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47期
出刊日:2019-01-15
對許多癌症晚期病人而言,免療法已成為救命所繫,但高昂的藥費卻成為另一道難以跨越的障礙!健保署以討論要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納入健保給付,並人們都在引領期盼此一政策早日上路實施,以減輕負擔。
第47期
- 編輯筆記:新的一年,新的健康利多
- 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主動脈剝離病逝
- 嚴凱泰、安迪 食道癌病逝早期發現得靠上消化道內視鏡
- 免疫療法擬納健保關鍵問答了解抗癌新療法
- 「要插管嗎?」《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 可提早決定
- 一家4姊妹相繼罹患肺腺癌!肺腺癌有明確家族史 建議自費篩檢
- 咳嗽超過3週,我該擔心結核病嗎?
- 雷射近視手術疑慮多?問題一次釐清
- 突然看不見,眼睛中風了?
- 打麻醉藥、吃芝麻竟險死!過敏性休克是怎麼了?
- 生髮妙方哪裡找?
- 罹患重大疾病,如何調適心情?
- 腦瘤,多變又難纏!
- 瘦身成功?!原來是甲狀腺機能亢進
- 楊智超醫師神經有嘻哈專欄:牙齒痛到受不了?原來是三叉神經痛!
- 粘醫師消脂保肝專欄:不吃藥、不開刀的健康減重妙方!
- 降血糖、顧心臟還能減重糖尿病用藥選擇更多、效果更好!
- 別再久坐低頭了!遠離肩頸、腰背、膝蓋酸痛有撇步
- 遊戲、闖關、學知識 好健康小學堂開課囉!
第46期
出刊日:2018-10-15
如何遠離可能致命的肺炎?你一定聽過肺炎,但你可能不知道,它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中的前三名常客,肺炎對國人生命威脅可不小,尤其老年人及幼兒是肺炎重症高危險群,更需小心防範。
第46期
- 美、日癌症免疫療法先驅 同獲諾貝爾生醫獎
- 《櫻桃小丸子》作者 53歲乳癌病逝
- 如何遠離可能致命的肺炎?
- 血管瘤面面觀
-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開放上路 癌症治療多一種選擇
- 預知疾病、讓用藥更精準 次世代基因定序應用日益強大
- 壓力大到「滿水位」該怎麼辦? 鍛鍊腦力如同提升免疫力
- 新檢測方式 可加速診斷是否為心肌梗塞
- 血管支架,全身都能放!
- 活過一世紀不是夢! 如何活得健康又長壽?
- 小兒「鳥事」知多少?
- 病毒疣、雞眼,別傻傻分不清!
- 路遙知腦力──從走路看神經
- 全球掀起精準醫療熱潮 肝癌的角色在哪裡?
- 檢測血糖像刷條碼? 嗶一聲,血糖高低全都露!
- 瘦不下來是新陳代謝不好? 其實是基礎代謝率差!
- 維他命D不只保骨本,還能抗癌? 我該補充嗎?
第45期
出刊日:2018-07-15
子宮內膜癌發生率急速竄升,子宮癌症全解析!過去,很少人聽過子宮內膜癌,近10 年來,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持續增加,成為台灣婦女增加最快的癌症,發生率和發生人數均超越子宮頸癌。如何保護這個女性身體裡最柔軟、肩負孕育生命重任的器官?
第45期
- 孫越膽管結石發炎、急性肺阻塞 精彩公益人生謝幕
- 2017十大癌症死亡率排行 肺癌最致命 連續8年蟬聯第一
- 子宮內膜癌發生率急速竄升 子宮保衛戰!子宮癌症全解析
- 麻疹、百日咳、日本腦炎未絕跡 成人也需要補接種疫苗
- 頭痛老是一再發作? 也許你需要預防性治療!
- 突然暈倒了! 腦神經出問題了嗎?
- 小水泡也可能是大危機! 如何對抗帶狀疱疹、單純疱疹?
