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63期
出刊日:2023-01-15
糖尿病治療新紀元 新藥控糖、護心、顧腎又減重! 糖尿病是全球矚目的醫療問題,威脅全世界5億3千萬人的健康。糖尿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可能併發多重疾病,威脅生命,也造成醫療與長照資源極大的負擔,所幸近年來糖尿病藥物有革命性的進展,有效防範多種併發症,一舉突破治療瓶頸!
第63期
- 編輯筆記 / 掌握健康,主動出擊! 減少對藥物的倚賴
- 新聞NEWS一下 / 前中國國家主席白血病逝世 易與感冒混淆 當心4大關鍵症狀
- 新聞NEWS一下 / 沒事多喝水?過量可能會要命! 李小龍死因最新推測:水中毒
- 封面專題 / 糖尿病治療新紀元 新藥控糖、護心、顧腎又減重!
- 男性的長壽病--攝護腺肥大 如何檢查與治療?
- 白天想睡為哪樁? 當心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 乾眼症怎麼辦? 10大疑問一次解答
- 大腦病變 視網膜先知道! 早期診斷阿茲海默症有新進展
- 皮膚的蟲蟲危機! 蠕形螨蟲會引起哪些問題?
- 耳鳴為何反反覆覆難根治?
- 如何正確使用祛痰藥?
- 維生素D要不要補充?
- 下背痛知多少?
- 第三屆全健會X遠東SOGO宅料理競賽 鮮美魚湯凝聚家人健康幸福 獲首獎
- 楊智超醫師專欄 / 音樂天后自暴罹患罕見疾病! 「僵硬人症候群」是什麼?
- 消脂保肝專欄 /「糖尿病前期」即介入處理 改善血糖從減重開始
- 透視青光眼 / 青光眼患者的旅遊注意事項
第62期
出刊日:2022-10-15
存活率大幅改善 白血病邁向個人化精準醫療,把握治癒契機! 曾給人等同於不治之症印象的白血病,帶走了許多熟悉的名人身影。近年隨著醫學界深入探討白血病的基因突變,開發出許多標靶藥物,使得存活期大為延長,根治機率更勝以往。
第62期
- 編輯筆記 / 打破刻板印象 認識血癌的多重面貌
- 新聞NEWS一下 / 英國女王逝世全球哀悼 健康為何突惡化?眾說紛紜
- 新聞NEWS一下 / 知名藝人直腸癌復發轉移病逝 定期大腸癌篩檢保平安
- 存活率大幅改善 白血病邁向個人化精準醫療, 把握治癒契機!
- 為何新興傳染病接連不斷? 我們能做什麼準備?
- 咳嗽、腦霧、疲憊不堪⋯ 「長新冠」找上我了嗎?
- 低血糖別驚慌! 緊急處理及預防一次看
- 免開刀、無輻射 治療新利器—神波刀
- 新一代帶狀疱疹疫苗上市,我該打嗎?
- 下背痛好不了,我該手術嗎?
- 經常口乾舌燥?當心乾燥症上身!
- 家裡總是塞滿滿!囤積物品是病嗎?
- 一夜七次郎?惱人的夜尿暗藏健康危機
- 活得久也要活得健康!長壽者的飲食秘訣
- 楊智超醫師專欄 /感染新冠肺炎後持續不適⋯是神經學併發症還是身心症?
- 消脂保肝專欄 /易瘦體質的秘密找到了! 一針就能瘦成為可能
- 曾宇婷醫師專欄 / 「雙腸泌素」新藥 降血糖及減重效果更佳!
- 王清泓醫師專欄 / 喝咖啡增加罹患青光眼的機會?
第61期
出刊日:2022-07-15
血壓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心血管疾病在10大死因中就佔了3名,影響健康甚鉅!國人血壓標準有重大變革,除數值下修為130/80(收縮壓/舒張壓)外,還建議民眾在家量血壓,不要到診間量,才能準確掌握血壓值,防範高血壓及其引發的心血管疾病!
第61期
- 編輯筆記 / 疫情難「畢業」 尋求共存之道
- 新聞NEWS一下 / 副總統椎間盤突出致下背痛 手術後恢復良好
- 新聞NEWS一下 / 猴痘疫情擴大中! 國內已出現首例境外移入個案
- 高血壓新標準 防範心血管疾病 從正確量血壓做起!
- 與COVID-19共存! 有這些症狀是染疫了嗎? 老人小孩染疫怎麼辦?
- 心臟冠狀動脈鈣化不等於狹窄 人工智慧讓檢查更準確
- 洗腎外的另一選擇 腎臟移植的優缺點一次了解
- 電子煙、加熱菸危害較低?! 迷思解析
- 衛福部補助高危險群LDCT篩檢! 檢查發現肺結節怎麼辦?
- 「蟲蟲危機」引起的皮膚疾患 如何防範、處理?
