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61期

出刊日:2022-07-15

返回上一層

高血壓新標準 防範心血管疾病 從正確量血壓做起!

血壓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心血管疾病在10大死因中就佔了3名,影響健康甚鉅!國人血壓標準有重大變革,除數值下修為130/80(收縮壓/舒張壓)外,還建議民眾在家量血壓,不要到診間量,才能準確掌握血壓值,防範高血壓及其引發的心血管疾病!

諮詢╱高憲立(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
撰稿╱陳麗婷

據估計,國內成人約4成有高血壓,高血壓也是2021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第6名,而且腦血管疾病、心臟病、腎臟病、糖尿病也都與高血壓脫不了關係,顯見高血壓防治的重要性。

台灣高血壓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經過一連串的討論後,於2022年5月宣布修改國內高血壓診療指引,文章也刊登在2022年5月出版的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雜誌上,正式宣告國內高血壓診療有新的標準、新的做法。

過去國內採取的高血壓標準是一般人超過140/90mmHg;而有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糖尿病、腦中風服用抗凝血藥等4大族群的血壓值則建議控制在130/80mmHg 以下,而且血壓標準值還細分為門診血壓和居家血壓。

美國率先下修高血壓標準

美國心臟學會率先在2017年將高血壓標準從140/90mmHg下修為130/80mmHg以上即是高血壓,主要根據2015年一項名為「SPRINT」的大型臨床試驗研究。

這項研究主要探討收縮壓降到140與120mmHg,對於患者的死亡率、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是否產生差別,研究結果發現血壓降至121mmHg,總死亡率降低27%,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也明顯降低。

台灣當時並未比照美國的修訂,主要考量「SPRINT」研究中所納入的華人人數相當少,而高血壓影響的人口非常多,要改變臨床指南,必須有足夠的證據強度,且歐洲、世界衛生組織也未跟進,因此,當時沒有立即做出與美國相同的建議。

華人大型臨床試驗
證實血壓降至130/80有好處

直至最近一項大型華人臨床試驗研究出爐,提供了更多的證據,才依據這項研究結果修訂高血壓標準。
為了制定更適合華人的高血壓治療標準,兩岸合作進行一項「STEP」研究,共有近50家醫學中心加入,各收案200名病人,共計收案60歲以上高血壓患者8511位。

研究設計為:收縮壓控制在110∼120mmHg的積極組、130∼140mmHg的標準組,經過3年多的研究,兩組的結果具有顯著差異。與標準組相比,積極組的心血管風險降低26%、因心血管問題導致死亡的風險降低28%、中風與急性冠心病風險下降約30%、急性心臟衰竭風險也大幅降低73%,也就是積極組的預後確實比較好。該研究於2021年8月在歐洲心臟學會年會發表,並刊登在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

此一研究中,積極治療組的患者平均用藥不到2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效果很好。尤其急性心臟衰竭與高血壓息息相關,當血壓獲妥善控制後,風險下降幅度最多;其次是中風。也就是只要血壓降低,對於減少心臟衰竭或中風等均有很大幫助。

前後有了這兩項大型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將高血壓標準降低確實有益處,因此,台灣也提出將高血壓標準修訂為130/80mmHg,且不再區分是否有慢性疾病或年齡層,所有人均採用此一標準。除了有研究數據支持外,也希望將高血壓指引簡單化,讓一般民眾也都能熟記。

血壓測量定義改為居家血壓
不再看診間血壓

除了將標準下修之外,血壓測量定義也改為居家血壓,這項改變大大顛覆民眾的習慣。一般人常以為到醫療院所量測血壓較準確,有些門診也會要求民眾先在診間外量血壓再看診,但其實到醫療院所量測血壓可能產生「白袍高血壓」的現象,也就是在醫療現場心情容易緊張,量到的血壓容易偏高。

「白袍高血壓」的比率並不低,約佔20%,不少人在家裡與在診間測量到的血壓有很大的差距,為了改善此一現象,避免誤判,建議民眾平常在家就要養成量測血壓的習慣,並且記錄下來,就醫時直接告知醫師在家中的血壓值,在醫療院所反而不量血壓。到醫療院所需要測量血壓的時機,可能只剩下少數情況,如初診病人、急診休克患者或是住院病人等。

平時就養成測量血壓的習慣還有許多好處,比如有時民眾有頭痛、頸部緊繃等問題,就醫測量血壓發現收縮壓達150mmHg,很容易就聯想是高血壓引起上述不適症狀,甚至就以高血壓治療;但若患者居家血壓量測都在正常範圍,只有頭痛就醫時測量的血壓偏高,醫師就能研判,很可能高血壓反而是頭痛引起,而非血壓高造成頭痛。這也突顯了平時居家測量血壓的重要性。

平時多多監控血壓有益無害,尤其是高血壓高危險群者,例如有高血壓家族史、40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或停經後女性,建議一定要有居家量測血壓的習慣;若已經有高血壓或已在服藥,更要每天量測。即使是二、三十歲年輕人,也建議居家量血壓了解自己平常的血壓值。

在家怎麼量?
使用合格血壓計、遵循722原則

不過,民眾也許會擔心,家中的血壓計量測準確嗎?早年使用的水銀血壓計確實在操作上會有些誤差,不過,現今已經普遍採用電子血壓計,只要選擇衛福部醫療器材核准的產品,基本上在測量上不會有太大誤差。台灣高血壓學會(https://www.ths.org.tw/)也於網站公告提供市售合格血壓計資訊。

