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台灣慢性腎臟病特別高 原來是這個原因!

返回上一層

一、糖尿病:血糖的控制對腎功能來說至關重要。糖尿病基本上是血管病變,腎臟是血管極為豐富的器官,像腎絲球裡面構造主要就是微血管,糖尿病人約三成到四成,一段時間後會有尿蛋白出現,代表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一旦尿蛋白開始出現明顯增加也代表腎臟功能會開始衰退,就意謂糖尿病腎病變的持續進行,常常高血壓也跟著產生或不好控制,連帶會更加速腎功能惡化;所以糖尿病人每年都應該檢測或定量尿蛋白與腎功能。

二、高血壓:至於高血壓為何會傷害腎臟?也是一樣。高血壓久了,會造成腎臟內的小動脈與腎絲球內微血管收縮、硬化,增加腎絲球過濾率與造成尿蛋白而傷害腎臟。有些病人在腎功能衰退時,因鹽分、水分無法完全排出造成血壓就會高起來,這時候如果還沒有好好控制血壓,就會形成滾雪球的效應,使腎功能急劇惡化。

三、腎絲球腎炎:另外有少數不到一成則是腎絲球腎炎引起,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也就是身體產生一些免疫複合體(抗原跟抗體的複合體),卡在腎絲球裡造成腎絲球的發炎。這種抗體往往是因為自體免疫失衡或身體因遭受細菌、病毒感染或某些寄生蟲之侵犯而產生抗體,這些抗體或形成血行性之免疫複合物,或抗體本身卡在腎絲球內而誘發免疫反應與發炎而攻擊自己的腎臟,即所謂的腎絲球腎炎。

四、藥物傷害:另外藥物之不當使用,尤其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也是腎功能受損的一大原因,尤其是年紀大、糖尿病、高血壓、腎功能失常之病人更容易發生。在台灣,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的取得太過容易,到處都可以買到,關節疼痛的人想要強效止痛藥,也可以很容易取得。

另外還有一些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和地下電台販賣的藥品,沒有經過檢驗,常可能含有止痛藥或其他傷腎的成分如馬兜鈴酸。

這些藥物傷害造成的腎衰竭而洗腎,是造成台灣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的重要原因。

目前醫師在健保系統中開立止痛藥時,系統會顯示提醒要追蹤,或是針對腎功能不佳的病人,健保系統會跳出提示,請醫師審慎評估止痛藥的使用,就是希望讓止痛藥的使用更加謹慎,避免傷害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