- 心臟的開關失靈了?! 談心臟瓣膜疾病
- 喘到心臟衰竭! 淺談肺動脈高壓
- 尿酸出現紅字!要治療嗎?
- 你「眼紅」了嗎? 結膜、角膜發炎怎麼辦?
- 四肢末端像被鐵鎚敲打… 法布瑞氏症患者難以言喻的痛
- 「脂糖肝」易得肝癌!
- 不只會腳麻! 糖尿病併發神經病變 全身都會受影響
- 指甲出現異狀怎麼了?
- 新版每日飲食指南8大重點 教您吃得更健康!
第44期
出刊日:2018-04-15
美國心臟學會於2017 年調整高血壓標準,當血壓超過130 ╱ 80 mmHg 即屬高血壓,應接受治療。台灣目前仍維持一般人140 ╱ 90 mmHg 才算高血壓,但有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糖尿病、腦中風服用抗凝血藥等4 大族群的血壓值建議控制在130 ╱ 80 mmHg 以下,以減少併發症。
第44期
- 英國物理學家霍金辭世 患漸凍人症達半世紀
- 名作家李敖腦瘤病逝 注意腦部危險警訊
- 高血壓標準趨嚴 如何避免 血壓「高人一等」?
- 晚期肺癌病人的生存戰! 標靶藥物不斷續命,要終身奮戰
- 超夯增生療法 肌肉關節疼痛退化,打一針就好?
- 發生率及死亡率均超越子宮頸癌!卵巢癌怎發現?怎治療?
- 近視一產生無法回頭 如何防範惡「視」力加劇?
- 當眼前「濛濛霧霧…」如何評估白內障最佳手術時機?
- 如何路跑不「傷心」?
- 破除青春痘迷思 耐心治療才能收效
- 智齒該拔嗎?
- 「睫毛」可保護靈魂之窗 最怕倒插刺眼傷視力
- 你「麻」煩上身了嗎?談周邊神經病變
- 肥胖是種傳染病?
- 血糖要達標 自我監測血糖不可少
- 高齡社會的陰影 ―失智症如何預防?
- 4種大型魚少吃為妙!怎樣吃魚最健康?
- 好心肝門診中心將擴充樓層及診間 籲請各界熱烈愛心襄助
第43期
出刊日:2018-01-15
乳癌是女性頭號敵人,對付這個每年最多女性罹患的癌症,最重要就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殲滅乳癌。 現在也有愈來愈多武器,可以打「持久戰」,讓晚期乳癌患者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與延長生命!
第43期
- 一代詩人余光中 急性腦中風併發肺炎過世
- 勞動部長林美珠罹乳癌 「已開刀治療」不影響政務
- 從殲滅戰到持久戰 標靶藥物推陳出新 戰勝乳癌不是夢!
- 睡不好、精神差、鼾聲如雷… 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作祟!
- 熬夜為什麼對健康不好? 諾貝爾獎得主研究破解生物時鐘秘密
- 預立醫療決定 讓善終之路無憾
- 先天不良,後天可補! 基因編輯終結遺傳疾病現曙光
- 心律不整,「燒」一下就好?談心律不整及治療
- 打通心血管利器! 心臟支架怎麼選?
- 選對雷射除對斑,才有好臉色!
- 搶救破囉嗓!聲帶結節及息肉的治療
- 一次搞懂感冒、流感、類流感
- 吃大便,學問大
- 進食時間不正常 血糖易飆高
- 肌肉為什麼會跳動?
- 巧克力與健康
- 強化肌力 高齡仍能有健康體態
- 做了高價健檢 為何沒有檢出肝癌?
