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期
出刊日:2025-01-15
返回上一層楊智超醫師專欄 / 記憶力衰退、缺乏空間距離感、步伐不穩… 庫賈氏病―快速進展的腦部致命疾病
庫賈氏病是一種由異常普里昂蛋白引起的快速進展性腦部疾病,主要表現為記憶力衰退、行為異常、肢體無力等症狀,目前難治癒,以支持性療法為主。
撰稿/楊智超(臺大醫院神經部兼任主治醫師、好心肝門診中心神經內科特聘主治醫師)
一位52歲的家庭主婦2024年7月底開始有睡眠易中斷的情形,8月中因空間、距離感抓不好,無法開車及騎機車,走路也開始往右偏。9月開始出現反應慢、無法說出住址、把名字寫錯、鍵盤不太會使用等症狀,接著出現步伐不穩及行走需人扶持的情形。患者的磁振造影影像出現多處大腦皮質的變化,神經科醫師懷疑她患了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庫賈氏病,但正確發音應翻成庫雅氏病),必須住院。
庫賈氏病是一種進展快速的腦部疾病,全球年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0.5~1。其致病因子被認定為是一種具傳染性的蛋白質,稱為普里昂(prion)。我們人體內也會有正常的普里昂,但若是接觸到有傳染性的普里昂時,會導致普里昂不正常的折疊,這種蛋白質會造成腦部多處的破壞,造成神經元細胞壞死及減少,使大腦皮質產生空洞狀退化,大腦組織呈現海綿樣。臨床表現為快速進展的腦部症狀,包括記憶力衰退、行為異常、肢體無力和抽動(肌抽躍 myoclonus)、視覺症狀,感覺異常、平衡失調、眼球震顫、語言障礙和失語等,最後變成昏迷狀態。庫賈氏症目前仍是絕症,無法根治,也無疫苗可預防。患者平均存活時間為6個月,約90%的患者發病後1年內死亡。
庫賈氏病可按致病途徑分為散發型(sCJD)、遺傳型(fCJD)、醫源型(iCJD)和變異型(vCJD)四類。在疾病管制署分類中,前三者屬於傳統型庫賈氏病,最後一種變異型又稱為新型庫賈氏病。
散發型病例居多
推測為人體自行產生異常普利昂蛋白
庫賈氏病屬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我國自1997年起,透過臺灣神經學學會建立通報及監測系統,病例審查結果(1997年至2024年11月1日)為傳統型庫賈氏病有641人,1例新型庫賈氏病病例為英國境外移入個案。
散發型庫賈氏病一般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平均發病年齡在65歲以上,青春期少年及年輕人的病例極為少見。病因不明,一般推測是人體自行產生異常普利昂蛋白。它佔所有庫賈氏病病患的85%至90%,少數人會有基因突變,僅有不到1%的個案可能經由接觸腦組織、脊椎、腦下垂體等具感染力的組織而受到感染。過去曾有因注射人類腦下垂體激素、硬腦膜移植、眼角膜移植或經由受污染的神經手術器械、立體定位深部腦波電極而感染的案例。
變異型(新型)庫賈氏症可能透過食用或接觸患病動物,例如患有狂牛症的病牛或其他動物而感染。與傳統庫賈氏病最大不同處在於病患發病年齡平均約29歲,其病程約14個月。我國已管制自「牛海綿狀腦病」疫區進口牛隻及其相關產品等措施,只要不食用到這些肉類或動物製品,基本上就可以避免感染到變異型庫賈氏病。
輸血行為已發現可能與疾病傳染有關,我國「捐血者健康標準」中已禁止(或限制)庫賈氏病患者及高危險族群從事捐血活動。
支持性療法為主 家人同住不至於傳染
庫賈氏病最明確的診斷還是需要腦組織病理切片證實,其他輔助臨床診斷方法包括:腦部磁振造影、腦波檢查、腦脊髓液檢查等。腦脊髓液可使用Real-time quaking-induced conversion(RT-QuIC)去偵測普里昂,以及檢驗一種稱為14-3-3的蛋白質是否有升高。若病人有快速進展的腦病變,仍有許多疾病要列入鑑別診斷,例如免疫性的腦炎或其他感染等等。
民眾若發現有疑似庫賈氏病病症者,可就近前往醫院神經專科門診就診。治療方法以支持性療法為主,目前並無特殊療法可以延緩本病的進程。家中如果有庫賈氏病患者,家人要了解庫賈氏病不會經由一般的生活接觸,例如咳嗽、打噴嚏、接觸、親吻、性行為等方式傳播,只要不是大量的血液或體液接觸,感染的機會極低,並不需要過度恐慌。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
- 編輯筆記 / 告別疲累 迎向嶄新的一年
- 新聞NEWS一下 / 知名女歌手罹患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治療以手術為主 預後良好不需過慮
- 新聞NEWS一下 / AI幫科學家破解蛋白質的秘密! 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故事
- 「你累了嗎?」 盤點倦怠感原因 重拾健康活力!
- 瞄準女性頭號大敵 衛福部祭出篩檢與治療2大新政策 盼降低乳癌死亡率
- 缺牙該選擇植牙嗎? 常見疑慮風險解析
- 居家常見中毒危機! 如何預防與應對?
- 心臟主動脈擴大是怎麼了?
- 高度近視、過敏揉眼睛...加速白內障形成 白內障手術還你好視力
- 女性小腹變大, 可能是子宮肌瘤或卵巢囊腫?
- 接受子宮鏡檢查或治療,可能致命嗎? 了解子宮鏡適用情況與風險
- 基因調控的「迷你推手」: MicroRNA如何引領醫學新紀元?
- 腳底痛! 是足底筋膜炎發作?還有哪些原因?
- 跌倒如何防範? 哪些疾病發作也可能跌倒?
- 粘曉菁醫師 / 減重多少才算成功? 目標設定與增肌減脂訣竅公開!
- 曾宇婷醫師專欄 / 飲食是重要的治療! 給糖尿病人的飲食營養建議
- 王清泓醫師專欄 / 如何幫助青光眼病人 依照醫囑點藥