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49期

出刊日:2019-07-12

返回上一層

面對疾病/眼壓正常不表示沒有青光眼! 預防青光眼的正確觀念

眼壓常常會跟青光眼聯想在一起,一般人若接受檢查發現眼壓高,可能會有所警覺,若眼壓正常就鬆了一口氣。但醫師提醒,不能光憑眼壓數據來判斷是否有青光眼,更重要的是看視神經是否已受損!
 
諮詢╱許紋銘(衛福部雙和醫院眼科主任級主治醫師、好心肝門診中心特聘眼科主治醫師、台北醫學大學眼科學科教授)
撰稿╱黃靜宜
 
眼壓就是眼球裡的壓力,跟房水有關。房水由眼睛的睫狀體分泌,負責眼球內的營養和新陳代謝,房水也會在眼球內形成一個壓力,把眼球撐起來,否則眼球就會扁掉了。
 
眼球內很多組織是沒有血管的,新陳代謝的廢物必須靠房水流動帶走,所以房水是一直在流動的狀態。若是因為各種原因造成房水流通不暢,眼壓就會高起來,而眼壓高就會壓迫視神經,造成難以挽救的傷害。
 
青光眼患者約約十分之一眼壓正常
合併近視族群尤其會如此
一般來說,眼壓10到20mmHg(毫米汞柱)左右屬於標準值範圍,但根據測量時間、方法、人種會得到不一樣的數值,而且眼壓跟血壓一樣,一天24小時都在變動,並不是一個恆定的數字。
 
眼壓高低跟青光眼有關,卻不是百分百相關。眼壓愈高,得青光眼機會愈大;眼壓愈低,機會愈小;但就像血壓不高的人也會中風一樣,眼壓不高的人,一樣可能有青光眼。
 
被診斷為青光眼者,一定是已有某種程度的視神經損傷,而這樣的人去量眼壓,約有10%的人眼壓並不高;相反的,若找10個眼壓超過20mmHg的人來檢查,可能有7、8個人的視神經是沒有問題的。所以,若憑眼壓就來診斷青光眼,有可能會漏掉或誤判。再者,眼壓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例如緊張、沒睡好,眼壓也會短暫上升,所以不可以光憑眼壓做為診斷依據。
 
此外,有一些青光眼病人眼壓量起來永遠都在正常範圍內,但為什麼還是得了青光眼?因為這些人的視神經比別人脆弱,即便眼壓正常,視神經就已經受不了眼壓而受損,這樣的人尤以近視族群為多,因為近視會使眼軸拉長,視神經被拉得比較脆弱,所以不需要很高的眼壓,視神經就會被破壞。
曾動近視手術削平角膜者
檢查眼壓可能無法呈現實際狀況
高度近視的人罹患青光眼的機率本來就比較大,而這樣的人又常常去做「雷射近視手術」,眼角膜因此變薄了,如果只靠量眼壓來判斷有沒有青光眼,問題就更大了。
 
因為測量眼壓是要測量壓平角膜要花多少力量,除了跟眼內壓力有關之外,跟角膜厚薄也有關。角膜如果很厚,要壓平角膜的力量就得愈大。一般人的正常角膜厚度約在530~580um(微米)左右,假設測眼壓是20mmHg,但角膜比較厚的人,眼壓測起來可能就會超過20mmHg;但是做過雷射近視手術的人,角膜可能被削成400um的厚度,假設真實的眼壓其實已經是20mmHg了,但因為角膜較薄的關係,量起來眼壓可能只有15、16 mmHg,這樣就會「粉飾太平」,不容易檢查出來。
 
所以,得到一個眼壓數字,還要再配合其他因素一併考量,一是受檢者角膜厚度多少,是厚或薄;二是眼壓是有晝夜變化的,清晨或半夜通常眼壓最高,但此時病人不會去就醫,所以即使白天在醫院測量的眼壓正常,不代表實際狀況。
 
檢查視神經是診斷青光眼最準確方式
眼壓還是很重要,但不是唯一標準。假設只能用一個方法來診斷是否有青光眼,就是由眼科醫師利用眼底鏡檢查視神經。至於眼壓及眼底的檢查頻率,因為青光眼進展速度不是很快,所以若今年眼壓及視神經檢查正常,可以每年檢查一次;但如果已經是青光眼病人,就依醫師建議的檢查頻率,依嚴重程度從2星期到3個月檢查一次也可能。
 
青光眼依類型不同治療
需長期點眼藥降眼壓
青光眼可分不同類型。房水排出去的地方叫隅角,依照解剖學上的分類,可分為隅角開放性和閉鎖性,這兩種的治療方法不一樣,若是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原則上可以施行「雷射虹膜穿孔手術」,另加上降眼壓藥物;至於開放性則是以藥物為主,小樑手術為輔。臨床上患者以開放性青光眼比較多。
 