如果家中沒有血壓計,有的賣場、公共場所、社區活動中心等單位也提供血壓計,雖然不完全符合居家測量的標準,但與診間相比,白袍高血壓的疑慮仍較低,參考價值也相對較高。

民眾可能會擔心在家中測量方式錯誤,而產生錯誤數值,其實只要掌握「722」原則,就不會有太大誤差。

量血壓時,最好選擇安靜的環境且先休息至少5分鐘時再量測。量血壓前不要吃東西,測量時不要講話,且量血壓的正確姿勢是坐著、靠背、不翹腳,讓雙腳平放在地面,壓脈帶和心臟同高;若是臂式血壓計,必須量手臂不能量手腕。

此外,為了推廣居家測量血壓,台灣高血壓學會未來也將和國健署合作,透過各種電子化設備,將病患測量的血壓數值直接上傳雲端,讓醫師能掌握患者的血壓狀況,成為健康護照的一部分。

高血壓人口因此增加?待觀察

以往高血壓標準訂在140/90mmHg時,根據國民健康署一項統計,2017年至2020年我國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達26.76%,且高血壓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依年齡層來看,20歲至39歲盛行率為6.52%、40歲至64歲28.93%、65歲以上63.52%。

修訂高血壓標準為130/80mmHg後,罹患高血壓人口在學理上應會有所增加,不過,原本有一些在診間測量達到高血壓標準的人,改為居家測量後可能就正常了,數值一增一減之下,盛行率是否增加,仍須進一步觀察。

高血壓是無聲殺手 影響全身器官

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高血壓?事實上,如果不靠血壓計測量,很難,因為絕大多數的高血壓在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因此,又被稱為無聲殺手。

過去曾有調查顯示,高血壓患者中,知道自己有高血壓者佔7成,也就是有3成不自知。而知道有高血壓的這7成患者中,真正服藥治療者約佔8∼9成;而治療的患者中,僅有一半的人達到治療標準。換句話說,台灣成年高血壓患者中,真正有達到治療標準的僅約3∼4成左右。

許多人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卻忽略治療的重要性,直到出現不可逆的後果才就醫。高血壓會引發全身性疾病,長期罹患高血壓、動脈壓力居高不下,對許多器官都不利,例如:腦部會引起腦中風、腦出血;眼睛會造成視網膜病變;心臟會引起冠狀動脈硬化、心肌肥厚、心衰竭,其他還有腎功能損傷、周邊血管狹窄堵塞等等,且多數屬於不可逆疾病。因此,如果能早一點發現高血壓,並妥善控制,就能降低引起全身併發症的機會。

高血壓的治療

那麼,如果在家量血壓已經達到高血壓的標準,就應該治療了嗎?

原則上,居家量測血壓,若一週測量下來數值都在130/80mmHg以上,代表已有高血壓的風險。不過,高血壓屬於慢性病,醫師通常不會僅根據一週的測量結果就立刻判定或治療,原則上可能會觀察一個月,並依照每個人的情況給予治療建議。

如果居家血壓數值在130/80mmHg以上,但沒有危險因子,會先建議以「S-ABCDE」原則調整生活習慣;當調整後仍無法讓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則須經醫師評估是否用藥。此外,若患者血壓數值在130/80mmHg以上,又合併有3個以上的危險因子〔如65歲以上、男性、血脂代謝異常、抽菸、過早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發病<50歲)、妊娠型高血壓、妊娠毒血症或妊娠結果不良〕,或者本身有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腎臟病等疾病,會建議用藥。

而在用藥劑量評估上,也會視患者狀況調整用藥強度。因為高血壓屬於慢性病,一旦用藥後能有效降低血壓,代表服藥有助於控制,因此,藥物必須長期使用。當然,生活型態調整以及藥物的使用同等重要,兩者搭配才能達到有效控制目標。

從日常生活降血壓
遵循S-ABCDE法則

高血壓除了藥物治療之外,生活調整也很重要,民眾平常可以從以下「S-ABCDE」的原則來著手,從飲食、運動來控制血壓。

S-Sodium restriction(限鈉):每天不超過5∼10公克的鹽。
A-Alcohol limitation(限酒)男性一週的酒精攝取量應低於100克以下(每天不超過14克); 女性一週則是50克以下(每天不超過7克)。
B-Body weight reduction(減重):理想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控制在BMI 20∼24.9。減重1公斤約可降低血壓1mmHg。
C-Cigarette smoking cessation(戒菸 ):抽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因此,戒菸非常重要。
D-Diet adaptation(飲食控制 ):飲食上建議可採「得舒飲食」,其飲食原則就是攝取較多蔬菜和水果(高纖)、低脂肪乳製品、全穀物、堅果、魚和家禽類。少吃紅肉、飲料、飽和脂肪、糖果和零食。
E-Exercise adoption(運動 ):有氧運動可以訓練心肺能力,阻力訓練可以訓練肌力。有氧運動建議一週5∼7天,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達到中等強度的運動。
 
居家量血壓 掌握722口訣
7是指一週量7天,將7天數字平均起來;2是一天量2個時段,早上起床後半小時及晚上睡前一小時各量測一次;另一個2則是每次量測時,必須量2次,隔1分鐘量,並取平均值。
 
 
血壓降愈低愈好嗎?
以往認為,血壓往下降到某一個程度,心血管疾病風險會下降,不過,如果血壓繼續往下降,降太多的話,可能反而對健康不利,稱為「高血壓J型曲線」。
「高血壓J型曲線」的觀念並無錯誤,但根據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J型曲線」有其「轉折點」,是110/60mmHg,亦即血壓即使降至此數值,仍是好處多於壞處。當然在臨床治療上,通常不會將病患的血壓降到這種程度,多半還是以降到130/80mmHg為目標,患者不需擔心「降過頭」。如果覺得血壓降低反而不舒服,可以跟醫師反映,也許是有其他問題,例如血管堵塞引起,應針對原因處理。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