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抖得不一樣 巴金森症狀可能有哪些

返回上一層
巴金森氏症是腦部退化性疾病,主要病因是中腦的黑質細胞退化,由於黑質細胞負責分泌多巴胺,腦部少了多巴胺,運動系統受影響,導致病患單側肢體活動困難,出現顫抖及肢體、臉部僵硬症狀;且隨病程進展,症狀從一側慢慢演變成兩側都有,持續退化至失能、失智,病程可能長達20~25年。
 
此病男性略多於女性,男女比約是2:1。好發年齡約為60歲左右,50歲以下發病就屬於年輕型患者,但只佔約一成,其中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可找到家族史或相關基因突變。如果想做基因檢查,有常見突變位點的基因檢查,也有次世代基因定序可以選擇。
 
巴金森氏症患者有所謂腦部萎縮的狀況,但不是想像中大腦一大部分萎縮了,而是中腦的黑質細胞這一小部分,以數量來看,其實只佔整個大腦細胞數量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而已,但因為這部分神經元是調控大腦運動功能的「管理」階層,影響還是非常大,導致病人動作困難、不順暢。
 
顫抖是一般人熟知的巴金森氏症症狀,不過,其實也只有6成的病友會以顫抖為主要表現。大多出現在單側上肢,屬於靜止型的顫抖,例如手放在桌上或腿上,就不自主地抖起來,但若拿東西,手又不抖了。顫抖是病友最外顯的症狀,止不住的抖有時讓病患幾乎不敢出門社交,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不過顫抖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第一個要區分的是原發性顫抖症。患者也是止不住手抖、點頭,但多屬於兩側、姿勢型顫抖,即病患可能在端湯、灑鹽巴等雙手需抬起來動作時,因控制不住的手抖將湯或鹽灑出來;尤其頭部抖得厲害的患者,例如前後點頭或左右搖頭,9成是原發性顫抖症。目前已知原發性顫抖症可能是小腦退化所致,病程相對緩慢,雖讓患者困擾,但不算太嚴重且不會致命的疾病。
 
巴金森除了抖,有些患者寫字愈寫愈小、走路時單腳拖著走,或本來熟練的重複動作,例如切菜或數鈔票突然動作卡卡;還有患者老覺得肩膀痛,看了復健科、骨科,吃止痛藥、肌肉鬆弛劑都不見改善;也有患者手抬不起來以為是五十肩⋯⋯這些也可能是巴金森氏症引起的運動障礙導致肌肉緊縮,患者覺得肢體痠痛無力,可是一旦對症下藥,手抖、肩痛、腳痠就全消失了。
 
巴金森氏症與失智症、腦中風都是高齡者常見的腦病變,但巴金森氏症與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無關,有些巴金森患者單側手腳無力,初期常被誤以為是腦中風,只要經電腦斷層檢查即可判別是否為中風。完整內容請見 https://pse.is/3mnx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