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期
出刊日:2016-01-15
返回上一層金馬影帝柯俊雄肺癌病逝 低劑量電腦斷層可早期發現肺癌
知名影星、曾榮獲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柯俊雄於2015年12月6日因肺癌病逝,享年70歲。媒體報導,柯俊雄於2013年發現罹患肺癌末期,曾接受化療,病情時好時壞,去年10月27日曾公開露面參加國家電影中心電影修復活動,不久後就傳出他住進加護病房,最終惜未能度過難關。
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一名,每年有超過一萬個新病例,超過9千人死於肺癌。肺癌死亡率之所以居高不下,就是因為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病例都太晚發現,若要早期發現,只有靠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而唯有早期發現,根治機率才大。
肺癌可分第1期到第4期。腫瘤小於或等於3公分,且沒有淋巴結或遠處轉移等,就是第一期,這種情形有90%的患者可以根治。
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是目前醫界認為較能有效早期篩檢出肺癌的方法。不需注射顯影劑即可進行,輻射劑量較低,最小可看到0.2至0.3公分的腫瘤;而胸部X光檢查只能看出1公分以上的腫瘤,且X光有死角,有3成肺癌無法發現。肺癌的危險因子包括抽菸、空氣污染(尤其是近來備受注意的細懸浮微粒PM2.5,被懷疑是導致肺癌的「嫌疑犯」之一)、油煙、石綿等。
有肺癌危險因子的曝露,就可以說是高危險群,這些人可以考慮從40歲開始就做低劑量電腦斷層,一年做一次;若非高危險群,可以從45歲以上開始做篩檢,若無異常,2至3年做一次即可。若之前就有癌症病史,則建議每年做一次,因為肺部是全身血液回流到心臟的前一站,所以癌症的肺轉移很常見,若能定期篩檢,也能及早介入治療。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
- 美前總統卡特使用免疫療法 腦部癌細胞消失
-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全球第一 少吃肉、多蔬果「腸」保安康!
- 全面防範腦中風來襲!
- 解析鉛水管 與鉛的健康危害
- 拉皮, 拉回流逝的青春!
- 冷壓蔬果汁真的那麼好嗎?
- 當膝關節成了「中古車」… 該換人工膝關節嗎?
- 別再誤會針眼會傳染! 長了針眼怎麼辦?
- 尿裡有泡泡! 腎臟出問題了嗎?
- 兩百萬新藥治C肝,為何肝指數反而升高?
- 節能減油好健康!
- 別亂吃醋
- 懷孕了! 產檢項目多,該如何選擇?
- 老人走路速度慢、體力差、虛弱…別視為理所當然! 如何預防肌少症?
- 掌握血糖密碼, 糖尿病免煩惱!
- 過敏原檢測 迷思一次釐清!
- 膀胱—人體的「蓄水庫」
- 好「甲」在,結節嘸免驚! 國內首次免費甲狀腺超音波檢查 守護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