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期
出刊日:2018-07-15
返回上一層不只會腳麻! 糖尿病併發神經病變 全身都會受影響
「阿嬤,你怎麼了?」「我只是睡著了啊!」「那我的腳踏車壓到你的腳你怎麼都沒感覺?」這則電視廣告的情節,讓人覺得有趣又印象深刻,實際上,若糖尿病人出現手腳神經麻痺的現象,可不是開玩笑的,應趕緊就醫。
撰稿╱曾宇婷(好心肝門診中心主治醫師)
「醫生,我最近會手麻、腳麻,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啊?」這是在新陳代謝科的門診常聽到病患求診的主訴。糖尿病的併發症中,大家最擔心的是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衰竭,因為這些併發症會增加糖尿病患的死亡率,但其實最常發生的糖尿病併發症是神經病變,卻常常被忽略,可能由於臨床表現多樣而且必須先排除其他神經病變原因,因此不容易確診。
除了手麻、腳麻 還可能足部潰瘍
糖尿病引起神經病變的機轉是多重因子造成。簡單來說,高血糖及高血脂會導致發炎反應及細胞內氧化壓力增加,加上滋養神經的微小血管堵塞,使得神經細胞缺血、受損。據統計,第2型糖尿病患約一成的人在剛發現糖尿病時就有神經病變,同時隨著罹病時間越長,發生率會高達五成。典型的周邊神經病變症狀包括:從手腳末梢對稱性的麻、刺痛、感覺異常、溫度感覺變差等。神經病變雖不致命,卻大大影響到生活品質,甚至會增加足部潰瘍、截肢的風險,實在不能輕忽。
另外糖尿病也會引起「自主神經」病變,包括交感及副交感神經,牽連到的範圍包括心血管、腸胃道、生殖泌尿、皮膚汗腺等,影響甚是廣泛。其中,心血管自主神經病變最值得注意,可能會導致心律不整、心肌缺血,增加糖尿病患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及死亡率。若病人在起立時有頭昏、暈厥感等低血壓症狀,或休息時心跳高於100下/分鐘,就需要進一步評估是否有自主神經病變。
性功能、排尿功能也受牽連
不少男性病患擔心糖尿病會不會影響他的性功能?答案是會的,比起沒有糖尿病的人,有三倍的機率發生性功能障礙,勃起功能除了受自主神經調控,還跟會陰部血管動脈硬化狹窄導致血流量不足有關,因此跟三高、肥胖、抽菸、心血管疾病、睪固酮(雄性素)不足均有關連。
女性糖尿病患則要注意神經性膀胱功能障礙,若有尿失禁、頻尿、反覆泌尿道感染等狀況,應該至婦女泌尿科詳細檢查治療。其他較少見的自主神經病變是排汗功能異常,會導致軀幹四肢不易排汗,反而是在頭頸部較易出汗。
預防重於治療
糖尿病神經病變大多是不可逆的,治療上以藥物症狀治療為主,長期的中高強度運動(每週至少4小時),可能可以改善神經病變。最重要的其實是預防,好好控制血糖、血脂、血壓,可以延緩神經病變的發生和進展,最近甚至有研究指出,早在糖尿病前期和代謝症候群階段就開始飲食及運動控制,也能有效預防神經病變的發生!
糖尿病的足部照護
糖尿病是目前國人非創傷截肢最重要的原因,尤其晚期糖尿病患者往往因神經病變下肢麻、知覺差,加上血管阻塞,容易有足部病變,所以往往無法察覺足部傷口,因而延誤治療。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天都要自我檢查足部,除了傷口外,若有香港腳,也要積極治療。糖尿病患應至少每年一次到醫療院所做神經病變評估,通常會採用單股纖維或音叉震動感等工具,評估病人的感覺神經是否異常。若要評估是否有周邊血管病變,除了詢問患者有無間歇性跛行病史外,每年還要做一次足踝與動脈收縮壓比值。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
- 孫越膽管結石發炎、急性肺阻塞 精彩公益人生謝幕
- 2017十大癌症死亡率排行 肺癌最致命 連續8年蟬聯第一
- 子宮內膜癌發生率急速竄升 子宮保衛戰!子宮癌症全解析
- 麻疹、百日咳、日本腦炎未絕跡 成人也需要補接種疫苗
- 頭痛老是一再發作? 也許你需要預防性治療!
- 突然暈倒了! 腦神經出問題了嗎?
- 小水泡也可能是大危機! 如何對抗帶狀疱疹、單純疱疹?
- 心臟的開關失靈了?! 談心臟瓣膜疾病
- 喘到心臟衰竭! 淺談肺動脈高壓
- 尿酸出現紅字!要治療嗎?
- 你「眼紅」了嗎? 結膜、角膜發炎怎麼辦?
- 四肢末端像被鐵鎚敲打… 法布瑞氏症患者難以言喻的痛
- 「脂糖肝」易得肝癌!
- 指甲出現異狀怎麼了?
- 新版每日飲食指南8大重點 教您吃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