- 肋骨骨折了! 如何復原與治療?
- 難治療的血癌有治癒希望! 以基因改造T細胞殲滅癌細胞
- 健康減重如何吃? 正確觀念釐清!
- 楊智超醫師專欄 / 好萊塢巨星因「失語症」宣布息影 為何會「有口難言」?
- 消脂保肝專欄 / 怎樣動,會更瘦? 不同運動對減重的效益
- 曾宇婷醫師專欄 / 別讓糖尿病走向洗腎! 應定期回診服藥、飲食控制、運動
- 王清泓醫師專欄 / 高眼壓症與青光眼的關係
第60期
出刊日:2022-04-15
增肌減脂大作戰!近來「增肌減脂」蔚為話題,「增肌」的用意在於增加肌力和肌耐力;體脂肪率過高則不利於心血管健康,也會增加罹患許多疾病的風險,因此增肌同時也要適度「減脂」,才能促進全身健康 !
第60期
- 編輯筆記 / 增肌減脂正當紅, 您跟上了嗎?
- 新聞NEWS一下 / 演藝圈名導心肌梗塞 了解7大危險因子及早預防
- 新聞NEWS一下 / 藝人腦出血手術後穩定 中風後半年內是重要復健時機
- 增肌減脂大作戰!
- 台灣一年個案數超過一萬五千多人! 頭頸癌,如何預防及治療?
- 要開刀了! 該做哪些準備減少出血風險?
- 器官移植大突破! 全球首例豬腎、豬心移植人體實驗初步成功
- 男人大敵—攝護腺癌的診斷與治療
- 遠離偏頭痛 如何用藥?日常生活要注意什麼?
- 可體松,體內的「電量」來源! 過多或缺少會怎樣?
- 防氣喘發作需妥善用藥 生物製劑可控制嚴重型氣喘
- 換人工關節 該做哪些評估?材質怎麼選?
- 有糖尿病該怎麼吃?
- 楊智超醫師專欄 / 頭痛不只醫頭!
- 粘醫師消脂保肝專欄 / 漫步養生 快步消脂
- 內分泌知識小棧 / 糖尿病友不只顧血糖, 還要防範高血壓!
- 王清泓醫師專欄 / 青光眼相關常見的迷思
第59期
出刊日:2022-01-15
入睡後,才能好好「洗腦」!愈來愈多研究證實,睡眠對身體及大腦健康影響甚鉅,最近的研究則更進一步觀察到,睡眠充足可以清洗掉大腦「毒素」,其中包括可能造成失智症的有毒物質。好好睡一覺,可能比你想像的還重要!
第59期
- 編輯筆記 / 好好睡覺, 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 新聞NEWS一下 / 「前駐泰代表李應元壺腹癌病逝 內視鏡檢查有機會早期發現
- 新聞NEWS一下 /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來襲 追加疫苗提升保護力
- 封面專題 / 入睡後,才能好好「洗腦」! 研究證實睡眠有助大腦「排毒」
- 封面專題 / 現代人失眠普遍 如何提升睡眠品質?
- 大愛捐腦助醫學突破 ——台灣腦庫計畫啟動!
- 零游離輻射 安全性高 磁振造影帶動醫學進展
- 為何能感覺到冷、熱、粗糙或平滑? 研究揭開皮膚感受之謎獲諾貝爾獎
- 168 斷食減肥,到底行不行?
- 低能量體外震波,舒緩男人的痛! 勃起功能障礙與慢性攝護腺炎之治療
- 皮膚出疹發癢, 是藥物過敏嗎?
- 紫外線照光治療 濕疹、搔癢不作怪
- 猝不及防! 哪些心臟疾患會有猝死危險?
- 重訓超夯,小心受傷!
- 粘醫師消脂保肝專欄 / 逆轉脂肪肝的 治療新進展
- 楊智超醫師專欄 / 沒燙到卻有灼熱刺痛感! 談「口腔灼熱綜合症」
- 王清泓醫師專欄 / 為什麼眼睛痛?
- 曾宇婷醫師專欄 / 小心! 「壞膽固醇」過多會讓血管硬化
- 全民健康基金會X遠東SOGO 第二屆網路宅料理競賽 「自煮防疫」可以美味又營養
第58期
出刊日:2021-10-15
威脅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中,儘管疫苗以史上最快的速度問世, 但病毒仍持續變種,躲過人們的追緝。疫情將如何落幕? 從過往人類與傳染病對戰的歷史,再參照如今的醫藥發展,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第58期
- 編輯筆記 / 從免疫系統、疫苗到藥物 全盤解析抗疫知識
- 新聞NEWS一下 / 「斯卡羅」演員查馬克淋巴癌病逝 享年42歲
- 新聞NEWS一下 / 資深演員龍劭華猝逝 醫師提醒糖尿病患應同時「護心」
- 世紀大疫未歇─ 掌握抗疫關鍵知識 迎來戰勝曙光-疫苗篇 回顧百年疫苗史 迎向新疫苗時代
- 藥物篇-更有效的抗新冠病毒藥物 如火如荼發展中
- 病毒篇-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新冠病毒突變解密
- 疫苗打右手臂比較好?打完針到底要不要揉? 打針6大疑問Q&A
- 眼前突現黑影或閃光… 小心視網膜裂孔、剝離!