另一種分類可依發生原因分為「原發性青光眼」或「續發性青光眼」。原發性就是天生隅角的構造就有問題,例如先天性青光眼,這種可以直接考慮手術治療;續發性原因很多,例如眼內開刀手術,或是眼睛受傷、眼睛發炎、虹彩炎等,都有可能。還有類固醇也可能造成青光眼,如果有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包含口服或塗抹劑型、眼藥水),就要定期追蹤眼壓和視神經。
 
臨床來看,青光眼發生原因以原發性最多,包括老化也屬於此類。房水排出去的路徑,就像房子的排水溝,房子愈老,排水溝功能也會愈差,愈容易堵塞。所以青光眼是隨年紀老化會增加的疾病。
 
青光眼藥物有很多種,沒有所謂好壞強弱,主要是病人要能夠接受,且眼壓要能夠降低到安全範圍。假設病人眼壓25mmHg,用藥後降到16mmHg,但檢查還看到視神經在惡化,那眼壓就要降得更低,所以並不是眼壓在正常範圍,就不用管了。視野有沒有變化跟視神經有沒有變壞,才是青光眼有沒有好好控制的關鍵。必要時可增加藥物或藥量或更換藥物,阻止青光眼惡化。雖然青光眼點藥不會讓已經損壞的視神經恢復,但不點藥會更惡化。
 
病人「自我感覺良好」
是控制不良主因
青光眼治療原則上都是從藥物開始,若無效再根據每人狀況不同給予雷射或手術等。只是,視神經一旦損壞就無法復原,上述方式只能控制不再惡化。若能穩定用藥,讓視神經不再變壞,青光眼患者生活可以和常人一樣,但麻煩也就是在這裡,青光眼的視力表現常是階梯式變化,一段時間平穩,一段時間又突然變壞。平穩的時候,病人就可能輕忽,失了戒心,以為視力已經正常了就停止用藥或不規則點藥。
 
通常一個青光眼病人從視神經開始受傷、萎縮,約3~5年之後,視野才會從邊緣開始慢慢縮小,縮小到最中心的時候,視力才會變壞。也就是青光眼的傷害是從視神經開始,再來是影響視野,最後才是視力。因為青光眼是從視野週邊逐漸侵犯,而且人有兩個眼睛,會互補來幫忙,讓病人不容易發現視力有異,這也是為什麼青光眼又有「視力的小偷」之稱。
 
臨床曾有統計,追蹤青光眼病人20年,不論怎麼治療,最後仍然有10%的人還是失明了,另有20%的人一眼失明。這跟當初病發時的嚴重程度,以及有沒有好好接受治療,都會影響預後。
 
60歲以上失明主因是青光眼
視力健檢應包含視神經檢查
在台灣,20歲以下失明主因是先天性眼疾(例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或眼部外傷;40到60歲,失明主因是青光眼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60歲以上,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退化,是失明主因的前三名。但不能等到60歲才開始做視神經檢查,一般成人在做全身健康檢查時,眼部檢查要包括:視力、眼壓、眼底的部份也應該做視神經的檢查,才能提早發現異常、及早控制。尤其台灣高度近視人口眾多,連帶青光眼的問題更嚴重,所以更不宜忽視。
量眼壓為什麼要「噴氣」?
量眼壓有很多種方式,其目的是要測量把角膜壓平需要用多少的力量,用這個力量去換算眼壓。
 
目前較普遍採用的是「噴氣」的方式。
 
檢查時需將下巴靠在一台機器上,雙眼前視,技術員操作儀器,噴出一道氣體去壓平眼角膜,所以檢查時不能閉眼。如果眼球裡面壓力愈大,要壓平眼角膜就不容易,所得到的眼壓數據就會愈高。
 
Q:眼壓高有症狀嗎?
A:幾乎沒有什麼症狀。很多人以為眼壓高會頭痛,其實若是眼壓造成的頭痛,通常是急性的眼壓升高,而且會高到40、50 mmHg以上,若只有20mmHg左右,還不至於會頭痛。此時覺得頭痛可能是其他原因(睡眠不足等)造成的。相對地,當眼睛很舒服的時候,也不要認為青光眼沒有惡化,就不點藥。青光眼的本質就是無聲無息,不能憑自己感覺舒不舒服來決定是否用藥。
 
Q:青光眼通常是兩眼同時發生還是一眼?
A:青光眼兩個眼睛同時發生的機率比較大。有時是一眼比較嚴重,一眼比較慢,兩眼嚴重程度不一樣。也有可能一眼先罹病,另一眼仍正常,若不理會,5年以後,另一眼也有青光眼的機率高達75%。所以當一眼已經有青光眼,另一眼雖然正常,可以先觀察,也可以提早用藥,讓眼壓更低一點,避免步上後塵。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