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47期

出刊日:2019-01-15

返回上一層

楊智超醫師神經有嘻哈專欄:牙齒痛到受不了?原來是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出現在臉上的陣發性疼痛,由於這種疼痛相當厲害,有些患者因而茶飯不思,也有些患者誤以為是牙痛,做了一大堆牙科治療,卻仍不見改善,改到神經科求診才發現病因。
 
撰稿/楊智超醫師(好心肝門診中心神經內科特聘主治醫師、前臺大醫院神經肌病科主任)
 
三叉神經痛的名稱由來,就是因為它出現在臉上三叉神經所分布的區域內。三叉神經是我們頭部的大神經之一,之所以叫「三叉」,就是因為它有三條大的分支,這三條分支從上而下,分別為眼神經支、上顎神經支、下顎神經支,約略分布在前額、面頰及下巴。這幾條分支將其所管轄範圍內的各種感覺傳導至我們的大腦。我們口腔內的感覺也是由三叉神經來傳導,所以 拔牙時,牙醫師所麻醉的就是三叉神經末梢的分支。
 

 

像刀割又像針刺般劇痛

三叉神經痛經常發生在其下兩個分支所分布的區域內,出現在第一分支(眼神經支)區域內的比例比較少。有些患者只出現在某一分支,也有患者在二個分支都出現。通常患者會描述在他們的面頰、下顎或口腔內出現一種像針刺、像刀割、像被電到的劇烈疼痛,通常它一次痛個幾秒鐘,但是會反覆出現。每次發作的時間也因人而異,它可以持續個數天或數星期,然後數個月或數年不出現。
 
三叉神經痛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就是可以在某些情況下被誘導出來,例如碰觸到臉上的皮膚、吃東西、打哈欠、刷牙、臉吹到冷風等。由於這種痛十分難受,有些患者在發作時因而不敢洗臉、刮鬍子、上妝,甚至不願意吃東西。
 

神經根部被血管壓迫造成

至於引起三叉神經痛的原因,根據統計最多是因為三叉神經的根部被彎曲的血管壓迫所引起的。我們的腦幹附近有許多條重要的血管,這些血管因為個人的差異或是隨著年歲的增長,可能變得較為扭曲,甚至彎成環狀,有時候就把在附近的三叉神經給壓著了。
 
其它會引起三叉神經痛的原因還很多,包括腫瘤、血管畸型、動脈瘤及多發性硬化症等。我們可以借助較精密的影像檢查找出原因,可是仍有許多病患無法用影像檢查看到確實的病因。
 
三叉神經痛主要發生在下顎神經支和上顎神經支,有時可能和牙痛混淆,兩者症狀上有些差異,比如牙痛是持續性疼痛,分布範圍侷限在特定位置,多半是咬東西等口腔內動作才會誘發疼痛;三叉神經痛較會快速一下一下的電擊痛,但脹痛或持續痛仍可能發生。然而有時光靠症狀仍難以判斷,建議可請牙醫師排除牙齒問題,再轉到神經科。
 

使用抗癲癇藥物治療 需注意副作用

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可以說是在一些抗癲癇藥物被發展出來後,才談得上是真正的突破。這些藥物使許多病患的症狀得到緩解。但是這些藥物有許多要注意的事項,所以最好在神經科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最有效的藥物是抗癲癇用藥卡巴氮平(carbama-zepine)或是奧可西平(oxcarbazepine),不過卡巴氮平在有些人身上可能引起嚴重的皮膚過敏,稱為史蒂文生強生症候群,少數人會引起肝毒性以及血球數目減少,因此使用前要先做基因檢測,若帶有藥物過敏基因「HLA-B 1502」,就不建議使用,也必須定期做肝功能檢測以及血液檢查。奧可西平引起史蒂文生強生症候群的個案數遠低於卡巴氮平。其它的抗癲癇藥療效較差,另外也有一些別的藥物來輔助治療。
 
典型的三叉神經痛因為是被小血管壓迫導致,因此無法預防,但症狀會起起伏伏。臨床上建議以藥物控制為主,至於那些對藥物反應不佳的病患則可以考慮阻斷三叉神經及減壓手術等。這些手術的利弊得失,則必須要與神經外科醫師討論才能有正確的了解。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