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40期

出刊日:2017-04-15

返回上一層

別再「跌跌」不休 保命防「跌」有撇步!

今年一開春,就傳出多起名人不小心跌倒,甚至喪命意外,令人不勝唏噓。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65 歲以上人口中,跌倒已經成為造成銀髮族死亡事故的第二殺手,平均每10 萬人有2萬461 人因跌倒死亡。
 
諮詢/溫瓊容(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治醫師)
撰稿/邱玉珍
 
名人跌倒意外頻傳!今年1月7日台灣歌仔戲四天王之一的小明明(巫明霞)在家中浴室滑倒,重創後腦送醫不治。1月21日晚上,台泥董事長辜成允在一家五星級飯店不慎從3樓樓梯摔落到2樓半,搶救無效,享年63歲。3月底前行政院長唐飛也在同一飯店下樓時跌倒,造成左肩韌帶受傷。而86歲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1月31日在夏威夷住家游泳池畔跌倒,造成輕微擦傷,也引發關注;2月底又傳資深影后甄珍在美國洛杉磯因跌倒後腦出血,動手術取出血塊。
 
跌倒已成為65歲以上老人事故傷害死亡的第二殺手。根據國民健康署所進行的調查顯示,造成老人事故傷亡的主要原因,排名第一的是交通事故,第二名就是跌倒意外,平均每5個老人就有一人曾經跌倒。
 
國健署調查也發現,65歲以上老人自述過去1年跌倒比率為16.5%,跌傷且有就醫者則占8%。最常見的跌傷部位則在下肢、頭部、上肢及髖骨。最常跌倒的住處地點為居家家具旁,其次是浴室及淋浴間、廁所。住處以外最常發生跌傷地點,第1名為人行道等路邊,有高度或坡度的地面排名第2。
 
跌倒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受傷,每10個年長跌倒者中,就有3人會受傷,其中1人甚至嚴重到住院。輕者可能只有瘀血、骨折,但如果撞到後腦勺,除了會顱內出血外,甚至還可能死亡。
 

老人跌倒頻傳 身體及環境因素都有關

老人家跌倒的原因,大部分是多重因素引起,大致可歸納為兩大類;一是個人健康因素,一是環境因素。
 
健康因素包括身體機能的退化如視力、聽力、平衡感等。疾病因素如中樞神經系統的問題,包括巴金森氏症、中風等;骨骼肌肉系統的問題如退化性關節炎或脊椎問題,也會造成步伐不穩而跌倒;多重藥物使用也易導致跌倒,藥物服用超過4種以上會產生藥物交互作用。有些藥物如抗憂鬱、焦慮、安眠藥等會影響精神狀況。有些降血壓藥會造成姿勢性低血壓,出現頭暈、站不穩等症狀。
 
排除老化、健康因素,環境因素也容易造成老年人跌倒。客廳、臥室、浴室是最常見老人跌倒的地方。各別分析容易跌倒的原因,客廳主要是地上有雜物、桌椅、突出的電線等;臥室則最常碰到突出的床角、浴室則是因為濕滑地板。另外樓梯界線不明顯,老年人眼睛不好易踩空,建議貼反光紙讓樓梯界線分明。
 

鈉離子不足、甲狀腺功能低下也易跌倒

有些老年人常跌倒,家屬懷疑是腦中風引起,但檢查後發現其實是因為系統性疾病或電解質不平衡,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或是鈉離子低下,導致兩腳無力,走路不穩易跌倒。這是因為有些老人家擔心自己血壓過高,吃得非常清淡,不敢吃太鹹,甚至幾乎不加鹽,反而造成鈉離子過低,出現四肢無力等症狀。例如門診曾有一位80歲的老奶奶,在家裡經常跌倒,經住院檢查,老奶奶易跌倒就是因為甲狀腺功能低下引起。
 
如何判斷老人家手腳無力是腦部疾病還是電解質不平衡或系統性疾病?民眾可以做以下簡單觀察。若家中長者四肢無力是漸進式,可能是電解質不平衡或是藥物引起,例如有些血壓藥有利尿劑,會把體內的鹽分帶走,造成鈉離子過低。若是突然性的出現手腳無力,就有可能是中風引起,趕快到醫院求診。
 

