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36期

出刊日:2016-04-15

返回上一層

別把黑色素細胞癌當黑痣!

黑色素細胞癌是皮膚癌中最惡性的一種,有時易與良性的痣搞混,身上若有可疑的痣、斑點或傷口,應密切觀察、求診皮膚科。
 
諮詢╱陳昭旭(臺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撰稿╱丁彥伶
 
70多歲的老先生被家人逼著來看診,他腳底有個傷口,腳後跟從表皮黑透到快看到肉,一看就知道不是好現象,他還是堅持這個傷口是「最近」不小心踩到硬物受傷的,但醫師一看就知道絕對不是最近的事,果然切片證實是黑色素細胞癌,而且已經轉移……
 
黑色素細胞是表皮底層一種會產生黑色素的細胞,在黏膜、眼球等部位也有黑色素細胞,影響著我們的膚色和眼睛顏色。
 

皮膚癌為黑色素細胞惡性分化

黑色素細胞跟一般細胞一樣,有良性分化,也可能惡性分化,「痣」就是黑色素細胞良性分化的良性瘤;而產生惡性分化的有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和黑色素細胞癌,上述3種統稱皮膚癌。好萊塢知名男星休傑克曼(Hugh Jackman)就傳出罹患皮膚癌中的基底細胞癌,因不斷復發,還在與癌細胞奮戰。
 
基底細胞癌也是國人最常見的皮膚癌。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民國101年統計數據,皮膚癌居國人十大癌症第8名,一年有3274人罹患,其中基底細胞癌最常見,大約佔45?50%;其次是鱗狀細胞癌,約佔27%。鱗狀細胞癌和基底細胞癌通常侵襲性較低,早期發現治癒率高;而黑色素細胞癌不僅侵襲性高,也不只發生在表皮,有些病例發生在腸道黏膜,有些發生在女性陰道黏膜,或眼睛、耳鼻喉等器官。台灣一年約有200多例黑色素細胞癌病患,有些並非由皮膚科發現。
 

國人黑色素細胞癌 多半與基因變異有關

通常黑色素細胞癌主要是來自於過度曝曬引起細胞變性,白種人因為缺乏黑色素的保護、又喜歡曬出褐色肌膚,而容易曬傷,所以白種人較容易罹患黑色素細胞癌;而黃種人有黑色素的保護,所以發生率低很多,加上在台灣黑色素細胞癌好發部位是腳底、指甲下、手掌等,都不是常曝曬的部位,而且對黃種人來說,曬黑可以擋住紫外線對黑色素細胞的傷害,所以很難建議國人以防曬來預防黑色素細胞癌,但是一定要避免曬傷。
 
在國人來說,黑色素細胞癌的致病原因和基因的變異比較有關,因此如果家族有人罹患黑色素細胞癌的話,家族成員最好注意身上的變化。
 

腳底有奇怪色素斑或傷口需注意

黑色素細胞癌的侵襲性比一般癌細胞兇猛,但發現通常已晚期的原因,多半還是太晚就醫。其實近年隨著民眾警覺性提高,已經有不少患者是在第一期甚至是原位癌時就發現,預後都很不錯。
 
台灣的黑色素細胞癌以肢端型發作最多,約5成是在腳底,臺大醫院收治的病例更有多達6、7成的病灶在腳底。由於平常大家很少注意腳底,而腳底本來就比較容易受傷或有破皮、灰指甲等問題,導致部份患者拖到很晚期才就醫。
 
黑色素細胞癌有很多型,一般從原位癌發展到侵襲癌通常要2年以上,有些甚至可停留在原位癌達10年以上,所以只要仔細觀察,在黑色素細胞癌早期階段進行切除,治癒的機率也很高。
 
所以建議平常定期自我檢查腳底,若看到腳底有奇怪的色素斑或傷口,都要注意,尤其是長期不癒合的傷口,即使看起來不黑也要小心,因為有些黑色素細胞癌早期色素就不深,擴散後更可能看不出顏色,有疑問可以先至皮膚科檢查,檢查若無異狀,只要持續觀察。
 

黑痣要切除嗎?

大部分的痣都不一定急著切除,建議藉由經常觀察,提早發現病變。自己沒有把握的痣,就請皮膚科醫師檢查一下。如果是腳底、背上或是頭皮裡的痣,因為平常較難留意,可以選擇切除。
 
此外,有些人比較緊張,看到腳底或手掌有痣,或指甲裡有黑點、指甲有黑色線狀,就急著要求切片檢查,其實切片時有可能傷到甲母,使指甲變形。實際上約有3到5成的人指甲本來就可能出現線狀,而指甲內出現黑點者,多數是受傷的瘀血塊,所以建議先觀察,如果黑點是血塊,一段時間就會慢慢往外推出去,而指甲的黑線狀若無變化,也不必過度擔心。
 

