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28期

出刊日:2014-04-15

返回上一層

勇於檢查別害羞! 正視子宮頸異常病變

子宮頸是連接陰道與子宮的地方,一旦陰道有病菌,往往得在子宮頸這個「山海關」要塞打仗,由此可知,子宮頸容易遭到陰道病菌或病毒攻擊,引起發炎或產生病變,需要好好呵護。
 
諮詢/鄭文芳(臺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婦產科教授)
撰稿/林如平
 
子宮頸位在子宮下方四分之一的位置,前端鄰靠膀胱,後端緊鄰直腸,下方連接陰道。如果從陰道下方往上端視,子宮頸就像一個時鐘,它是子宮與陰道的必經通道,猶如「山海關」一般。
無論是子宮內膜、輸卵管、卵巢或腹腔,都需存在無菌環境,但陰道則是有乳酸菌,會分泌乳酸,讓陰道處於弱酸環境中,避免黴菌或細菌入侵感染。而子宮頸的功能就是隔絕病菌入侵,避免陰道的細菌、病毒長驅直入,造成子宮、輸卵管、卵巢或腹腔發炎感染。
 
因為子宮頸是連接陰道與子宮的地方,一旦陰道有病菌,往往得在子宮頸這個「山海關」要塞打仗,由此可知,子宮頸容易遭到陰道病菌或病毒攻擊,引起發炎或產生病變。
 

子宮頸發炎 多為陰道發炎引起

常見的子宮頸問題包括子宮頸發炎,通常是因為陰道發炎,所以子宮頸跟著遭殃,單純的子宮頸發炎現象非常少見。基本上,陰道發炎主要症狀包括有黃色或綠色的分泌物,或呈現乳酪狀,聞起來可能有魚腥味或食物腐敗的肉臭味;若分泌物呈現白色,不一定就是發炎反應。
 
陰道發炎除了跟性行為有關外,免疫力低的人也是陰道感染的常見原因之一,尤其是糖尿病患或有自體免疫疾病服藥者,皆易引起陰道感染問題。通常治療時以陰道塞劑為主,並依病菌給予抗細菌或抗黴菌塞劑;若是陰道滴蟲感染則給予口服抗生素。
 
一般陰道或子宮頸、會陰的細菌或黴菌感染,並不會造成癌症。其次,若子宮頸常被感染,較容易產生良性息肉,所幸一旦發生,只要切除息肉即可,無須擔心良性息肉產生惡性病變。
 
uterus s
 

子宮頸糜爛 嚴重需治療

除了發炎、息肉與癌前病變外,子宮頸糜爛也是婦科門診的常見問題。其實糜爛是從英文直譯過來,即破皮之意。子宮頸破皮與發炎或感染無關,有90%女性是因為性行為摩擦所致,一段時間就會復原,但性行為後又可能再次破皮、造成輕微出血。一般子宮頸破皮不需治療,除非破皮情況嚴重,稍微走路或活動就會流血,此時可透過「冷凍治療」方式、加速傷口癒合。不過,冷凍治療次數不宜過多,以免導致子宮頸狹窄,造成生理期不順、經血逆流,引發子宮內膜異位症或不孕症等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正常的子宮頸破皮一般不需處理,不過,癌症也會導致子宮頸糜爛與出血,透過器械或棉棒輕碰可發現糜爛較嚴重及出血量多,此時的子宮頸糜爛不可等閒視之,必須進行切片,排除子宮頸病變。
 

子宮頸癌 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引起

子宮頸病變最為人擔憂的就是子宮頸癌了。引起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是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目前已發現的人類乳突病毒有100多種,其中與生殖系統相關約30多種,某些型別如第16型、第18型等較易導致癌症。
 
不過,並非感染HPV病毒的人都會罹癌。據統計,有50%至80%的女性終其一生都曾感染過HPV病毒,但有70%的人1年內會自我清除;90%的人2年內可清除病毒;只有9%的人無法清除而成為HPV帶原者,即體內存在HPV病毒,但不會惡化成癌症;僅剩下1%的人會演變成子宮頸癌。因此,從感染病毒到罹癌仍有很長的時間。但須留意的是,抽菸或個人特殊體質等因素,恐致病毒不易被人體清除,導致子宮頸癌。
 
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3500至4000名子宮頸重度癌前病變患者, 和1600至1700位子宮頸侵襲癌患者。由於早期子宮頸癌不會有任何症狀,患者若出現不正常出血或性行為後出血、後背疼痛(因腫瘤引發腎水腫或坐骨神經痛)、下肢水腫等症狀,大多是癌症第3或4期。一旦被診斷罹患子宮頸癌,醫師需根據患者的癌症期別及日後是否需生育等因素,決定治療方針,通常子宮頸症第1期或第2期初(IIA)可以採手術切除;至於放射線治療則針對所有期別的癌症皆適用,並在放療的同時輔助化學治療。
 