- 「吞抹落…」 吞嚥困難怎麼辦?
- 肩膀一高一低… 脊椎側彎該如何「截彎取直」?
- 癌症轉移到腦部!怎麼辦?
- 疫情反反覆覆看不到終點… 「壓力山大」如何調適?
- 疫情警戒下, 如何找回流失的肌力?
- 粘醫師消脂保肝專欄 / 糖尿病新藥 越來越強大 減糖又甩油
- 王清泓醫師專欄 / 新冠病毒肆虐下 青光眼病人的照護
- 如何提高顛峰骨量, 減少老來骨鬆、骨折風險?
- 楊智超醫師專欄 / 頭暈或暈眩怎麼辦?
第57期
出刊日:2021-07-15
從2004年起,肺癌的死亡人數就超越傳統的國病──肝癌,已經連續十幾年都是奪走最多國人生命的癌症,每年約有9千多人死於肺癌;在癌症發生率上,肺癌也高居第二(僅次於大腸癌),肺癌已經被公認為新國病。
第57期
- 編輯筆記 / 勿忽視「新國病」的殺傷力
- 新聞NEWS一下 / 資深藝人長青因心臟疾病過世 享壽76歲
- 新聞NEWS一下 / 阿茲海默症進展 美核准20年來首款新藥 臺大醫院開發出新檢驗方法
- 肺癌篩檢=健康管理 揪出早期肺癌才能降低死亡率
- 眼角膜移植捐贈, 讓光明無限延續!
- 可能致命的血栓如何治療、防範?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進入標靶新時代 存活率大增
- 致命的主動脈剝離 如何搶救「爆血管」危機?
- 藥物加手術,力抗巴金森氏症!
- 有甲狀腺機能亢進不自知… 小心甲狀腺風暴!
- 腎臟水腫恐傷腎功能! 找出病因 解除排尿障礙
- 懷孕時,麻麻痛痛怎麼辦?
- 拉筋怎麼拉才好呢?
- 消脂保肝專欄 / 宅在家易變胖 別忘人「瘦」保險!
- 透視青光眼 / 如何讓你的青光眼就診 更有效率?
- 內分泌知識小棧 / 胰島素問世百年效果佳 降血糖同時需嚴防低血糖
- 楊智超醫師專欄 / 從電影「父親」 看失智症患者的照顧
- 活動繽紛 / 「自煮防疫」 全健會X遠東SOGO宅料理競賽開跑!
- 活動繽紛 / 從小扎根 停課不停學 《好健康小學堂》線上課程開跑!
第56期
出刊日:2021-04-15
為早日終結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夢魘,各國將希望寄託在史上最快問世的新冠疫苗之上,紛紛展開接種作業;台灣也透過COVAX(全球疫苗取得機制)取得一定配額,以及向國際藥廠、本土藥廠預購等,預計將可購買3000萬至4500萬劑疫苗供國人施打。掌握疫苗資訊,了解適合施打與否,無疑是現階段最重要的防疫課題。
第56期
- 編輯筆記 / 疫苗飛躍式進展 疫情終結現曙光
- 新聞 NEWS一下 / 蕭彤雯、洪一中切除肺結節 慶幸低劑量電腦斷層早期發現
- 新聞 NEWS一下 / 利用心臟死後捐贈之肺臟 臺大醫院完成首例雙側肺臟移植
- 封面專題 / 新冠疫苗上市!我該施打嗎? 疫苗疑問全解答
- 減重針,減肥新選擇? 健康減重仍是甩油不二法門!
- 移動式CT及MRI漸成趨勢! 可救治更多病人 帶動醫療發展
- 減少不必要的切片 揪出攝護腺癌有新利器!
- 腎臟有水泡,要緊嗎?
- 皮膚出現白色斑點,怎麼回事?
- 鎖骨骨折!要開刀嗎?
- 最惡性的腦瘤——神經膠質母細胞瘤 存活期已有進步
- 擺脫漏尿的尷尬! 女性尿失禁 多重治療「止漏」
- 小酌怡情,但如何避免酒精成癮?
- 萊豬恐慌?安心吃豬肉關鍵解答
- 楊智超醫師專欄 / 神經免疫疾病治療的新進展
- 三酸甘油酯會傷「心」! 糖尿病人如何妥善控制血脂異常?
- 透視青光眼 / 談青光眼患者的飲食
- 活動訊息 / 好心肝門診中心擴充樓層及診間 籲請各界熱烈愛心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