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在青光眼診斷追蹤上的侷限|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視神經纖維層厚度個人差異很大,例如以台灣人而言,視神經周圍纖維層平均厚度大約是80到120微米,都可能屬於正常範圍。除了疾病之外,視神經纖維層厚度也受到眼軸長短(一般所熟知的近視度數)、年齡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不同。因此當測得視神經纖維層厚度為100微米,這到底是天生就是這個厚度,屬於正常範圍;還是已經從天生的120微米減少成100微米了?這就必須配合其他檢查或繼續追蹤,看視神經纖維層厚度是否持續減少,才能斷言這數值的正常與否。
不同品牌機器,內建截取影像的原理不同,因此不同機器的檢查結果無法互相比較。所以建議病患應該先找一個自己信任的醫療單位和醫師,盡可能長期用同一機器檢查追蹤,才能達到早期偵測變化的目的。
瞳孔夠大時,OCT也許不用散大瞳孔檢查。但是每次檢查時若瞳孔大小不同,進入眼內光線不一樣,也可能會影響檢查結果。因此為了檢查結果之間,可以做比較客觀的比較,每次檢查都散瞳,讓進入眼內光線相同,可以和先前的檢查結果,有比較客觀的評估。
撰稿/王清泓(臺大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兼任主治醫師、好甘心診所眼科特聘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