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期
出刊日:2021-07-15
返回上一層內分泌知識小棧 / 胰島素問世百年效果佳 降血糖同時需嚴防低血糖
今(2021)年是胰島素發明的100週年,糖尿病的治療在這100年間有大幅的進步,許多的口服降血糖藥物以及非胰島素之注射藥物,如類升糖素胜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受體促效劑的相關研究蓬勃發展,然而胰島素仍然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藥物,無法全然取代。
撰稿/曾宇婷醫師(好心肝門診中心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專任主治醫師)
當然,隨著醫藥科技進步,從最古老的動物性胰島素到最新的合成胰島素類似物,已大幅改善了注射胰島素的不適、副作用,且提升注射的便利性,希望能更貼近人體對進食後血糖波動引發自體胰臟胰島素分泌的方式,最重要之目的是希望控制血糖並減少「低血糖」的發生。
嚴重低血糖會昏迷
一旦發生低血糖,輕則產生不舒服的症狀,嚴重者會引發昏迷,甚至可能致死,實在是不能輕忽。正常生理狀況下,當血糖降至70mg/dl左右,體內胰島素分泌會減少,同時刺激胰臟分泌昇糖素(Glucagon)促使肝醣分解產生葡萄糖以提升血糖,但若是使用胰島素注射或是口服降糖藥:胰島素分泌促進物(insulin secretagogues),血糖仍然會持續降低,接著就會誘發交感神經反應,產生飢餓感、心悸、手抖、冒冷汗等警訊症狀,此時應盡快攝取含糖食物提升血糖。由於葡萄糖乃是大腦及心臟運作的能量來源,若低血糖持續未被矯正,就會造成「嚴重低血糖」,導致意識不清、昏迷、心律不整的危險狀況,此時已無法進食,必須儘快給予靜脈注射葡萄糖液。
高風險族群要注意
易發生低血糖的高風險群包括注射胰島素者、使用促胰島素分泌藥物者(含Sulfonylurea/glinide成分藥物)、年長及本身虛弱、肝腎功能不佳者,還有糖化血色素已嚴格控制在7%以下的人。會出現低血糖症狀的血糖值並不是絕對,若是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的人,可能在血糖值高於70mg/dl時就有症狀;反之,若頻繁發生低血糖的人會漸漸失去低血糖的警訊症狀,稱之為「低血糖不自覺」,增加發生「嚴重低血糖」的風險,一旦血糖低至50mg/dl以下,可能會直接失去意識。
反覆低血糖恐影響認知功能
輕微低血糖的症狀雖然短暫且能盡快被矯正,但是研究發現低血糖對健康是有害的,首先低血糖會影響到開車及工作的安全及專注力,生活品質及經濟狀況會受損,病患心理上對低血糖的恐懼會造成不敢出遠門、社交生活受阻,甚至不願繼續糖尿病治療。其次,低血糖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後遺症,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引起發炎反應及凝血異常,長期下來可能增加糖尿病相關血管併發症風險;此外,反覆低血糖也會使認知功能受損,增加失智症風險。
低血糖是所有糖尿病醫師最不樂見的,一旦發生一次低血糖,就應暫時放鬆血糖控制,務必要告知醫師做藥物劑量的調整。預防低血糖應該定時進食,若有運動也應該先進食適量含糖食物。若有疑似低血糖的症狀,應立即測指尖血糖,或是直接口服方糖、含糖飲料並觀察症狀是否改善,後續應持續監測血糖值一至兩天。其實糖化血色素並不是控制越低越好,而是在不發生低血糖之下,設定個人化的血糖標準,才是理想狀態!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
- 編輯筆記 / 勿忽視「新國病」的殺傷力
- 新聞NEWS一下 / 資深藝人長青因心臟疾病過世 享壽76歲
- 新聞NEWS一下 / 阿茲海默症進展 美核准20年來首款新藥 臺大醫院開發出新檢驗方法
- 肺癌篩檢=健康管理 揪出早期肺癌才能降低死亡率
- 眼角膜移植捐贈, 讓光明無限延續!
- 可能致命的血栓如何治療、防範?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進入標靶新時代 存活率大增
- 致命的主動脈剝離 如何搶救「爆血管」危機?
- 藥物加手術,力抗巴金森氏症!
- 有甲狀腺機能亢進不自知… 小心甲狀腺風暴!
- 腎臟水腫恐傷腎功能! 找出病因 解除排尿障礙
- 懷孕時,麻麻痛痛怎麼辦?
- 拉筋怎麼拉才好呢?
- 消脂保肝專欄 / 宅在家易變胖 別忘人「瘦」保險!
- 透視青光眼 / 如何讓你的青光眼就診 更有效率?
- 楊智超醫師專欄 / 從電影「父親」 看失智症患者的照顧
- 活動繽紛 / 「自煮防疫」 全健會X遠東SOGO宅料理競賽開跑!
- 活動繽紛 / 從小扎根 停課不停學 《好健康小學堂》線上課程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