學習太極拳可預防跌倒

老人跌倒是可以預防的。隨著年齡越大,平衡感與肌肉力量都會變弱,建議長者可適量進行一些抗重力訓練,即使只是在床上抬腿或邊看電視邊抬腿,也可以訓練下肢肌力、平衡感。
 
如果健康狀況不錯,建議老年人學太極拳。別看太極拳動作緩慢,其實太極拳講究正確的體態,也能訓練到下肢力量與身體延展性,最有幫助的是,它能讓人學會如何維持重心的轉移,對於預防跌倒能力能大幅提升。
 
身體衰弱的老年人則可以在家裡做一些簡單的訓練,像盡量讓自己多做幾次從椅子上站起來、坐下的動作,一天訓練好幾回,讓身體維持在動的狀態,自然就能減少因為動作反應不及而可能產生的跌倒意外。
 
有些老人家會買地上型腳踏車,坐在椅子上邊看電視邊踩,這也可以訓練肌力。平衡感的訓練也很重要,建議可以雙手扶椅背,單腳站立;穩定後,改採單手扶椅背,單腳站立,持續幾分鐘,再換腳。國外研究發現,阻力運動及平衡感的訓練、走路等運動,有助降低跌倒的風險。
 
 
▲練習太極拳能訓練下肢力量,有助於預防跌倒。(蘇文寬先生提供)
 

保命防跌,注意這6點!

1、打造無障礙空間:清除地上的障礙物、調整床板高低、降低門檻高度等,盡量避免任何可能造成跌倒的環境因素。
2、裝設輔助器材:在一些地方裝設扶手,像馬桶旁、浴室牆壁,裝設最好依照使用者身高,才能正確施力防止跌倒。
3、做好防滑工作:在浴室、廚房、樓梯等較容易發生跌倒的地方,一定都要裝設止滑墊或是貼上止滑條。
4、居家環境安全:保持居家環境的亮度,特別是夜間小燈與壁燈的設置;平常行進的路徑絕對不要有雜物、電線,最好在家具突出處裝上防撞裝置。
5、注意用藥安全:病人與家屬應該與醫師詳細討論,減少不必要之藥品使用,減少易導致跌倒藥品的併用,對於可能增加跌倒風險的藥物要詳細檢視用藥的注意事項和服用時間。避免或減少使用鎮靜劑或安眠藥。
6、維持適當運動:適當的運動絕對能減少跌倒意外,建議多進行一些下肢運動,像是散步、快走、打太極拳等等,可以增加肌力,減少跌倒。

健康Q&A

Q、跌倒後撞到腦部,需要立刻就醫嗎?若當下腦部無異狀,回家需觀察多久?
A、年長者在家跌倒撞到腦部,除非只是輕微撞傷,不然最好馬上就醫做詳細檢查。但年長者跌倒當下,電腦斷層檢查可能腦部無異狀,但不代表沒有問題,因為上了年紀,腦部會因為老化萎縮,頭殼跟腦組織間的空隙變大,血流充塞的時間較長,因此臨床症狀出現較慢。有些人1個月才會出現症狀,有極少數的人在2~3個月後,才會出現症狀。
 
家人可密切觀察一個月,但也不用太過緊張;這類患者當血塊壓迫到腦組織時,患者不一定會出現嘔吐、手腳無力等症狀,有些人會出現行為怪異、意識混亂、性格改變等症狀。
 
Q、老人在家時,應該穿拖鞋還是光腳比較不易跌倒?
A、2014年美國希伯來老化醫學研究所曾發表一篇研究指出,老年人在家行動時,如果習慣赤腳、只穿襪子或是穿拖鞋,易增加跌倒的風險。建議年長者在家時,最好盡量穿著鞋子走動,可以減少跌倒的傷害。若不習慣穿著鞋子在家裡走動,可在家裝設止滑墊,或穿具有止滑功能的拖鞋,比較不容易跌倒。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