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60期

出刊日:2022-04-15

返回上一層

換人工關節 該做哪些評估?材質怎麼選?

關節痠痛,連走路都受影響,吃藥效果又不好,該換人工關節了嗎?
 
諮詢/劉文俊(好心肝門診中心骨科特聘主治醫師、臺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撰稿/張靜慧
 
 
對許多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關節痠痛幾乎是家常便飯。多走點路、上下樓梯、買菜提重物,甚至抱抱孫子,關節馬上「很有感」。天冷、氣溫變化大時,關節痠痛更明顯,生活大受影響,連門都不想出。關節已用了6、70年,是不是已「年久失修」,到了該考慮換人工關節的時候了?
 
1960年代,英國醫師John Charnley及Muller成功開發出人工關節,從此,因疾病、外傷而嚴重損害的關節可以置換為人工關節,為骨科治療開啟新的一頁。最早先是研發出人工髖關節、膝關節,後來陸陸續續發展出手肘、肩部、手掌關節、足踝等不同部位的人工關節。
 
經過多年來的發展,手術技術、人工關節的設計及材質不斷改良,治療效果愈來愈好。近年的研究追蹤,更換人工關節的患者在使用20年後,約90%的人工關節還能使用,證明這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
 
疼痛無法控制時 考慮換人工關節
 
台灣置換人工關節的部位以膝關節、髖關節最多。常見需要置換人工關節的原因包括以下情形:
 
一、從症狀來看
經藥物或其他保守治療,關節疼痛仍無法忍受,而且關節的活動範圍受限,日常生活不便、影響生活品質,則需動手術。
 
二、從原因來看
(1)退化性關節炎:通常發生在老年人,隨著年齡及活動量累積,關節的軟骨組織磨損,影響緩衝的功能,活動時骨骼互相摩擦,造成腫痛、發炎。
也有人在早期就發生退化性關節炎,可能是因為肥胖長期壓迫關節,或者從事需要大量勞力的工作,時常搬運重物、久站,長期下來便讓退化性關節炎較早發生。如果是關節炎,到了末期就需要關節置換。
 
(2)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因免疫系統異常,攻擊關節,造成持續發炎、腫痛,如果無法用藥物控制良好,關節長期發炎、組織遭受破壞,最後扭曲、變形,需要考慮換人工關節。
 
(3)外傷:比如工人從工地高處墜落,或者發生車禍,造成髖、膝或肩關節受傷、骨折,關節及軟骨組織破壞嚴重,即使後來病情改善,承受重量的能力也不如以往,而且表面變得不光滑,容易摩擦,已無法恢復正常功能,則需人工關節手術。
 
(4)骨頭缺血性壞死:尿毒症、紅斑性狼瘡(免疫系統疾病)病人及酗酒、吸毒者,他們的大腿骨頭部的血管容易阻塞,影響血液循環,造成骨骼壞死。
 
(5)先天性缺陷:有些人髖關節骨骼先天發育異常,年輕時比較沒有感覺,但隨著年齡增長、體重增加,關節使用愈久,受到的壓迫也愈大,到了4、50歲後,開始覺得疼痛,漸漸影響功能。
 
當關節腫脹、疼痛,醫師會先用藥物減輕發炎、腫脹及疼痛,同時安排復健,或使用護具、輔具,並建議患者適當運動,當這些方法都無法控制疼痛時,才考慮手術。可能先採骨骼矯正術,如果效果不理想,才採用最後手段——置換人工關節。
 
 
6面向 評估適不適合換人工關節
 
決定要動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前,需要評估以下狀況,才能達到良好的結果:
 
1 病史及主訴:關節有哪些不適、持續多久、做過哪些治療、是否影響生活?
 
2 其他疾病病史:比如中風、心肌梗塞、心臟放過支架、失智症等。
 
3 職業:是否從事負重、勞力工作?同樣是第3期退化性關節炎,對常坐著的上班族或退休族群來說,並沒有迫切需要換人工關節的必要性,但勞動工作者可能就需要換,否則關節持續腫痛,很難繼續工作。
 
4 理學檢查:了解關節活動範圍、有無腫脹、肌肉力量維持的狀況。
 
5 血液檢查:包括紅血球數、血紅素、白血球數、血小板數及肝臟和胃的功能,反映基本的健康狀況。
 
6 影像評估:做X光、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等影像學檢查,計畫手術的方式、人工關節的材料及尺寸等。
 
更換人工關節的禁忌
 
而更換人工關節的禁忌則包括:
1 感染:比如膝關節附近有無膿疱、水泡等感染情形;是否有牙周病或泌尿系統感染,這些可能造成術後傷口感染,影響手術效果。
 
2 病人未成年:18歲以下者,骨骼尚未完全發育完成,將來如果繼續長高,人工關節會不合。不過人工關節置換比較沒有年齡上限,只要沒有重大疾病或過於虛弱,也有90多歲的長者換人工關節。
 
3 有神經性疾病:如小兒麻痺,即使換了人工關節,也可能脫臼。
 
4 有重大疾患:如中風、心臟病、心臟支架過多…這類病人手術的風險較高。
 
 
人工關節的材質怎麼選?
 
當需要換人工關節後,接下來就會面臨如何選擇人工關節的材質?該用健保給付還是自費的材質?
 
