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期
出刊日:2019-10-15
返回上一層透視檢查/檢查發現白血球數值異常,怎麼辦?
諮詢╱陳耀昌(好心肝門診中心特聘血液腫瘤科教授、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
撰稿╱楊雅馨
撰稿╱楊雅馨
「醫師,我的健康檢查報告白血球出現了紅字,這是否代表免疫力出了問題?可是,我又沒有任何不舒服,還需要再做進一步檢查嗎?」
多數人都有白血球與人體免疫力有關的概念,一旦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數值異常,不管過低或過高時,都不免會擔心,是否身體出了狀況?難不成是令人害怕的白血病?!白血球數值異常到底代表了什麼含意?
白血球有5種
首先要了解,所有的血球,包括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都是由骨髓的造血幹細胞所製造。白血球在人體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是免疫系統的中心,能擊退入侵的細菌,少了它,生命就會有危險。
白血球除了在血液裡,還存在全身的組織、淋巴結、脾臟中。又細分為5種,分別是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s)、嗜酸性白血球(eosinophils)、嗜鹼性白血球(basophils)、單核球(monocytes)及淋巴球(lymphocytes)。
嗜中性白血球具備將入侵的細菌吞噬並殺死的作用,是數量最多的白血球。嗜酸性白血球一樣是有吞噬的作用,數量較少,通常遇到過敏或寄生蟲感染時才會增殖;而嗜鹼性白血球主要與過敏反應有關,數量更少只佔1%;淋巴球則是負責身體的免疫功能;單核球會分化成巨噬細胞,負責清除外來物。
一次數值異常不代表罹病
需再三確認
一般健檢通常都會包含血液常規檢驗(complete blood count, 簡稱CBC),算是很基本的項目,自費也差不多在100元上下。不過,此一檢查的數據解讀要很小心。
要強調的是,當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數值異常,不見得就是罹患了某些疾病。因為,白血球的正常值嚴格來說是因人而異,各醫院訂定的參考值也有些許不同。一般來說,白血球正常參考值約4000~10000/uL,代表大多數健康者的檢驗結果落在這個區間,但並非超出此範圍就一定有問題。
白血球數值還要跟自己以前的檢驗數值比較,不同醫療院所標準值也不完全相同,所以,當白血球只在一次檢驗中出現紅字,先不用太過於驚慌,應尋求血液科醫師複診。若有過去的檢驗報告可於複診時提供給醫師參考,因為一次的檢驗結果不見得能代表什麼,通常會建議「再次,甚至再三」的檢驗,並了解抽血當時的身體狀況。若抽血當天有發燒,則應等燒退了一週後再來檢驗。
上述4000~10000 /uL僅是參考值,而這個數值是5種白血球的總合,因此在看白血球數字時,醫師還會同時留意中性球、淋巴球等數值,因為互有關聯。其中,「嗜中性白血球」往往可作為評估抵抗力及感染風險的指標,數量太少的話,感染風險就會增加。
數值過高或過低 各有數種可能原因
若複檢後,數值還是異常,醫師會進一步分析可能的原因。若高於參考值,代表有「誘因」讓白血球增加,例如細菌感染、慢性發炎、燒燙傷等。另外也可能是「生產線失控」導致白血球數量異常增加,病因又可分良性、惡性,良性的如骨髓增生症候群,惡性就是白血病(俗稱血癌)。
白血球低於參考值,也有幾個可能。一是白血球製造不足,是骨髓的問題,血癌或再生不良性貧血都可能。二是白血球破壞太多,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某些藥物引起,或接受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另外是因為脾臟腫大,因此白血球「陷於」脾臟內,這在肝硬化病人最常見。還有一重要原因是罹患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時,產生對嗜中性白血球的抗體,嗜中性球被破壞掉引起。
然而,白血球低於4千,不見得就是有上述疾病,有些人白血球數量只有2千多,長期以來一向如此,也不會有任何症狀或免疫力不足,所以還是要經血液科醫師診斷,不用自己嚇自己。
既然數值異常不見得就是罹患某些疾病,當然也不見得會有症狀。有沒有症狀要看白血球異常的原因,如果是感染引起白血球異常,那就會出現感染的相關症狀,如發燒、疲憊等;如果是肝硬化引起,那就可能也同時有容易出血、脾臟腫大等情形。
必要時做骨髓檢查
若醫師懷疑白血球數值異常的原因可能是骨髓造血功能出了問題,如再生性不良貧血、骨髓增生症候群、白血病等,會安排進一步做「骨髓穿刺檢查」,以了解骨髓造血組織的變化、確認癌症分期等,做為血液疾病診斷及治療的重要依據。
骨髓穿刺的部位通常是從胸骨或骨盆腔處的腸骨來抽取。首先醫師會將皮膚消毒,注射局部麻醉藥後,以細針穿過骨頭抵達骨髓腔,抽出少量骨髓液送驗。此一檢查不會影響骨髓造血功能。
白血球參考值
4千~1萬/uL
高於參考值
細菌感染、慢性發炎、燒燙傷、骨髓增生症候群、白血病等。
低於參考值
病毒感染、血癌、再生不良性貧血、肝硬化、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等,也可能與某些藥物有關。
細菌感染、慢性發炎、燒燙傷、骨髓增生症候群、白血病等。
低於參考值
病毒感染、血癌、再生不良性貧血、肝硬化、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等,也可能與某些藥物有關。
Q&A
Q:檢驗發現白血球數量較參考值高,是罹患了白血病嗎?