第42期
出刊日:2017-10-15
近年來癌症精準醫療儼然成為「顯學」,在基因檢測及標靶藥物研發下,癌症治療得以愈來愈具專一性;而免疫療法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後,CAR-T細胞療法也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上市。抗癌武器愈來愈多,病患生命得以延長,不過在看似樂觀的發展中,仍有許多亟待突破之處。
第42期
- 資深藝人黃仲崑手抖20年 原來是「原發性震顫」作怪
- 新減重藥在台上市 作用於中樞神經 抑制食慾
- 迎向癌症精準醫療時代 - 癌症治療量身打造 先基因檢測後投藥
- CAR-T細胞免疫療法的新進展
- 國人癌症死亡率最高! 肺腺癌的治療趨勢及未解難題
- 抗癌經驗分享 - 第四期肺腺癌病友楊淇媗:抗癌也可以很美麗!
- 如何正確看待生酮飲食? 糖尿病患可採用嗎?
- 3D列印強化手術精準度 未來製造器官不是夢
- 人類肢體斷了,有可能再生嗎?
- 膽固醇居高不下怎麼辦?
- 性功能低下,內分泌出問題了?
- 善待「足下」 別讓拇趾外翻影響步行!
- 女性下腹痛,小心骨盆腔發炎!
- 限果糖9日,神速消脂保肝
- 運動多一點、血糖低一點!
- 陰道異常出血,怎麼回事?
- 關節脫臼了!回得去嗎?
- 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儀(OCT)超高解析度 眼科檢查利器
第41期
出刊日:2017-07-15
據統計,國內目前腎臟功能受損患者約270 多萬人,其中,光是接受透析治療(俗稱洗腎)的末期腎臟病患者就超過8 萬人!腎臟病往往來得無聲無息,每個人都應該提升對腎臟病的正確認知,加強自我照護能力,避免走上洗腎一途!
第41期
- 丁松筠神父心臟病驟逝 心肌梗塞預防勝於治療
- 豬哥亮不敵大腸癌 70載人生謝幕
- 腎臟壞了可能無聲無息 護腎秘訣 你一定要知道!
- 不用鋸頭骨、翻開頭皮…腦部內視鏡微創手術新發展
- 麻醉風險大嗎?如何避免?
- 夏日好發皮膚病 濕疹、黴菌感染大不同!
- 膽固醇的新發現!
- 男人的「蛋蛋」憂傷… 談睪丸疾病
- 一次釐清兒童換牙前後問題!
- 美食美人令人昏 餐後嗜睡有秘辛
- 血糖代謝與腎臟相關 解尿排糖 控制血糖新選擇
- 受傷流血了 該消毒?要包紮?怎麼處理才正確?
- 《Science》期刊最新研究:細菌也有Prion蛋白 狂牛症威脅仍在
- 心血管檢查 讓您更安「心」
- 燒焦聞不到…嗅覺比你想像的還重要!
- 破解糖尿病人 飲食常見迷思
第40期
出刊日:2017-04-15
肩頸或腰酸背痛,乍看是不會要人命的小問題,但不論是急性發作或是衍生成慢性疼痛疾病時,都會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肩頸腰背酸痛的成因很複雜,找到病因才能對症下藥。
第40期
- 「小王爺」陳麗麗腦溢血猝逝 中風的預防勝於治療
- 前台北市議員陳玉梅乳癌病逝 國內乳癌有年輕化趨勢
- 揪出病因 終結肩頸及腰背酸痛!
- 聽到化療就害怕?化學治療的新趨勢
- 甲狀腺癌專找女人麻煩?!
- 「香、檳、酒」不節制 口腔癌傷身奪命損顏值!
- 檢查發現肺結節!良性或惡性?
- 視野缺損、大量閃光、有飛蚊… 當心視網膜剝離奪走視力!
- 電視越開越大聲? 當心聽力減退中!
- 治療病態肥胖有新法—無傷口縮胃術
- 糖尿病患注意!7成患者同時有脂肪肝 心血管疾病也易上身
- 別再「跌跌」不休 保命防「跌」有撇步!
- 牙痛突然來襲,到底怎麼了?
- 了解婦科超音波 檢查不尷尬
- 靈活運動的關鍵:肌腱與韌帶
- 提神、抗疲勞 一瓶維他命B群全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