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子宮體癌 若有不正常陰道出血儘速就醫|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

子宮體癌是不易發現但發生率上升速度最快的婦癌,其中又以子宮內膜癌佔9成居多,發病平均年齡為61歲。子宮惡性肉瘤僅佔約1成。

如何早期發現、治療?★關鍵在於:留意陰道不正常出血。★女性不論年輕或年長,若出現非經期的陰道出血都屬於異常現象,建議儘速就醫查明病因。

而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及接近更年期的女性,因時常生理期紊亂,有時3個月或半年才來一次月經,因此很容易誤把突然的出血視為正常,若出現以下狀況,最好儘速就醫診治: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連續3個月以上沒來月經

■ 接近更年期的女性,月經出血量太多或持續太久

此外,許多乳癌患者擔憂抗癌藥物「泰莫西芬」(Tamoxifen)的副作用會讓子宮內膜增厚、增生,可能增加罹患子宮體癌的風險,台灣過去建議這類病人可以每半年做一次婦科超音波來測量子宮內膜厚度,但美國癌症醫學會已經認定「不需要」,因為超音波偽陽性高,影像看起來有異,但刮下內膜分析卻又無大礙的情形並不少見。反而是乳癌病人如果陰道有不正常出血,應積極就醫檢查。

★致病原因:子宮體癌致病原因有70~80%是雌激素太高引起,推測與現代人普遍吃得太好、體重過重、生得太少(只生1個或沒有生育,因為懷孕期間黃體素上升,可以對抗雌激素)有關。此外,少部分人是家族帶有「遺傳性非息肉症結直腸綜合症」(HNPCC)的致病基因,如MLH1、MSH2、MSH6、PMS2等MMR系統缺損,導致細胞失去修補功能,這類人除了容易罹患大腸癌外,在女性最多的癌症反而是子宮內膜癌。

★治療:8成以上的子宮內膜癌經由手術就可治癒,手術時取下檢體送病理檢驗,若發現癌細胞侵犯到子宮頸或侵犯子宮肌肉層較深、骨盆腔淋巴腺等,開完刀會加做放射線治療,但如有腹腔內或主動脈旁淋巴腺轉移的子宮內膜癌有時會再加上化療,標準治療為鉑金藥物+紫杉醇。近年抗癌新利器的免疫治療則仍在臨床試驗中。

★哪些人要注意?肥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停經前有「無排卵性月經」、生得少或未生育的女性、家族MMR系統基因缺損的女性。

 

諮詢/陳祈安(好心肝門診中心婦產科特聘主治醫師、臺大醫院婦產部兼任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兼任婦產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