A:不一定。白血球數量偏高有許多原因,感冒、發燒、發炎、感染是最常見的;而民眾最擔心的白血病,發生率每年約每十萬人口2到3人,其實並不常見。
A:不一定。白血球數量偏高有許多原因,感冒、發燒、發炎、感染是最常見的;而民眾最擔心的白血病,發生率每年約每十萬人口2到3人,其實並不常見。
而白血病又可分為很多種類型,表現也不太一樣。急性血癌與慢性血癌的疾病機轉與臨床症狀有很大的不同。
簡單的說,急性血癌多半在急診室中診斷,慢性血癌多半在健康檢查中偶遇。急性血癌是因為造血細胞基因突變,因此癌細胞繁衍急速增加,馬上讓正常細胞長不出來,而出現感染或出血等症狀,患者因此被送到急診室。此病可見於所有年齡,從出生嬰兒到老年都可能,有別於一般癌症之常見於40歲以上者。
慢性骨髓性血癌則是細胞出現費城染色體突變,血球增生,現在已有標靶藥物可以完全控制。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則常是細胞死得太慢,「老而不死謂之賊」,常可以和平共存。
Q:白血球數值異常,飲食方面要注意什麼?
飲食與白血球的異常無關,除非長期茹素,或正處於癌症治療期間。若是因為癌症接受相關治療導致白血球不足,那麼,在飲食上應選擇高熱量、高蛋白,可提供血球生成的營養,此外,為了預防感染,應避免「生食」及「半熟」的食物,如生菜沙拉、溏心蛋等。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
- 編輯筆記/AI人工智慧醫療 為醫病關係加溫
- 新聞news一下/新研究顯示 衰老或許可逆?
- 新聞news一下/電子煙奪命?!全美爆805起不明肺病、12人死亡
- 封面專題/人工智慧蓬勃發展 創新醫療風貌
- 熱門話題/心臟停跳50天 ─心臟移植搶命創紀錄
- 焦點特寫/細胞治療開放上路 傷口久久不癒,抽身體脂肪來幫忙!
- 主題報導/釐清檢查輻射的迷思
- 面對疾病/愛滋可治癒了?!
- 面對疾病/骨質疏鬆該如何治療?
- 面對疾病/異位性皮膚炎老是好不了, 問題出在哪?
- 面對疾病/虹彩炎 需小心診斷 輕則紅、痛、怕光,嚴重會影響視力!
- 神經有嘻哈/楊智超醫師專欄:全身突然癱軟無力!怎麼了? 談周期性麻痺
- 粘醫師專欄/人工代糖恐危害健康
- 內分泌知識小棧/糖尿病用藥GLP-1受體促效劑有口服劑型 可降血糖、減輕體重
- 透視檢查/聆聽身體的聲音! 聽診器的奧妙
- 症狀與疾病/身體不自主顫抖, 究竟怎麼了?
- 聰明養生術/怎麼蹲才不會傷膝蓋?
- 活動訊息/好心肝門診中心將擴充樓層及診間 籲請各界熱烈愛心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