抹片檢查 揪出子宮頸病變利器

篩檢子宮頸癌的利器就是子宮頸抹片檢查。據統計,國內婦女每年定期做抹片篩檢者僅30%,3年做1次約55%至60%,40%的人則未定期檢查,另有10%至15%的人從來不做抹片,喪失及早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的先機。因此,只要有過性經驗的人最好都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子宮頸抹片最早是1960年由希臘裔美國醫師發明,透過觀察細胞核、細胞質的比例及形狀大小等,將抹片與病理切片做比對。抹片檢查除了能檢測子宮頸癌外,還可檢測陰道病變、子宮內膜癌等。
 
一般抹片報告結果可分為:正常、發炎、感染、異常、檢體不足需重新採集等5種。若報告顯示正常的人,1年做1次抹片篩檢即可;如果子宮頸發炎者,很可能是在抹片上找到許多白血球,基本上此種情況也不需治療:一旦報告顯示有感染者,必須針對感染的原因接受藥物治療;如果報告顯示異常,此是細胞病變警示,民眾務必就醫。通常抹片報告異常可能會進一步細分:輕度、中度、重度、侵襲性癌,但最終判定仍須透過病理切片確診。
 
抹片檢查異常的民眾,可考慮自費1千5百元到2千元做HPV病毒檢查,或接受健保給付的陰道鏡檢查,以進一步釐清是否有子宮頸癌。陰道鏡檢查時會將子宮頸及陰道放大10至40倍,通常發現子宮頸病灶時,需進一步做病理切片,有時也需利用子宮內頸搔刮術或圓椎狀切除、子宮內膜切片手術、陰道切片等方式處理;如果檢查沒問題,3至6個月後再追蹤即可。
 
要注意的是,子宮頸抹片檢查前3天不可有性行為、生理期來的時候不能做抹片、陰道塞劑治療的7天內也不可做檢查。檢查前使用陰道沖洗液也可能影響抹片準確性。
 
cervixchecks

 

Q:沒有性經驗者,是否就不會有子宮頸發炎、子宮頸癌等病變?所以也不用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A:對。沒有性經驗的人就不需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因沒有過性行為(包括性器官摩擦接觸)就不會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沒有性經驗也不會有陰道發炎問題,除非本身有糖尿病或自體免疫疾病正在服藥者,在免疫力不佳的情況下,才會引起陰道感染發炎的問題。
 
Q:曾經有過子宮頸發炎,會影響受孕能力嗎?
A:理論上不會。如果是陰道發炎引起的子宮頸發炎,基本上不會造成不孕;但若是骨盆腔發炎引起的子宮頸發炎,就可能導致不孕。通常骨盆腔發炎多與性行為有關,主要原因包括性伴侶太多、感染淋病或披衣菌等,建議性行為時應使用保險套,可降低感染風險。
 
Q:懷孕中發現子宮頸發炎,怎麼辦?該治療嗎?會影響胎兒嗎?
A:陰道及子宮頸感染發炎並不會造成胎兒畸形,如有陰道或子宮頸感染時,患者在專業醫師診斷下可使用陰道塞劑治療,部分抗生素也不會傷害胎兒,只要不吃口服藥即可。
 
Q:平時可使用陰道沖洗用品清洗下體嗎?
A:不建議。會陰部非常脆弱,使用陰道沖洗用品或肥皂清潔,恐使會陰部太過刺激,並把對陰道有保護作用的乳酸菌帶走,破壞陰道酸鹼平衡反而易增加感染風險。此外,曾有研究長期追蹤被HPV感染的人,如果用陰道沖洗液清洗會陰部及陰道,其被病毒感染的機會較大。
建議民眾採淋浴方式,或使用煮過的開水沖洗大、小陰唇即可,切勿灌洗子宮頸。淋浴後應以拍乾方式,不要擦乾會陰,以免摩擦引起接觸性皮膚炎,造成會陰部紅、腫、熱、痛。平時應避免讓陰道處於高溫潮濕環境,建議勿久坐、少穿緊身衣褲。另外,維持正常均衡飲食、多運動,才能確保健康。
 
Q:蔓越莓汁或乳酸菌食品可增加陰道健康環境、避免發炎嗎?
A:食用乳酸菌等產品多半只能作用在腸道,並無法直接作用在陰道;此外,坊間盛行的蔓越莓汁對於預防膀胱發炎或許有效,但對預防陰道感染發炎的效用不彰。建議均衡飲食、維持正常作息,藉由增強自我免疫力,才是防範陰道及子宮頸發炎良方。
 
Q:性行為容易造成陰道感染,最好不要有性行為?
A:錯。陰道為弱酸性,精液為弱鹼性,性行為過程容易改變陰道環境,加上精液可能有一些細菌,確實會增加陰道感染發炎機會,不過,性行為使用保險套可降低感染風險,配合淋浴可避免陰道發炎,切勿因噎廢食。性行為好比曬太陽,紫外線雖會增加黑斑、皺紋機會,但重點是如何防禦紫外線造成的皮膚傷害,而非全面禁曬太陽。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