨著生命的延長,身心障礙者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心肺功能下降、肥胖等的比率又比一般人高,如果一直不運動,反而加重了失能的負擔,本可獨立的人最後卻走向需要家人照顧的境地,不但自己痛苦,也加重了家人的負擔。
 

適度運動 好處多多

身心障礙者運動其實也是復健訓練重要的一環,經由娛樂性和競爭性的運動訓練,在生理上可以增強肌力、耐力、速度、協調性及姿勢的控制能力,也可強化心血管功能、避免併發症的發生;在心理上可加強自信心、及與他人互動的機會,並從中得到樂趣。
 
不過對於身心障礙者而言,可能因為交通不便、場地取得困難、教練覓得不易等因素,或擔心引來異樣的眼光,所以不喜歡出門運動。對於這樣的問題,其實縣市政府的努力很重要,目前各縣市已逐漸開始有這樣的體認,而更為重視身心障礙者運動的重要,例如:台中市身心障礙者體育會已成為和一般體育會平行的單位,有需要的人不妨向這些單位諮詢,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與相關資源。
 

身心障礙者適合的運動項目

身心障礙者的類別,一般可分為截肢、腦性麻痺、脊髓損傷、小兒麻痺等肢體障礙,或視力損傷、智能障礙及聽力損傷等。一般建議,不論是何種身心障礙問題,只要身體狀況符合的運動均可從事。
 
例如:肢障者可從事田徑、羽球、桌球、健力(舉重)、游泳、網球、撞球、射箭、保齡球、籃球等,端視自己的喜好、交通狀況及場地等而定。
 
對於視障者,如果是全盲的人,最好有陪伴者一起,選擇適合的運動,如果是在短距離內尚可辨物者,在陪伴者的輔助下,則幾乎可以和一般人一樣從事各種運動;如果都沒有陪伴者,那麼在導盲犬或柺杖的協助下快走、散步等,就是很好的運動,但最好是在熟悉的環境中進行,例如:每天在同一個國小操場運動。另外,柔道和門球等較劇烈的運動,則視個人興趣在教練指導下進行。
 
若是聽障者,可運動的項目和一般人都一樣,只要注意環境安全即可,例如:不可在靠近馬路的地方運動。智能障礙者的運動也和一般人類似,但規則的訂定可能與一般人不同,需視障礙的程度而定,只要能獨自在外活動即可。
 
至於洗腎、有心肺疾病的老人家等體能較差的人,早期仍以在醫院復健科的運動處方指導下進行較好,一般來說,走路是最好的運動,走路的速度可視體力、時間循序漸進,做到有點喘又不會太喘的程度為原則,微微出汗即可。若想再加強體能,就得詢問醫師的意見,必要時可做運動生理測試,依據攝氧量做建議。
 

運動原則 與一般人不同

早期建議一般民眾每週運動3次、每次運動30分鐘、心跳達130次/分的運動333原則,但現在則提高至每週至少需要150分鐘的中等程度運度量。而身心障礙者因個別差異大,並不適合。為了達到運動目的、避免運動傷害,身心障礙者的運動有幾個基本原則必須遵守:
1、鼓勵身心障礙者多運動,以提升自信、參與社會,享受和一般人一樣的生活。
2、運動時要根據年齡、身體功能、運動能力等,合理的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及適合的訓練方式,不要要求過高。
3、最好能運動到身體的各部位,增加身體各部位的基本活動能力,選擇可促進身體全面協調的運動方法及內容。
4、從簡單到複雜、從容易到困難,循序漸進、逐步學習,不要操之過急,以免反而造成傷害。
5、要有合理的運動量、選擇可增強體能的運動負荷,運動時一定要根據當時身心理狀況,選擇適合的運動強度及運動量。
6、運動是為了增進身體健康,所以運動負荷、運動強度、技巧的控制都要注意,運動過程中一定要預防運動傷害和疾病,避免傷害事故發生。
 

身心障礙者運動 慎防傷害

因為先天或後天的因素,身心障礙者運動時可能比一般人更容易發生傷害,常有身心障礙者會懷疑,運動對自己真的好嗎?都已經坐輪椅了,每天手推輪椅都已經很辛苦,如果又用手去打桌球,手的運動會不會過度了?其實,適度的運動對身體是好的,但過度的確容易造成運動傷害,所以一定要重視個別差異、選擇適合的運動。
 
一般來說,身心障礙者的運動要特別注意避免中暑、脫水、肌肉骨骼系統損傷、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腸疾病等。例如:截肢者容易出現下背痛及下肢損傷;輪椅使用者易發生手和肩膀的傷害,脊髓損傷者要特別注意自主神經異常反射問題等。
 

胸悶、氣促宜暫停運動

因此,運動者要加強訓練常被使用的肢體的肌力與耐力,並增加運動中的休息間隔時間;運動前一定要適當的暖身,讓身體達到適合的狀況再運動,且不要突然過於激烈,以免受傷;運動後一定要做緩和運動。適當使用輔具,也可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目前各縣市幾乎都有輔具評估中心,可幫身心障礙朋友量身訂做最適合的輔具。
 
運動時,一旦有胸痛、胸悶、呼吸不順、頭暈等問題時,一定要馬上停止運動,且最好能就醫診治。

 


健康Q&A

Q、醫院有特別針對身心障礙朋友開的復健運動門診嗎?
A、目前國內尚無針對身心障礙者運動開的特別門診,復健科門診仍以醫療照顧為主,但可開給運動處方。很多身心障礙者想運動卻不知如何開始,如果能找對專家,先向您的復健科醫師詢問,可得到更多的鼓勵與建議,目前相關單位正在推動類似「身心障礙運動員健康管理中心」的組織,希望各縣市都能有專業的醫療人員,對想運動的身心障礙者,提供諮詢及建議;未來希望能積極推動、建構身心障礙者運動的網絡。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