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66期

出刊日:2023-10-13

返回上一層

阿斯巴甜列可能致癌物, 可以安心吃嗎?

人工代糖「阿斯巴甜」近期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入2B級可能致癌物,雖然人體與動物實驗的證據非常有限,但仍提醒了大眾應注意阿斯巴甜可能的風險。
 
諮詢╱姜至剛(臺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臺大醫院綜合診療部主治醫師)、林家任(臺大醫學院毒理學碩士班研究生)
撰稿╱黃倩茹
 
阿斯巴甜(aspartame)是低熱量、高甜度的人工甜味劑,在1980年代被允許添加在食品與飲料中,被廣泛使用在飲料、口香糖、止咳藥水、牙膏、營養保健食品等,一般民眾接觸到的人工甜味劑,有90%都是阿斯巴甜。然而,WHO底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於2023年6月6日至13日在法國里昂召開會議,將阿斯巴甜列為「2B級可能致癌物」,引起許多關注,甚至有食品製造業者已打算停用阿斯巴甜於產品中。阿斯巴甜真有這麼危險嗎?
 
致癌證據有限 列入2B級
 
IARC這個機構的主要任務是進行與促進癌症的病因與流行病學的相關研究,將可能導致癌症的物質分為4個等級,如下表。
IARC的工作小組由來自12個不同國家、25位獨立專家組成,審查了已發表或公開的癌症相關研究,包含人類和動物實驗,最後依據人工甜味劑飲料對人類癌症(肝細胞癌)的「有限」證據,將阿斯巴甜歸類為「2B級可能致癌物」。在專家檢視的3項人體研究中,都觀察到人工甜味劑飲料(包含阿斯巴甜與其它的甜味劑)與人類癌症的正相關,但無法排除其他可能的風險、干擾因子或選擇的偏差,此外,在不同性別的小鼠或大鼠實驗中,人工甜味劑的暴露對腫瘤的發病率都有看到疑似的結果。
 
IARC的態度是「料敵從嚴」,雖然實驗上只找到很有限的證據,在專家會議的討論中也提到阿斯巴甜可能會造成體內氧化的壓力、慢性的發炎,甚至影響細胞的增生死亡、營養的代謝等,因此基於在人體與動物實驗中有限的證據,IARC決定將阿斯巴甜歸類為2B級可能致癌物,提醒民眾應意識到可能的風險,並等待未來更多的研究證據。
 
JECFA仍維持原訂每日可接受攝入量
 
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共同管理的糧農組織—世衛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自1956年以來持續提供有關食品添加劑安全性評估的獨立科學建議。針對IARC將阿斯巴甜列入2B級可能致癌物的議題,JECFA隨即在2023年6月27日至7月6日於瑞士日內瓦召開會議,由來自15個國家的13名成員和13名專家與會,經過委員會討論得出的結論,認為無論是人體實驗或動物實驗,都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顯示阿斯巴甜在攝入後會產生不良影響。
 
JECFA認為,阿斯巴甜在人體腸胃道中會完全水解成阿斯巴酸、苯丙氨酸和甲醇,這些代謝物是人類食用其他飲料或食物吸收後的常見代謝物,阿斯巴甜並不會進入人體循環中,因此主張沒有理由改變先前制定的每日可接受攝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仍重申阿斯巴甜的ADI為0~40毫克/公斤體重。
 
正常飲食不致超出可接受攝入量
但不建議作為控制體重手段
 
若依照JECFA制定的ADI,對於一個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而言,每日可接受之阿斯巴甜攝入量是0~2800毫克,若飲用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碳酸飲料,換算起來一天要喝超過9~14罐的飲料(不含其他食品來源)才會超過JECFA建議的攝入量。(但實際上的阿斯巴甜含量仍要依各飲料廠配方含量而定。)
 
不過,食物有「排擠效應」,因為人體攝食量有一定的限度,當我們攝取某些食物後,就無法再多吃其他食物了,也就是說,含有阿斯巴甜的飲料算是水分,一個成年人每天約需攝取2000c.c.的水分,若是正常的情況下喝飲料,不至於會超過限度;就算整天以飲料代水,2000c.c.約等於6罐鋁罐碳酸飲料,也未超過攝入量,只是這樣並不健康。
 
不少人使用阿斯巴甜是為了減少熱量攝取,達到減重目的,但過去WHO曾明確建議不要以甜味劑(包含阿斯巴甜、糖精、蔗糖素等)作為控制體重或降低非傳染性疾病風險的手段,目前已有明確的證據顯示,甜味劑的使用非但無助長期控制體重,並會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
 
苯酮尿症患者不宜食用阿斯巴甜
 
此外,有些人確實不建議食用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例如苯酮尿症(一種遺傳代謝性疾病),因患者對苯丙氨酸的代謝能力較差,有毒的代謝物質會堆積體內,可能造成嚴重腦部傷害,因此不宜。
 
目前台灣的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有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與藥物(包括代糖錠劑及粉末),應以中文顯著標示,避免苯酮尿症患者誤食。藥物添加阿斯巴甜應是為了降低苦味,如果一般人吃到添加了阿斯巴甜的藥物,曝露量很低,不用過於擔心。
 
游離糖的危害更顯而易見
建議最好一天攝取25克以下
 
與其擔心沒有明確證據會致癌的阿斯巴甜,大街小巷人手一杯手搖飲的現象,更令人憂心,因為游離糖(Free Sugars)對人體的危害更顯而易見,與肥胖、脂肪肝、三高疾病等息息相關。
 
「游離糖」是世界衛生組織所創的名詞,指的是由食品製造商、廚師或消費者加入食物中的所有單醣、雙醣,以及蜂蜜、糖漿和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游離糖對血糖、代謝的影響已經有非常明確的證據。無論是成人或兒童,WHO與台灣國健署都強烈建議由糖來的熱量需占總熱量的10%以下,如果可以的話,在5%以下更好;若以一個每日攝取2000大卡熱量的成人計算,其中由糖來的熱量應在200大卡以下(約50克以內的糖),更進一步,希望可以減少至25克以內,對預防蛀牙、肥胖效果更好。而一瓶300毫升的可樂所含的糖分,就遠超過一天的攝取量。
 
不管是人工甜味劑還是游離糖,食品安全應以風險評估的概念了解孰輕孰重。從整體健康的風險來看,對於游離糖的限制是合理且必須的,在各種代謝性疾病中,糖的危害實在太大,因此除了謹慎面對每一口食物、飲品外,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了解自身健康情形,也是非常重要的。
圖說:過量的糖分對人體的危害明確。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