可拍照記錄痣的變化

若身上有需觀察的痣或病灶,現在智慧型手機很方便,建議可以經常拍照做記錄,把不同時間點拍的照片提供醫師參考比對,很容易分辨出病灶有無惡化的可能。
 
此外,防曬、避免曬傷也很重要,也可以同時預防鱗狀細胞癌和基底細胞癌。
 

黑色素細胞癌治療 手術切除為主

黑色素細胞癌主要的治療是手術切除,預後好壞,主要是看病灶深度和有沒有轉移,所以切除病灶時通常會檢測「前哨淋巴結」,如果前哨淋巴結沒有轉移現象,治癒率還是很高,但是一旦癌細胞擴散,預後就很差。有人形容,黑色素細胞癌像是不受控制的惡棍,在這裡造成病變後,很快又侵犯其他部位,而且它的化學治療效果很差,放射治療的效果也有限。
 
在切片確診後,會安排腫瘤的廣泛性切除手術,如果病灶吃得比較深,可能要往外多切2公分,如果吃得比較淺,則會多切1公分。手術前會先施打同位素,以便手術時也採檢前哨淋巴結做切片檢查,若前哨淋巴結沒有轉移現象,可能仍是第一或第二期,若已經有轉移,就可能是第三期後,即使病灶全部切除乾淨,也可能有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其他淋巴結,就要進行根除性淋巴結廓清術。如果後續仍有其他部位轉移,就屬於第四期,可能需要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
 

有BRAF基因突變可採標靶藥物治療

無法完全切除乾淨的第三期及第四期黑色素細胞癌,患者患者往往僅能存活數個月,致死率相當高。亞洲人常見的肢端黑色素細胞癌,約每6人就有1人有BRAF基因突變,可改採口服抗BRAF基因標靶藥,延長存活期。但使用該藥前,需確認患者為基因突變陽性。目前健保已經有給付。
 

免疫療法可治療黑色素細胞癌

黑色素細胞癌若轉移,會侵犯全身各處,近年來已有免疫療法新藥上市,是靠提高自體免疫機能來對抗黑色素細胞癌,被視為治療的希望。
 
前幾年黑色素細胞癌的免疫療法以毒性T淋巴細胞蛋白4抑制劑為主(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CTLA-4抗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研究發現注射CTLA-4抗體,將淋巴球表面的CTLA-4阻斷,活化細胞毒性T細胞,來殺死腫瘤細胞,可使腫瘤體積縮小。目前健保已經有給付。
 
去年3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又核准使用PD-1抑制劑治療。PD-1受體能啟動避免免疫系統攻擊細胞的機制,以防免疫系統攻擊正常細胞,然而,癌細胞也利用這個機制,來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若能抑制 PD-1的作用,就能激發免疫系統清除癌細胞。
 
在治療上,也有將兩種不同作用的免疫治療同時使用,副作用發生率很高,但期待可以降低劑量,並增加治療效果。不過免疫治療目前仍需自費,一年大約需要數百萬元。
 

判別好痣壞痣的ABCDE原則

其實多數的黑色素細胞癌並非由痣病變而成,但民眾可能會把黑色素細胞癌誤認為痣,或把老人斑當成黑色素細胞癌,所以有些判別依據可辨識到底是病變還是痣:
A:對稱性(Asymmetry)
這是指痣的上下左右對不對稱,黑色素細胞癌往外生長侵犯的速度快,所以常常可看到某些部位往外侵犯得比較快,造成外觀不對稱。
B:痣的邊緣(Border)
如果是痣,邊緣通常比較圓滑,若是皮膚病變,則往往會有邊緣呈鋸齒狀,或是缺角、突起,或是沒有明顯邊界等外觀。
C:顏色均勻(Color)
正常的痣通常顏色均勻,如果痣看起來有不對稱的多種顏色,或是顏色深淺不一,均要留意。
D:直徑大小(Diameter)
愈大的痣或斑點愈容易有病變的可能,所以若直徑大於6公釐以上,或是持續變大的要注意。
E:快速隆起或起變化(Elevation或Evolvement)
正常的痣會均勻地往四面八方長大,一般到3、5公釐大小左右就停止生長,如果痣快速隆起或是快速擴大,而且邊緣不均勻,就可能有問題。
 
 

健康Q&A

Q、哥哥因黑色素細胞癌而辭世,我們一家人跟哥哥一樣天生皮膚白,也會得黑色素細胞癌嗎?
A、不只是皮膚白的人需要注意,只要家族中有人罹患黑色素細胞癌時,家人都需要留意觀察身上的異狀,所以不管皮膚白或黑,有家族史都應該留意。
 
Q、有痣快點掉,就不會得黑色素細胞癌嗎?
A、不是。痣的顏色通常是上層痣細胞產生黑色素的累積,用雷射點痣或除斑,只是除去比較上層有顏色的痣細胞,無法預防黑色素細胞癌。此外,要治療有問題的痣需要手術「切除」,而切除的範圍要比痣更寬,才能切乾淨不再復發。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