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期
出刊日:2022-10-15
返回上一層曾宇婷醫師專欄 / 「雙腸泌素」新藥 降血糖及減重效果更佳!
合併GIP和GLP-1受體促效劑的雙腸泌素新藥已在美國上市,研究發現療效不錯,但也有副作用,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仍不能偏廢!
撰稿╱曾宇婷(好心肝門診中心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糖尿病已經是現代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9成以上的糖尿病患都是屬於「第2型糖尿病」,而體重過重及肥胖和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呈現正相關,「糖胖症」儼然成為現代人代謝性疾病的主因。
糖尿病不僅是血糖偏高的狀態,同時糖尿病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腎臟及視網膜病變等併發症對於病患的健康及生活品質會帶來巨大影響。因此現今糖尿病的治療除了有效降血糖,更重要的是能減少體重、改善肥胖,如此對於代謝性疾病的治療才有加成的效果。

腸泌素相關研究蓬勃發展
近幾年,腸泌素(Incretin)相關的藥物對糖尿病的治療已經是不可或缺,各種相關研究蓬勃發展。腸泌素的問世是由於研究發現給予口服葡萄糖比起靜脈注射葡萄糖所刺激分泌出的胰島素(降血糖荷爾蒙)還要更多,也就是當我們進食後,在小腸壁上的神經內分泌細胞分泌出腸泌素,接著刺激胰島素分泌來控制餐後的血糖不要升高。
目前發現兩種主要的腸泌素:類升糖素胜?-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和葡萄糖依賴胰島素刺激胜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GIP)與血糖控制最為有關。在糖尿病患身上,GLP-1刺激胰島素分泌的作用會變差,若是給予超過生理濃度的GLP-1,能夠恢復它降血糖的功效,除了能增加胰島素分泌控制血糖,還會作用在腦部的GLP-1受體,產生抑制食慾以及腸胃道減緩胃排空、增加飽足感,進而達到減重效果。整體來說,GLP-1受體促效劑可同時治療糖尿病和肥胖,再加上後續研究發現對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也有益處,多方面的療效對糖尿病人來說是一大福音。
雙腸泌素效果更佳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個腸泌素GIP,是生理上更有效的降血糖腸泌素,在胰臟、腦部、脂肪細胞均有受體作用,能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食慾、促進脂肪分解。不過糖尿病人處於慢性高血糖狀態下,即使是超過生理濃度的GIP也無法正常作用,但是研究發現,合併GIP和GLP-1受體促效劑「雙腸泌素」作用的藥物Tirzepatide效果不錯。根據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一週注射一次、40週後,有5成的糖尿病受試者糖化血色素降至5.7%以下;9成的人糖化血色素達標至7%以下,平均體重可減少6.3∼9.3公斤(與藥物劑量成正相關),有四分之一的受試者可以減少15%以上的體重,由此推斷GIP/ GLP-1受體促效劑有互相加成輔助的效果。
此藥2022年5月份已經在美國核准上市,使用在第2型糖尿病治療。根據一篇綜合分析(meta-analysis),Tirzepatide在中高劑量下比起GLP-1受體促效劑以及基礎胰島素這兩種糖尿病注射治療,可以達到更佳的降血糖及減重成效,但是會有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不適副作用,甚至因此中斷藥物使用。此外,這篇分析中也提到,研究受試者平均體重為91公斤,是否在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也有同樣成效?也有待上市後持續觀察。
目前Tirzepatide在心血管疾病相關的研究尚在進行中。新的藥物固然令人期待,但是也不能忽略最基本的糖尿病飲食營養治療以及運動。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
- 編輯筆記 / 打破刻板印象 認識血癌的多重面貌
- 新聞NEWS一下 / 英國女王逝世全球哀悼 健康為何突惡化?眾說紛紜
- 新聞NEWS一下 / 知名藝人直腸癌復發轉移病逝 定期大腸癌篩檢保平安
- 存活率大幅改善 白血病邁向個人化精準醫療, 把握治癒契機!
- 為何新興傳染病接連不斷? 我們能做什麼準備?
- 咳嗽、腦霧、疲憊不堪⋯ 「長新冠」找上我了嗎?
- 低血糖別驚慌! 緊急處理及預防一次看
- 免開刀、無輻射 治療新利器—神波刀
- 新一代帶狀疱疹疫苗上市,我該打嗎?
- 下背痛好不了,我該手術嗎?
- 經常口乾舌燥?當心乾燥症上身!
- 家裡總是塞滿滿!囤積物品是病嗎?
- 一夜七次郎?惱人的夜尿暗藏健康危機
- 活得久也要活得健康!長壽者的飲食秘訣
- 楊智超醫師專欄 /感染新冠肺炎後持續不適⋯是神經學併發症還是身心症?
- 消脂保肝專欄 /易瘦體質的秘密找到了! 一針就能瘦成為可能
- 王清泓醫師專欄 / 喝咖啡增加罹患青光眼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