首先要了解人工關節的結構。以髖關節為例,髖關節是球與窩(ball and socket)的結構,人工髖關節與人體原本的髖關節相似,是由人工髖臼(又稱臼蓋)、襯墊、球頭(人工股骨頭)及股骨柄等4個部分組成,各部分材質不太一樣:
 
● 髖臼:金屬材質,通常是鈦合金或鈷、鉻、鉬合金。
● 襯墊:材質為聚乙烯、陶瓷或金屬。
● 球頭:金屬或陶瓷製造。
● 股骨柄:金屬材質。
 
目前健保給付為「金屬」加「聚乙烯」的組合,不給付陶瓷材質。
 
至於該選擇哪一種?建議可以從年齡、活動量、經濟能力等方向考量。如果還年輕、活動量大或者從事勞力工作,經濟上也負擔得起,可以考慮用陶瓷材質。陶瓷的硬度較高,可以承受較長時間及較大的壓力,也比較沒有金屬材質時間久了摩擦過度,可能會產生金屬碎屑的問題。如果患者較年長、活動量不大、生活偏靜態,可以考慮用健保給付的材質即可。
 
手術前、後需運動復健
 
如果評估適合換人工關節,則術前就要先做好一些準備,例如工作請假及手術後日常生活照顧上的安排。
 
此外,手術前就要開始練習運動,訓練肌肉的力量,這樣手術後復原較快,體能也不至於因為手術而大幅衰退。而術後雖然傷口會疼痛、腫脹,但也不宜久躺臥床,及早適度活動有助復原。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已經行之有年,醫師普遍也有經驗、技巧更熟練,置換人工髖關節、膝關節都可在一個半小時左右完成,大部份病例以半身麻醉為主,必要時才全身麻醉。術後平均住院4~5天,比早年縮短,傷口也不像以前那麼大,以髖關節為例,傷口約8公分。
 
住院期間主要是讓醫護人員照顧傷口、疼痛控制,並學習復健觀念、復健運動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出院後才能適應與人工關節共存的新生活。復健包括肌力訓練及關節活動,可以幫助肌肉力量快速恢復、防止萎縮;保持關節韌帶的彈性,避免僵硬。術後維持適度活動,組織才不會沾黏以至於影響靈活度,並能有效預防血栓併發症。
 
雖然住院時間不長,但手術完成後仍需復健和休養,這段時間約3週(完全恢復可能要3個月),因此工作需要事先安排,術前及術後誰來照顧、經濟來源都需要先考量。
 
髖關節術後留意姿勢 慎防脫臼
 
手術後3個月內,有些動作或姿勢要注意,幫助人工關節及骨骼之間能密切癒合,發揮其效果。否則若在這段期間發生關節脫臼,恐功虧一簣。以髖關節術後為例:
 
1.兩下肢的適當位置:
a 在坐或正躺時,兩腿八字形向外分開,不要雙腿交叉。
b 不要坐太低的椅子或馬桶,也不能蹲下,避免髖關節彎曲超過90度。
c 側躺時,兩腿之間放置枕頭或棉被,保持兩腿分開的姿勢。
 
2、手術後可拿拐杖或助行器輔助行走,避免因為肌力未回復而跌倒。建議至少要拿3週,肌力不足時,可用更久。
 
手術後3個月可恢復正常運動
 
術後如果恢復得不錯,3個月後就可以正常運動。一般的肌力運動都可以做,但不要運動過度,最好循序漸進,不要貿然恢復到術前的運動量及強度。一定要避免跌倒。
 
散步在術後早期就可以開始,但是要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而且步行時間不要太久。兩下肢的肌力訓練,早期就可以開始。
 
游泳是非常適合的運動,因為水有浮力,可減輕關節承受的重量,並可同時訓練關節的活動範圍與肌肉的力量。
 
跑步理論上也可以,但實際上換過人工關節的人不太敢跑步,有些人覺得跑起來跟過去的感覺不太一樣,所以要不要跑步視個人情況而定,不必勉強。
 
人工關節雖然已經有數十年歷史,但是人體結構精密,人工關節再怎麼設計改良,也無法100%複製,無法完全替代真的關節。簡而言之,換上人工關節後,如果與關節退化或受傷時相比,活動能力應該有明顯改善,但是要回到未受傷或生病前的健康狀態,恐怕不是太容易,這也是換關節前要有的認知。
 
 
 

對健康的人來說,想避免將來換人工關節,可以怎麼做?

● 不抽菸、少喝酒、不碰毒品。
● 維持適當體重,過重會造成
關節負擔。
● 適度運動,維持肌肉力量。
● 運動前要熱身,預防跌倒。
● 避免意外傷害損傷關節。
 
 

Q換完人工關節,為什麼覺得怪怪的?

A有些病人換完人工關節一段時間後,還是不習慣,覺得「它好像不是身體的一部分」,活動時覺得不靈活,這是怎麼回事?
 
當關節受傷或生病,關節內的神經也可能受損,再者,動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時,關節內的神經也可能受損,因此影響自體感覺,身體無法辨別人工關節是自身的一部分,感覺不到人工關節正確位置的存在,覺得膝蓋那裡「空空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習慣。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