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期
出刊日:2020-01-15
返回上一層粘醫師消脂保肝專欄/糖尿病藥新用途 減糖消脂又保肝
撰稿╱粘曉菁(本會執行長、臺大醫院家庭醫學科兼任主治醫師)
肥胖、糖尿病、脂肪肝可說是息息相關的疾病,如今隨著糖尿病藥物愈來愈多種類,有些降血糖之餘也能減輕體重,連帶的,與肥胖相關的脂肪肝,也有機會藉此消除!
打針、扎針向來是許多人就醫診治的夢魘,隨著醫學的進步,糖尿病藥物從針劑演變成口服,從手指頭扎針,進展到只要在皮膚上裝個小貼片即可24小時監控血糖;糖尿病的檢測和治療,都朝向愈來愈簡便且減少侵入性的方向發展,病人的順從性也因而增加,所以,和糖尿病等慢性病一起健康老化應該是我們可見的未來。
口服GLP-1
效果不遜於針劑
2019年開啟糖尿病藥物治療的嶄新一頁,9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通過一個新的口服糖尿病藥Semaglutide,是一種昇糖素類似胜肽-1受體的促效劑(glucagon-like peptide 1 receptor agonist,簡稱GLP-1 RA),原本病人使用此類藥物需要每天或每週打針一次,現在首度有了口服劑型,只需每天輕鬆吞藥,即可達到減糖效果。
由於GLP-1此腸道荷爾蒙代謝極快,此類藥物的研發皆著重於如何延長它可作用的時間及如何從針劑變成口服藥物。而在2019年,這個口服型態的GLP-1 RA藥物終於在美上市,它的獨特性在於它可被胃吸收,且其血糖控制及體重減輕效果不遜於針劑的類似成分藥物,讓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用藥更加便捷且治療有效。
腸道荷爾蒙 減糖又減重
美國還核准了一種糖尿病藥物Liraglutide,在高劑量使用下可合法用於減重,此藥每天施打一次,成分就是GLP-1 RA這類的藥物,主要作用可促進胰島素分泌、延長胃排空食物的時間及抑制食慾等,達到治療糖尿病及治療肥胖的效果。然而,並非所有糖尿病及肥胖病人皆適用,使用前需評估是否有甲狀腺癌病史及家族史、急性胰臟炎或膽囊結石等問題。

減糖又保肝 指日可待
減糖跟減重,也跟肝臟健康息息相關。
在B肝有疫苗可防範、B型及C型肝炎都有很好的抗病毒藥物治療的此刻,脂肪肝已成為未來最嚴重的肝病。一旦脂肪肝產生脂肪性肝炎,就會啟動肝臟纖維化,甚至導致肝硬化、肝癌,所以我們需要好好來對抗這麼沈默的隱形健康殺手。
除了健康減重已被臨床證實可以有效逆轉脂肪肝外,目前也有許多藥物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用於改善脂肪性肝炎或減輕其造成之肝纖維化。其中臨床試驗藥物有兩種為已上市的糖尿病藥物,一種是Pioglitazone,可增加肌肉及脂肪的胰島素敏感度並抑制肝臟的糖質新生作用,以用來控制血糖;另一種是Empagliflozin,可抑制腎臟對於葡萄糖的再吸收,將葡萄糖排出體外,以降低血中糖分濃度。雖然有些人體臨床試驗研究報告已證實它們的療效,但最終可否被證實其確切之臨床療效,仍待最後階段的人體試驗結果。
糖尿病老藥
防癌防失智
二甲雙胍類藥物metformin是臨床上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首選用藥,臨床使用此藥物已經超過一甲子,它經由抑制肝臟的糖質新生作用、增強肝臟和肌肉的胰島素敏感性,及減少小腸對葡萄糖的吸收,以治療糖尿病。
近來研究還發現,使用此藥物的病人有較低的失智病況,且發生癌症的風險較低,這些驚人的發現讓老藥更廣為被接受使用。然而藥物使用仍以安全考量為第一優先,許多用藥禁忌與用藥安全,仍須由專業醫師診治,精準下藥,才能得到藥物的最佳療效。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
- 編輯筆記/顧好龍骨 健康到老
- 藝人高以翔猝死震驚各界 疑心血管問題引起 享年35歲
- 余苑綺 直腸癌復發轉移 接連產二子 疏於追蹤
- 老人家「龍骨」骨折了!怎麼辦?
- 減重手術消肥胖 還能治療糖尿病及代謝性疾病!?
- 臺大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陳韻之: 「減重讓我的人生reset(重開機)!」
- 鼻胃管、導尿管、氣切管 如何照護學問大
- 漸進式安寧緩和醫療 給病人身心靈最大的支持
- 急性腦梗塞,打通血管有兩招! 把握時間搶救腦細胞
- 「蛤?你說什麼?」 一耳突然聽不見 是怎麼了?
- 血尿勿輕忽 小心膀胱癌及上泌尿道上皮癌!
- 生活中常見的眼外傷 如何處置較適當?
- 楊智超醫師專欄/坐骨神經痛 究竟是哪裡痛? 追「根」究「底」揪病因
- 內分泌知識小棧/肌少症與糖尿病密切相關 減脂不減肌 同時預防兩種病
- 月經開始不規則 更年期來了嗎?
- 國人普遍不夠「鎂」 均衡飲食 創造「鎂」麗人生!
- 肩膀痛到流淚、手也舉不高 五十肩找上門了嗎?
- 好心肝門診中心擴充樓層及診間 籲請各界熱烈愛心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