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汙危機!PM2.5直接跑進肺部與心血管!|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空氣汙染列為主要環境致癌物,引發肺癌的風險甚至比二手菸更為嚴重;台灣肺腺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甚至有超過7成的女性肺癌患者沒有抽菸卻仍罹肺癌,醫界推斷,其中應與空氣中的PM2.5濃度過高有密切相關。
每天空氣中都存有許多汙染物,其中飄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就是所謂的懸浮微粒(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簡稱PM。這些懸浮微粒有大有小,粒徑小於2.5微米的就是細懸浮微粒PM2.5,尺寸約是頭髮直徑的1/28,可長驅直入進入氣管支氣管,甚至穿過肺泡進入血管中,且會隨著血液流竄,對健康的影響大。
PM2.5的來源有一部分是直接從自然界所產生,包括火山爆發、地殼岩石風化、或者是馬路上的塵灰堆積、海鹽懸浮粒及森林火災等;另一部分則是由人類行為所製造,包括原生性微粒如火力發電廠、石化工廠、一般工廠燃燒所產生的重金屬、戴奧辛、多環芳香烴,甚至是道路上的柴油車、汽機車產生燃燒不完全的黑煙等;此外,二手菸、燒香、燒紙錢、燒垃圾、放鞭炮等也會產生PM2.5。
另一種會由人類行為製造的衍生性微粒,則與日光照射有密切關係,包括從工廠、汽機車排放的氮氧化物,以及石化工業所排放的硫氧化物、有機碳化物等PM2.5的前驅物,在太陽照射下,會產生硫酸鹽、硝酸鹽、銨鹽、有機碳等,也都是導致細懸浮微粒的兇手。
PM2.5不僅會進入肺泡引發細支氣管炎,且會經由血液及淋巴進入體內循環系統,影響心血管功能。醫界研究證實,PM2.5會令有呼吸道、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及孩童、老年人等,短期內增加呼吸道症狀及心肌梗塞的機率,且可能導致氣喘發作,危及生命;長期來看,更可能對所有人都造成危害。世界衛生組織研究,PM2.5會導致人類平均壽命減少8.6個月,且會增加肺癌致病風險、提高肺癌發生率與致死率。
PM2.5也會影響居住環境安全,好比說,降低道路的能見度而影響飛安及行車安全。若是PM2.5中的黑炭懸浮,則因會在大氣中吸收陽光,使大氣溫度上升,這是促使地球暖化的重要因子;此外還會破壞臭氧層,對人類健康及生態造成無法控制的傷害。
諮詢∕李麗娜(臺大醫院檢驗醫學部及內科部胸腔科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檢驗醫學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