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62期

出刊日:2022-10-15

返回上一層

楊智超醫師專欄 /感染新冠肺炎後持續不適⋯是神經學併發症還是身心症?

許多人在染疫後,身體仍持續出現許多不適症狀,找上神經科求診,但也可能懷疑錯方向。

撰稿/楊智超(好心肝門診中心神經內科特聘主治醫師、臺大醫院神經部兼任主治醫師)

新冠肺炎除了對人體肺部組織造成破壞外,在病況嚴重、需要住院的病人中,有高達80%的患者在病程中會出現神經學相關的併發症,以肌肉疼痛、頭痛、腦病變、頭暈最常見;嗅覺、味覺減退較少,但很多患者因為病重的關係,這方面的功能並沒有被仔細評估;中風、動作障礙、步態不穩、周邊神經病變的問題也可能發生。

新冠肺炎影響遍及全身

隨著新冠肺炎疫苗施打的普及,重症的病人越來越少,但因為該病毒可以攻擊多個器官,有些染疫後康復的人會抱怨身體一些持續的症狀,包括嚴重疲勞、認知功能問題、腦霧、呼吸急促、記憶力減退、纖維肌痛、頭暈、頭痛、感覺異常、胃腸道症狀、抑鬱和噁心等。這些廣泛的症狀也反映了新冠肺炎症狀的多樣性,更難將其定義為單一疾病。

2021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將長新冠(Long COVID)定義為「感染COVID-19後,症狀於3個月後持續存在並且沒有別的替代診斷」。不同衛生機構有不同的定義方式,例如,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將長新冠定義為「在感染COVID-19後的4週或以上開始出現症狀。」

新冠肺炎為何會引起神經方面的病變?可能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全身性原因,例如缺氧或感染。
2 新冠病毒會利用血管收縮素轉換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2, ACE2)進入細胞而影響功能,導致腎素—血管收縮素系統(Renin- angiotensin system)的功能異常。
3 免疫系統的活化導致身體處在發炎狀態。
4 因感染間接觸發免疫反應,有些免疫反應會攻擊神經組織。
5 病毒直接侵犯神經系統。

是長新冠還是身心症?

隨著染疫人數增加,門診中也有越來越多的病人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感覺異常、失眠、頭暈、胸悶、心悸等症狀。有些病人非常擔心是新冠肺炎所留下的後遺症,經診察後發現,部分病人可能真的是長新冠,但大部分的病人並不是神經系統的實質傷害,而是身體症狀障礙症(somatic symptom disorder, SSD),或稱身心症。

除了焦慮和抑鬱症狀外,新冠肺炎患者罹患身心症的風險也很高。《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將身心症定義為「持續顯著的軀體症狀,伴隨著過度擔心疾病的想法、感受和行為。」

除了有新冠肺炎病史或長新冠症狀的患者外,也有許多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感染的患者會出現身心症。病人因為對疾病知之甚少的恐懼以及對其長期後果的不了解,以致難以對他們的症狀放心,從而增加了發展成身心症的風險。另外,感染新冠肺炎也會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也是產生身心症的危險因素之一。

這些患者通常接受了不適當且過度的「診斷」檢查、危險或無效的治療,以及多次(通常是不必要)的轉診,最後才被診斷為身心症。醫師和病人常常因為這些症狀而懷疑一堆疾病,不僅病人自己不放心,醫師也不放心,不只對患者生活品質有潛在不利的影響,更造成醫療成本增加,因此身心症的早期發現和適當的處理至關重要。

其實有經驗的醫師可以早期就診斷出身心症,最重要的是如何跟病人解釋跟溝通。假如病人還是很擔心是新冠肺炎的後遺症時,或許可進行一些檢查讓病人放心,加上醫師的保證跟說明,可以幫助患者意識到身上持續性症狀是由生理、認知、行為、情感和社會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這些因素需要同時解決。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